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三角由二腹肌后腹、肩胛舌骨肌上腹、胸锁乳突肌前缘构成。其浅面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内侧为咽侧壁及其筋膜。
颈动脉三角内主要内容是颈动脉鞘(鞘内主要结构是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舌下神经及其降支,副神经和颈深淋巴结等(图1)。
图1:颈动脉三角的内容
颈总动脉
为颈部主要动脉干,右侧发自头臂干,左侧直接起自主动脉弓。在起始处常有变异,如左颈总动脉和头臂干合干或与左锁骨下动脉合干。两侧颈总动脉经过胸锁关节后方,沿气管和喉外侧上升。在颈动脉三角,颈总动脉在甲状软骨上缘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中国人统计资料表明颈总动脉分叉高度时有变异,平对甲状软骨上缘者占26.78%,低于此水平者占9.25%,高于此水平者占63.87%,甚至可直达舌骨大角水平。颈总动脉在颈内、外动脉分叉处有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两个结构。
为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窦壁内有压力感受器,为舌咽神经的窦神经分布,受刺激后可引起反射性心搏减慢、血管扩张和血压降低。
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后壁的外鞘内,为一米粒大小的棕红色椭圆小体,是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的化学感受器,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快、加深,调节呼吸。
颈内动脉
在颈动脉三角自颈总动脉分出后,初位于颈外动脉后外侧上行,后转向其后方,在二腹肌后腹深面垂直上升,经颅底颈动脉管入颅中窝(图2)。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在颈部均无分支。在颈动脉三角,颈内动脉被胸锁乳突肌覆盖,并有舌下神经跨过其外侧面。
图2:颈部动脉
A.颈内动脉的走行;B.动脉铸型
颈外动脉
在颈动脉三角自颈总动脉发出后,经二腹肌后腹深面上行,穿腮腺至下颌颈处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两终末支。在颈动脉三角内发出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及面动脉等分支;近二腹肌后腹下缘处向后上方发出枕动脉;自颈外动脉起始端的内侧发出咽升动脉,行向上方。两侧颈外动脉分支之间有较广泛的吻合,结扎一侧颈外动脉不会导致严重障碍。
颈内静脉
初伴颈内动脉下降,位于动脉后方,逐渐转向其外侧,位于颈动脉鞘内;后伴颈总动脉外侧下行,至胸锁关节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当颈内静脉损伤时,由于该静脉壁紧贴颈动脉鞘,使静脉腔不易闭锁,加上胸腔负压的吸引,可导致空气栓塞。颈内静脉的属支主要由颈外动脉各分支的伴行静脉组成。
迷走神经
在颈部位于颈动脉鞘内,行于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之间的后方,降至颈根部,经锁骨下动、静脉之间进入胸腔(左迷走神经行经左颈总动脉和左头臂静脉之间)。迷走神经、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位置密切,因此在颈部行血管结扎术、切断颈内静脉近端或行血管分离时,都必须防止迷走神经的损伤。迷走神经在颈部的主要分支有喉上神经,其喉内支经甲状舌骨膜入喉,支配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喉外支支配环甲肌。
副神经
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自颈内动脉、颈内静脉之间穿出转向外侧,越过颈内静脉行于胸锁乳突肌深面,并支配该肌。
舌下神经
在颈内动、静脉之间位于副神经内侧,沿二腹肌后腹下缘弓曲向前,越过颈内、外动脉及其分支浅面,发出舌下神经降支(实为第1颈神经分支),沿颈内动脉前方下行,与颈部第2、3颈神经分支形成舌下神经襻,行于颈动脉鞘浅面,支配舌骨下肌群。
二腹肌后腹
是颈动脉三角与下颌下三角的分界,也是颌面部与颈部手术的重要标志。位于二腹肌后腹浅面的有面总静脉的属支、耳大神经及面神经颈支;位于其下缘和深面的除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外,3条脑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及交感干(位于椎前筋膜深面,一般都在此三角内)均经二腹肌后腹深面入颈动脉三角。
颈交感干和交感神经节
颈交感干位于颈动脉鞘后内侧,椎前筋膜深面,颈椎横突尖端内侧,椎前肌前面。它与迷走神经在形态上有所区别,交感干较细,并有3-4个大小不等的颈交感神经节。中国人统计资料表明,以出现4个神经节多见,占53.9%,分别是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颈中间神经节和颈下神经节。颈中间神经节又称椎动脉神经节,位于椎动脉前方或前内侧,出现率达78.9%。颈部手术时需防止损伤颈交感干如果不慎切断交感干或麻醉颈下神经节,可导致霍纳综合征。
文章来源:
汪忠镐 舒畅《血管外科临床解剖学(第2版)》
PREVIOUS REVIEW
一键进入血管和介入医师交流社区
扫码进入血管和医介大咖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