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对冲基金的平均寿命好像只 有7年,千万别学他们的做法。
段永平的哲学是“更健康、更长久”。对冲基金,不符合这个哲学。所以,对冲基金的做法,也必然不符合这个哲学。
其中一个逻辑是:
1、任何一个东西,要获得变成远远抛离别人的成就,都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把这种差距给拉开。
2、如果一种做法,几年就可以成就自己,那么这个成就相对的也不会那么大——相对更大的那些人的成就 而言。也就是说,仍然是普通人——也许是精英的范畴,但还不是大佬的范畴。
平均寿命只有7年,所以,这里也可以看出段永平的一个追求——不喜欢坐过山车、不喜欢择时。
在平均寿命只有7年的事物里,其中一个逻辑是:
1、那一定有个收获期和衰亡期。一般来说,衰亡会比较缓慢,所以,这就意味着收获期更短。
2、在对冲基金的获利方式中,那就必须要择时(择到收获期),才能获利。
段永平:择时很容易掉坑里。
择时的错误率太高,错误率太高的东西——不能成就自己。
段永平:选择买入时机是非常难的,我非常不擅长,原则上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可能是不择时,只想10年以后的情况,总体回报也可能是最好的。
错误率高的东西,就是太难的东西。太难的东西,就是错误率太高的东西。
换句话,也意味着是说——过山车、择时的东西,不能够成就自己。
而在生意上,要买入生命周期漫长(收获期漫长),甚至是永续经营(收获期永续)的公司。 这样的公司,必然产品和服务是有独特差异化的东西。这是to do 。这就对应了,
1、刚性消费品。
2、独特的、成瘾性的消费品。(迁移困难)
3、更新换代的消费品。或者是消耗性的消费品。
比如,手机是刚性的——人人都需要。独特的、忠诚度高的——那就是苹果了。成瘾性的——酒类。独特的、忠诚度高的——那就是茅台了。独特的、成瘾性的消费品——游戏类——对应的是腾讯。
腾讯可以和微软一样的打法,属于能后中争先的。
段永平:“敢为天下后”的经典例子很多,比如苹 果的iPod,iPhone,微软的几乎所有产品,仔细想想就明白了。
腾讯的几乎所有产品,都可以是“敢为天下后、然后后中争先”的例子。只要保持对其他游戏发行商的精品跟进、然后复制到自己平台时做好服务就行了。
手机是更新换代的消费品,酒是消耗性的消费品(并且库存也是增值的)。而游戏,则是成瘾性的消费品。刚好对应了段永平的三大投资——美股苹果、A股茅台、港股腾讯。
反之,就不要买入产品和服务没有差异化的公司。这是stop doing。
段永平:买券商和买航空公司或者太阳能硅片公司并没有本质差别。
这类公司的股价通常就是坐过山车。而不是长期向上,它们的收获期比较短,然后就是漫长的下行期。
要买漫长的收获期。投资收益和收获期的长度成正比,与衰亡期的长度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