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看得见,感恩要表达丨看看代表们怎么说
文摘
教育
2024-04-01 19:25
广东
在共同体九周年年会上,新进理事代表和优秀会员代表的发言引起全体会员的强烈共鸣,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也可能寸步难行,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且走得坚定有力。下面分享代表们的发言。李原,中山市实验中学数学教师,14年教龄。2021年加入中山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曾获中山市优秀教师,中山市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解题比赛一等奖,论文评选一等奖,执教课例获省级优课。2018年以前,我对教研认识浅薄,几乎没有专业阅读,更不会写论文随笔,教研之路茫茫。为了进入共同体与优秀为伍,我一步一步为之努力。从参与市精品课程,到主持精品课程;从解题比赛到教学比赛,只为能获得那一张入会券。2021年2月,我终于通过审核成为共同体的一员。这里有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有专业的试卷分析和命题培训,有读书分享活动,有论文写作培训,还有最新的教学理念。我学会了研读教材,查阅文献;写随笔,写论文。追随共同体,我开始慢慢成长。我获得了教学比赛一等奖,论文评选一等奖,接任了科组长,被聘为教育集团首届首席教师。实验中学初中部规模小,但班型复杂,老师们工作量大,参加教研活动少,缺乏教研意识。自2020年学校先后有三位老师加入共同体,在实中小共同体的带领下,科组活动扎扎实实,市教研活动每次必到,教育集团活动有声有色,近距离领略名师风采;在共进组孔进老师和李玉凤老师的指导下,科组承办共进组活动,周老师亲临指导,指明方向。课题一直是我们科组的痛点,借助学校“专家进校园”活动,我们邀请到孔进老师为我们做课题专题讲座。共同体培养下的实中小共同体带动了科组发展,取得了突破式的进步。2022年科组立项了两个西藏自治区课题和一个中山市级课题。4位老师分别加入三个名教师工作室成为入室学员。三位老师加入校写作组,一位老师加入市写作组。科组参加市教学论文评选的成果越来越丰盛。2021年5人参赛5人获奖: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2022年7人参赛7人获奖4人一等奖,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2023年全员参赛全员获奖一等奖4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2人。感恩共同体!共同体为我们提供学习的平台,我们更应为共同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有幸成为共同体理事会的一员,对我来说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在这里我代表新任理事,向大家表态:1.坚持学习,提升教学教研水平。共同体的理念之一是“专业”,作为共同体的一员,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要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研究水平。我们要坚持教学理论学习,多阅读多思考,在教学中多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2.敢于担当,锤炼做事尽责能力。作为理事,我们将尽自己所能主动承担共同体各项事务,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积极作用。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我们也会通过每一次的任务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不推诿、不懈怠,争取为下一次更完美的完成任务积累经验。3.示范引领,积极承担分享交流。共同体每月有一次大型教研活动,我们要在学习中尽快成长起来,争取参与到教研活动中,上研讨课、开讲座,与大家做经验交流,每一次的磨砺都能助力我们更快的成长。我们还要协助共进组做好活动策划,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后盾。4.进言献策,促进共同体持续发展。共同体是我们的“家”,为了建设更美好的家,创设更符合会员的发展道路,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最新教学动态,为共同体的发展进言献策。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共同体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贾璐,中山市五桂山学校教师,教龄15年。2019年加入共同体,曾获中山市优秀教师,中山市初中数学教学比赛一等奖,中山市初中数学解题比赛一等奖,中山市初中数学微课比赛一等奖,中山市初中数学竞赛优秀教练。
记得在2019年的一个下午,我被年级主任叫到办公室,说周曙老师想跟你和周星谈谈。周老师、黄建军校长、年级主任,还有我和周星老师,围坐在一起。周老师问:想加入我们共同体吗?我感到受宠若惊。周老师,还对我和周星老师嘱咐了一些共同体的要求,同时对我们提出:年轻人要多学习!感谢周老师,带我走进共同体大家庭。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看到了共同追求卓越的信念。2022年9月我从三鑫学校走到了五桂山学校,整个9月,我是在不断地自我怀疑中度过的,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感觉教了10几年的书,突然不会教了。10月,周老师来到五桂山学校视导,研讨会后,我找到周老师,向他说出我的困惑,请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进行教学。周老师从学生特点、教学模式到教法改进,一一帮我分析。经过一年的适应,终于我找准了方向,教学更从容,做老师的快乐又回来了。2020年3月疫情,全省中小学开展线上学习,市教研室组织市中心教研组和中山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团队,联合开发系列微课。按照指导意见中的教学内容,由市名师、骨干教师集体备课、精心打磨。