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腘动脉(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是对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的常用手术方式,当自体大隐静脉条件差、不适于作为移植材料时,可选用人工血管(一般为聚四乙烯材料)作为移植物。
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重度间歇性跛行,而且经积极的药物治疗和运动锻炼没有改善,其他脏器功能较好;
存在静息痛、溃疡甚至坏疽等情况的重症下肢缺血患者;
股浅动脉长段闭塞,腔内治疗失败的闭塞/狭窄性病变。
通常沿股动脉搏动选择纵行切口,若患者较肥胖或存在糖尿病等合并症,为减少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可沿腹股沟皱褶上方行弧形或斜形切口。
用电刀解剖出皮下组织,一定要结扎相应的淋巴组织,而非简单电凝,以避免术后发生淋巴漏。
股总动脉周围可使用锐性分离技术,股总动脉近端一般需要超过腹股沟韧带,远端包括股浅动脉和股深动脉。
另外需要使用血管保护带悬吊股总动脉、股深动脉和股浅动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股总动脉通常有1-2个侧支,供应会阴部血液,因此需要小心保护,避免造成损伤。
一般选择股部下1/3内侧,缝匠肌前缘10-12cm处,纵行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随后沿内收肌腱和缝匠肌之间的筋膜切开,显露腘窝(图1)内组织。可使用自动牵开器拉开肌肉,显露深层组织,并最终显露腘动脉。
图1:膝上腘动脉解剖
用于股动脉-腘动脉(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的人工血管可以有多种选择。人工血管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聚酯、涤纶。具体可凭借术者的经验进行选择,一般认为PIFE材料的人工血管会更好些,另外有弹性的人工血管会优于无弹性的。
人工血管直径一般选择7-8mm,其较6mm的人工血管会获得更好的远期通畅率;对于将带有支撑环的人工血管用于膝上旁路术是否能提高移植物通畅率,目前尚无定论。不过大多数医师愿意选择有外支撑环或内支撑环的人工血管,因为这种设计可能会减少扭曲。
使用特殊隧道器完成皮下隧道,将人工血管埋于隧道内。注意隧道器的直径要与人工血管直径相匹配,若隧道器过大,可能会造成隧道内出血增加;若隧道器过小,可能会导致人工血管在隧道内通过困难,并出现扭曲和打折。
另外隧道要位于深筋膜浅层,即可以避免过度的扭曲,也可以减少人工血管感染的可能。
静脉注入肝素(0.5-1mg/kg),使用无创血管阻断钳阻断股动脉、股浅动脉和股深动脉。阻断过程中注意几个问题:
股动脉通常会存在较严重的动脉硬化,因此可通过探查动脉壁,选择质地较软的动脉节段进行阻断,以避免造成损伤动脉;
对于后壁巨大斑块,可通过调整血管阻断钳方向来完全阻断;
阻断股浅动脉和股深动脉时,可尽量选择Bulldog等创伤小的阻断器械。
沿股动脉前壁纵行切开,一般使用剪刀切开后,再使用Potts剪刀延长切口至1cm以上。选择8mm人工血管,一端沿45°修剪使得其吻合部位与自体动脉的切口长度相当。
选择无创血管缝合线(5-0Prolene或CV-6Core-Tex)用于近端吻合。吻合时一般选择连续缝合,不同的医师对缝合的方向和方法可能有不同的选择。注意在最后数针缝合完成后,应该尝试松开股动脉的阻断,排出气泡和血管内微小血栓和内膜碎片等。
缝合完成后,向人工血管内灌注入肝素盐水后,阻断人工血管松开股动脉阻断钳,以减少继发性血栓栓塞的发生。
PTFE的人工血管在吻合完成后,通常会出现沿针眼的少许渗血,一般稍加压迫止血或使用促凝血物质帮助止血,很快可以止血。若针孔出血多则需加针缝合止血。减少渗血的技巧主要包括:
缝合的针距适度,且均匀。针距大,容易造成漏血严重,针距过小,又可能会造成缝合后形成狭窄,一般针距控制在1mm左右即可;
缝合线牵拉力度也要适度,过紧容易导致缝合线裂开,过松可能会出现漏血明显。助手牵拉缝合线时,要注意与缝合方向一致,避免形成扭力。近端吻合口见图2。
图2:近端吻合口
使用无创血管钳或者Bulldog阻断腘动脉远、近端。纵行切开腘动脉,如腘动脉内膜斑块非常严重,则需要使用内膜剥离子将增生的内膜剥除,注意远端的残余内膜片要修剪整齐后,使用7-0血管缝线进行间断固定。在吻合前,需要注意:
要再一次检查人工血管上的标志线,避免任何程度的扭曲;
有的人工血管(Gore-Texstrech)需要进行拉伸至合适的长度才可以使用,拉伸人工血管时力度要均匀,避免过度牵拉,损伤血管。
远端的吻合一般使用6-0Prolene血管缝线或CV-7Gore血管缝线。有的医师愿意在远端吻合口使用降落伞式缝合法,在最后数针缝合之前,还应该再次确认反血情况,并排空人血管内的气体。远端吻合口见图3。
图3:远端吻合口
全部吻合完成后,如有条件,可在近端人工血管处使用20-G针头穿刺人工血管,对远端吻合口进行造影,以确认吻合口没无狭窄,以及远端流出道动脉情况。待造影完成后,缝合穿刺口。同时再次检查2个吻合口,并给予适度的压迫止血,对于漏血处,必要时应加针缝合。
再次使用生理盐水对两处切口进行冲洗,并放置引流管,缝合皮下组织,注意要关闭筋膜层,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文章来源:
赵玉沛、陈规划《血管外科手术学》
PREVIOUS REVIEW
一键进入血管和介入医师交流社区
扫码进入血管和医介大咖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