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周边国际局势异常严峻,1964年8月,毛主席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以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三线建设的核心思想是: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加快三线建设,改变工业布局。“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是那个时代的旋律。
三线建设期间,大批东北、华东一线区域的战略工厂采取整体搬迁或分迁的形式到西南、西北三线地区建立新厂,17年间,共建成1100余个大、中型项目,35个新兴工业城市因此而诞生。前后共有400余万工人、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参与,数千万农民参与,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建设”,涉及广泛,影响深远。中南橡胶厂就诞生在三线建设时期。
1966年,燃料化工部决定将北京橡胶研究设计院、沈阳第四橡胶厂、铁岭橡胶厂、青岛橡胶六厂、西北橡胶总厂的部分车间和职工迁至鄂西南宜昌筹建燃化部中南橡胶制品厂,代号一三七,以加强后方橡胶制品的配套生产能力。
1966年10月,中南橡胶制品厂开始选址,经过近一个月的选点,将厂址定在宜昌伍家岗的一片农田,厂区规划面积约800亩。10月中旬成立一三七建设指挥部。
1968年2月,燃化部中南橡胶制品厂破土动工,这一天彩旗飘飘,除了燃化部、湖北省各级领导,各内迁厂负责人均参加了开工仪式。负责中南厂施工的单位是:湖北二建、工程兵第801部队、宜昌三建,设备安装工作由湖北省安装公司负责。
中南厂的建设宗旨是“先生产、后生活”,所有的建设以厂房、车间优先为原则,最初职工们除了少部分住在附近农户家中外,大部分则住在芦棚中,芦棚六面透风,因为茅草屋顶和条木地板同样透风。夏天蚊虫蛇蚁特别多,加上炎热,晚上很难入睡,如果遇到大雨天气,床铺下面都是水,锅碗瓢盆、鞋都会漂浮起来。宜昌的冬天湿冷,芦棚中的火盆所产生的热量微不足道,所以职工们只能裹着湿漉漉的被子睡觉。
条件虽然艰苦,但建设者们没人退缩,在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感召下更是干劲十足,在他们共同的努力下,一排排高大的车间厂房在这片农田上拔地而起。
1970年,燃化部中南橡胶制品厂正式更名为中南橡胶厂,1972年基本完成建设。早期的职工由四部分构成,工程技术人员主要来自青岛橡胶六厂、沈阳第四橡胶厂、西北橡胶总厂;第二部分职工是转业军人,其中铁道兵的转业军人居多,这些人被称为“老转”;第三部分是宜昌地区的知青和少数被征地农民;第四部分是山东化工学院的应届毕业生。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挑战更是机会,中南橡胶厂利用改革的契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80年代初,进行了一系列厂房改造和技术升级,生活区建设也越来越完善,中南厂的家属楼、职工医院、子弟学校在宜昌地区也是非常靠前的。
1984年,中南橡胶厂下放到湖北省石化厅管理,1985年至1990年,中南橡胶厂生产的聚酯输送带、尼龙输送带、钢丝绳输送带先后三次获得国家质量奖。1988年-1989年,中南橡胶厂连续两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大关,这成为中南厂的第一个鼎盛时期。
由于企业效益好,职工的待遇在宜昌也是数一数二的,生产任务多的时候,普通职工每月的奖金就有七八十元。每逢重大节日,厂车队都会从外地采购大量水果、肉、鱼、油作为福利给职工发放,这些东西在那个年代是很稀缺的。中南厂很多职工在80年代末就拥有了电视机和洗衣机,同时家家用上了液化气,生活区的软硬件设施是比较超前的。
1993年,中南橡胶厂先后兼并了宜昌市轮胎厂、宜昌市橡胶制品厂,成立中南橡胶集团。后来经过改制重组,扭亏为盈,重新走上稳健发展的轨迹,发展至今。2012年中南厂整体搬迁到伍家岗工业园区,老厂区被开发成现代住宅小区,137老厂区成为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