当接到录制微课的视频任务,我手足无措,从未接触过。我制作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抽样调查》这一课时,按照平常上课,这节内容了解几个概念,基本就是做题掌握。可要是制作成20分钟的微课,却不知从哪里开始。于是微信联系何晓华老师,何老师建议我先研究教材,抓住重难点,制作课件,做好框架。课件的制作修改了4次,第一步终于完成。没想到更大的困难在后面,由于本人电脑操作技术有限,对录制软件不熟悉,自己在家录制了3遍,始终有很大的杂音。最后在刘显清老师的帮助下,又录制了3遍,终于完成共同体交给我的任务。最后我录制的微课被评为市精品课。通过这次的微课录制,过程虽然曲折,但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上课全凭经验,现在每次备课一定会认真研读课本和教学参考,回归数学本质,突破重难点。中山数学教研共同体,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更是我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次的教学研讨、每一次的读书分享,每一次的现场教学,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也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感谢共同体给予我非常多的学习和成长,让我有机会与各位优秀的老师们一同探讨数学教学的问题,一同追求教育的卓越。2020年12月,有幸参与了共同体组织的读书分享活动,推荐我曾读过的一本书。我重新拿起这本书,从目录出发,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做好标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在读书分享会的活动前,我很紧张,担心自己推荐的书不够突出,自己理解不够透彻。还好,有宋海培老师,帮我把关,经过3次修改,两个礼拜的整理,推荐书目的课件得以完成。在活动现场,很顺利地分享我推荐的书。每一次经历,都是一次成长,只要把事情做的够细,反复修改,相信都能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感谢共同体,感谢共同体的每一位同仁,是你们的鼓励和帮助,让我有机会去学习、去尝试、去突破。是你们的指导与建议,让我有机会去反思、去改进、去提升。与你们一同工作、一同学习,是我最大的荣幸和幸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在共同体地帮助和支持下,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共同体的发展,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许为,中山市纪念中学火炬二中教师,15年教龄,2017年加入中山市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被评为2019年初三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21年被评为中山市教学质量先进个人,中山市第九届初中数学教师解题比赛一等奖、讲题比赛一等奖,中山市优秀教师,2023年获得第四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初中数学组一等奖。加入共同体大家庭6年多了,从初入共同体时的好奇、忐忑,到中期需要2个月晒一次随笔的焦虑、烦躁,再到现在对共同体每次活动的期待、向往,一路走来,怀着对参加共同体活动是否对专业成长有多少帮助的疑虑,我有过迟疑、想过退缩。直到这一次省青赛,我才真正坚信共同体的确是我们帮助专业成长最好、最快的组织。
下面,我就这次的参赛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是我为什么要参赛,作为一个教龄10年以上的教师,我明显的感到自己的教学遇到了瓶颈,专业水平停滞不前,我想突破瓶颈的方式要么是阅读专业书籍、或者是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再就是通过比赛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优点来解决,而阅读书籍、参加培训这些吸收他们的方法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通过比赛又可以反馈自己从自己阅读、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是否理解,因此,我就报名参加了省青赛。重要的是,共同体是会组织各种活动去帮助大家在这三方面进行成长。
其次是备赛、参赛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第一个收获是积极。从整个比赛过程来看,说题比赛很关键,决定能否进入下一轮比赛。经历过市里面组织的几次说题比赛的我初以为,说题的题目难度还是适中的,总不能搞一些竞赛题,让所有的参赛选手都解不出吧。有过评委经历的凯哥和参赛的海培就叮嘱我,上一届只有4个选手给出了正确解答,因此,一定要在赛前进行充分的解题训练和说题演练。在他们的提醒下,我根据自己的知识薄弱点和往届考察重点,我下载了5个专题,每个专题大概20-30道压轴大题,每天训练5题以上,并选一题做好课件严格按照比赛时长进行说题训练。
第二个收获是专业。我们共同体中有很多大咖,何晓华老师、邓凯老师、高校都有过省赛评委经历,他们根据自己的评委经验,给予了我很多专业的指导,如怎么说题;怎么把握教学重难点;如何准确设计问题。我原来以为前后表述没什么区别,通过每天一次的磨课和正式比赛的对比,我发现两者有着显著的差别,按照初稿的问题表述,有部分学生和听课老师反馈并不能很好理解意图,造成教学效果不佳,而要比赛时按照定稿的表述,学生能清晰的理解问题,并根据问题,学生自己顺利推进了课堂教学,自己归纳总结出了数学解题方法,教师基本不用赘言,让我体会到了课标中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只是一句口号或空想,而是可以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学可以实现的,让学生真正享受学习的过程。
通过这次参赛,我真正感受到践行共同体“积极、务实、高效、专业”的理念的必要性,并会将这些理念也融入到我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在此也祝共同体的小伙伴能一起携手成长,在专业上突飞猛进,共同体越来越好,成为广东初中数学教育的一面旗帜,谢谢!
