《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
《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这本书收录了韦伯有关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文献,包括社会科学认识与社会政策认识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领域的批判研究、边际效用理论与“心理物理学基本定律”、“‘能量学的’的文化理论”以及“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等文献。
通过阅读此书,我对于韦伯的思想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关于书中的内容,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主要有两点:
1. 韦伯试图在构建一种理想类型,构建一种抽象化的、纯粹理性的模型,以此对照现实或研究对象与此模型之间的偏差。几乎目前为止我所读到的所有文献,韦伯都在用这样一种方式进行分析。当他进行历史批判时,也会讨论到价值中立,也会以各种假设为前提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批判。韦伯将社会学定义为: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对其进程与结果进行因果说明的科学。并解释了社会行动的有期望意义性,并对附着意义的行动进行了解释。韦伯试图说明社会学是理性的。并企图用这种理性来对比,分析现实。但是对于这种理想类型的危险韦伯是有预见的,他在“社会学基本概念”的文献中提到:“这个程序当然不能被理解为社会学的一种理性主义先入之见,而只能被理解为方法论手段,并且毫无疑问,这不是相信理性因素在生活中占据着实际优势。”
2. 韦伯关于因果假设,因果效力的分析与结论。在定义社会学概念的方法论基础中韦伯专门阐述了因果假设。对于因果假设,韦伯认为不管解释多么清晰,都无法宣称这种解释是具有因果效力的假设。 清晰程度再高的解释都无法具有因果效力,即使是主观上最诚实的自我分析,也并非能完全,几乎是相同或近似的外在行为,也许也会有着极为不同的意义关联,也就是说只有实际进程的结果才能检验假设。对于典型行动作出正确的因果解释意味着意义上适当的和因果上适当的,而不是绝对的具有因果效力的解释。
《资本论》第一卷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阐述了资本的生产过程。通过对商品、劳动、生产、货币、商品流通等概念的阐述,马克思解释了资本的起源,即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价值的增殖过程必然伴随着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对于劳动力的不断剥削。所谓资本的原始积累便是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强行分离的过程。
马克思在阐述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时,将商品进行了一种拟人化,这种拟人化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暗喻,商品关系反映的其实是社会关系。人们自己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于是,人们逃到类似于宗教的世界里去,将人手中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由此产生拜物教。
而当时的整个资产阶级经济学都沉溺于各种范畴的错误:将价值看作物固有的属性并在交换中得到实现,将使用价值看作人的属性,同他物的性质属性无关。这便颠倒了黑白,就像认为:“一个人长得漂亮是环境造成的,而会写字练书才是他天生的本领。”
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工人不是被饿死,就是被资本家压榨死。所谓的“天赋人权”,解放了封建专制的奴隶,却迎来了更悲惨的资本主义的“奴隶”。资本雇佣劳动背后所隐藏的事实便是生产资料行使对活劳动的支配权。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两个选择,支配别人或者成为被支配的对象。
在论述方法上,书中每一个概念的剖析都基于史实,充斥着大量的史料证明,并且无一不伴随着辩证法的影子,尤其是对于矛盾的分析。比如说马克思在商品二重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的二重性,同一劳动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去看待便分为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