刘婷,中山市华侨中学教师,7年教龄,2017年工作,2018年加入共同体,中山市教师解题比赛一等奖,教学比赛三等奖,数学论文评选一等奖。7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人体的细胞全部更新一次需要大约7年,这7年,我的教育理念也更新了一遍。回首这7年,是我和共同体相伴相知相惜的7年,也是我坚持成长,突破自己的7年。
初识共同体,我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懵懵懂懂的在我的带教师傅的鼓励下参加了中山市教师解题比赛,而后幸运的加入了共同体。那时的我带着一些好奇和兴奋,踏入这个新的平台,开心地参与着每一个教研活动。每个活动都是精彩纷呈,让我眼花撩乱,心生欢喜,心里暗暗在开心,我滴天呐,我是加了一个什么神仙组织,这些人也太厉害了吧。高校的课让我敬佩不已,她的课堂如同她的衣着一样,简单利落,又在细微处见精致。我是第一次看见有人可以讲课讲得没有一句废话,那时感觉我的汗毛都要立起来了,一节课就如同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一般,啧啧啧,赞叹不已,这拓宽了我对于数学课堂的认知,也让我静下来思考,数学学科的特点是什么?我从事的这份职业我的目标在哪?她的课堂如同灯塔,而她像一个执着的工匠,在低头和沉默中潜心创作,他人赞赏的目光下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雕琢和修正。每每想起她,我的心中就会点燃一束光,它指引着我,让迷茫的心沉静下来。
邓凯老师的课堂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清风拂面,他亲切的笑容和坦城的语言轻轻扣击着每一个听者的心门,他睿智、沉着,提出的邀请真诚坦率,让人忍不住地跟随他去到更远的地方探究,我记得有一次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课,中间有一些复杂的计算,对于学生时代的我和即便现在做教师的我都觉得繁琐,有畏惧心理,但是在他的课堂上,这份畏惧被他的真诚消融的一干二净。我看到了班上学生沉着的神情和算完之后舒坦的微笑,这个时候邓凯老师和我们同在,他是一个亲切的教练,而他的课堂如同品一壶茶,润泽心灵,让人感到舒舒服服的,现世安好。
还有很多很多的优秀课堂,就如同苏州园林一般,移步换景,让人目不暇接,在这些老师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数学老师的不同风格,数学课的不同面相,鲜明又独特,我为之赞叹,也为之感动。
而每一次活动中,周老师儒雅的身影总会让人觉得安心,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谦逊、务实和意想不到。既像一个智慧的长者,又像一个活力满满的同伴,亦师亦友,带领着共同体的伙伴们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这7年,是我不断开拓眼界的7年。在2018年3月教材研读活动中,我第一次接触了,教学要依托根本,这个根本就是教材,这是集聚了无数教育专家的智慧结晶,读懂教材,就等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教学,有一个宽广的视野,而不是一个人的闭门造车,让教学有法可依。2018年5月,在名师示范课堂上,我看到了一节好课的模样,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难点突破。也开始知道了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像穿衣服一样,不同温度、季节、场合挑选不同的衣服,从追求如何穿的舒服,到如何穿的漂亮,穿的出彩,再到如何穿出个人的特色。一节好课是需要不断的打磨,不断的筛选和摒弃,“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后续还参加《精品课程的研发与利用》讲座、论文写作指导讲座、“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讨会,参加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等等。2023年1月,迎来我的小宝贝,她的小拳头仿佛在给我加油“妈妈,走的慢没关系,但,别掉队”,2023年9月9日,产假期间参加并观摩市教师讲题比赛,为返回教学一线做准备。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有过迟疑,有过沮丧,有过懈怠,但每每这个时刻,共同体照在我心中的那束光又会重新给予我力量前行。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感谢遇到这样的一群人,让我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圈,这个7年,我走的虽慢但从未停止步伐,期许下一个7年,我走得更快更坚定,在“积极、务实、高效、专业”的理念下踏实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最后,祝共同体9周年生日快乐。谢谢!
谢卫华,中山市溪角中学教师,初中数学高级教师,2015年3月首批加入中山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从教25年,多次评为市、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阳春三月,南风回暖,万物生机勃发。“初中数学名师成长分享会”的场景历历在目,孔进老师以爱,以平和的心态,刻苦钻研、积极反思,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也成就了我们的孔班。史良老师正在为我们分享“名师评审过程”,鞭策着我们前行。耳边时常响起周老师当年的教诲:要克服恐惧症和拖延症、要坚持和注重细节,付出行动,快速成长。就这样,跟着56位执著的数学人首批加入了中山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当时的自己内心既有一些紧张,又有一些踌躇,但更多的是一种期待。那时的我其实已经是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了,我埋头工作,勤勤恳恳做事,仿佛早已经验丰富,每一章节内容,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和考查方式好像已熟知,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已成套。实话说,有时候想到又要来来回回翻炒那些课,想想都觉得累,那是多么无聊又无奈的时光啊!然而——“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山教师真争气!”在周老师的倡导下组建了积极、务实、高效、专业的优秀团队——中山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感恩有你,是共同体激发了我不断学习,不断求索的愿望。进入共同体的日子,就好像一颗种子放进了温水里——虽没有发芽,但是确实是“湿透了”。共同体给我最大的突破是阅读与写作。我还记得第一本想读的《数学教育概论》,大家说这本书好读,可我读的那叫一个头痛。在大家的感化下,九年来我也在坚持阅读,书架上也摆上了一排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本来是那种宁可做题三天也不愿意写作一个小时的人。跟着大家一起坚持写作,不知不觉也写了十几篇随笔,也有多篇论文获奖,偶也有论文发表。再一个做课题,共同体让我感受到科研引领教学的重要。在孔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16年才真正接触课题,参与到《初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中,这也让我感受到了科研就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随后我也尝试着做了一个小课题《初中代数复习策略的研究》。现组织沙溪镇精英团队正在进行《建构数学教研共同体落实初小衔接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在发生着改变。跟着优秀团体学习,我领略到了最前沿的理论,学习到了教学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进一步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观摩了共同体中优秀教师的课后,我也在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锤炼自己的语言,精挑细选练习题。为了命制一份好的试卷,我积极参加共同体组织命题培训活动。培训后不断总结、反思、实操。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镇和学校进行了多次命题分享和命题培训。还三次参与了学习辅导的修订。最重要的是共同体让我收获了友谊。在活动中,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合作,与大家相识、相知,结下了友谊。我担任溪角中学初二数学备课组长、溪角中学数学科组长、沙溪数学教研共同体组长、沙溪镇数学中心教研组长、中山市初中数学教研共同体第五小组组长。每一年都会组织很多次活动,每一次活动都有伙伴们的支持,每一次活动都促使我们不断成长。九年了,也焦虑过、退缩过,但大家都知道,回忆是个好东西,它总是留下快乐那一部分。九年了,如果问我最大的感悟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没感觉了——一切都已经成为习惯的一部分,每天不看看大家发的随笔,就感觉还有事没做完,现在如果几天不读书,总会感到有什么事情没有做一样;如果上了一堂好课不写一写随笔,就好像农民看着快收了的麦子却烂在地里一样,心里的滋味儿可不舒服。九年了,头上的白头发已经占了上风,我依然是一个最普通的数学老师,但是我平淡安乐,越来越喜欢走进课堂的感觉。岁月如梭,时光如流,就让时间流淌在岁月的长河里,自成生态——那里有读不完的书,赏不完的杏坛乐趣,还有百听不厌的、孩子们的欢笑。
撰稿:李原、贾璐、许为、刘婷、谢卫华
编辑:张万梅
一审:邢海秋
二审:邓 凯
终审:梁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