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强 张子涵丨百年荣光与精神汇聚:对中国共产党党员日记出版的考察

文摘   2024-06-28 08:11   北京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无数先辈筚路蓝缕、前仆后继,在斗争和建设中,砥砺精神、修正品行、锤造文化。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日记朴素庄重、真实可感,较能彰显初心和使命,亦能保存理想和信念并凸显传承价值。本文旨在探讨党员日记出版的现状,发现目前党员日记的出版总体上质量较高但出版数量有待提升。同时,党员日记文稿的搜集整理、营销发行、翻译与海外认可等方面也尚存一些困难。作者通过对党员日记的出版趋势和特点进行探究,发现党员日记出版的编纂水平有待提升,应从排除相关出版困难和障碍切入,多措并举来提升共产党员日记出版的数量和品质,打造出一道有特色的红色出版景观。

中国共产党;党员;日记;出版

金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子涵,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生。本文刊发于《中国出版史研究》2024年第1期

文章目录


一、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馆藏日记说明

二、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出版的基本现状

三、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出版的特点和趋势

四、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出版的问题及建议

五、结语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大批深刻总结成长于风雨飘摇之际的百年大党成功经验的图书著作出版问世。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也在积极思索和践行自己的出版理念,将其作为重要的党史资源和治党参考。“百年出版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是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主要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拓建设者,是中华文化走向复兴的坚强领导者。”2016年12月21日,位于河北保定的国内首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日记博物馆宣布成立。该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旨在让受众真切感受平凡与伟大相辉映的共产党员事迹,也为研究百年党史和党员著作出版提供翔实而丰富的文献资料。

图丨中国共产党党员日记博物馆



01

中国共产党员日记

博物馆馆藏日记说明


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现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郊西北部,“博物馆内设置了5个展览室,其中第一展室是日记本收藏室,陈列着建党以来各个时期共产党员的日记手记本。第二展室是34个省级分馆和2个国际馆。第三展室是‘建党百年’专题资料陈列,精选了一些党员日记手稿。第四和第五展室存有百卷英模党员事迹资料,党史文献著作以及民间红色艺术品等。”2015年初,现任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馆长康殿英便萌生了筹建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的想法。经过四处奔走,他向国家版权局申请办馆项目、申请资金、募集党员日记。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向全国征集的党员日记手稿和出版物;二是共产党员捐赠的部分馆藏品。当时,康殿英就有了把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建好,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的想法。经过艰辛筹备与布置,到2017年时,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党员日记博物馆基本落成。截至2019年,康殿英已收集到日记、史记、碑记、物记文物近万件,“全国各省区日记共收藏2253册,并在国家文物局备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该馆精选了一百位杰出共产党员的日记进行展出。从1921年的谢觉哉、1922年的周恩来到2019年的张富清、2020年的康殿英共一百人,每一位共产党员的日记都代表一个年份,每一份日记在展览牌上都设有一个二维码。参观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获得日记作者的相关信息,作者生平和日记节选也会出现在手机屏幕上。目前,该馆已经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据悉,康殿英最初是受到“日记奇人”寇广生的启发和影响,开始筹备创办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康殿英用党员日记来讲好红色故事,宣扬红色文化,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想,正在一步步成为丰富而实在的蓝图。

表1  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馆藏百位杰出党员日记一览表


02

中国共产党员日记

出版的基本现状


对于在某些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来说,其所撰写的日记对于后人研究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日记也是历史的一面镜子,通过个人日记的记述,可以使研究者窥探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真实历史环境。“历史不仅是历史教科书中的几条干巴巴的论断,而是无数的活生生的人的活动,而这些,在日记中有最真实具体的描述。其次,它们直接催生了许多学术研究的成果;再次,它们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宝库。与此相伴,近年来关于日记的研究也成为一个热点。在历史、文学等领域,研究日记或以日记为材料、借助日记研究相关课题成为一个值得注意和研究的现象,日记则成为一个丰富的资料、课题库;在社会公共层面,一种社会大众共享的‘日记学’也渐成大观……”比如,通过鲁迅日记,读者可以了解到民国初期的相关历史,也可以了解到鲁迅的生平及个人思想。但日记的书写,属于私人事项甚至是隐私,因此并非人人的日记都可以出版发行。能够公开出版发行的日记一般多为有成就、对社会有特殊的价值和贡献的人物,其日记多能够反映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具有价值的个人思想,将这些日记出版后会对社会进步具有良性促进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出版概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出版工作和出版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类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文化环境也得到了优化,整体来说,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起来。出版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党的出版事业不断发展,就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为了人民的出版事业发展理念。“百年出版历程波澜壮阔,百年实践创造历久弥新。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必将激励着新时代的出版人豪情满怀建设出版强国,信心百倍走向伟大复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图书出版机构被国民党所控制,未出现共产党员日记的公开出版发行情况;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发展,对党史的发掘、对党员精神的阐释、对于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判断等,都需要不断关注党员所持有的原始资料,日记是其重要的证据材料。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50年代末期再到60年代初期,共产党员日记的出版达到了一个小高潮。这一时期出版的日记有1958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桂芹日记》、196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杰日记》、1966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英俊日记》等。十年“文革”(1966—1976)时期,我国的出版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图书出版事业也一度陷入停滞,仅《雷锋日记》等少数共产党员日记得到公开出版发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工作开始步入正轨,许多共产党员的日记得以公开出版发行,如1981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恽代英日记》、1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竺可桢日记》、1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谢觉哉日记》等。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文化环境的不断优化和出版事业的不断发展,更加丰富多彩的共产党员日记被加以整理和出版,如2001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杨尚昆日记》、2015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徐光耀日记》等。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的整体收藏情况统计如下。

表2  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第一个五年计划馆藏统计表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各省的征集和收集情况有明显差异,但是基本做到了各省级行政区的全覆盖,甚至还包括了国际区域。

(二)中国共产党员日记的出版要求

首先,共产党员日记要有党史方面的出版价值才有可能通过选题,从而有可能公开出版发行。比如雨花台革命烈士贺瑞麟同志就义之前所写的《离散》《未寄出的日记》《狱中日记》等共八册日记,详细地披露了大革命失败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暴行,其也是贺瑞麟同志对党进行的最后的思想汇报,显现了一位对党无比忠诚、对党的事业无比坚贞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这些日记对于党史研究、党员教育和弘扬红色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出版价值。

其次,对于一个能够出版的日记作品来说,最主要的是要有相对完整的文稿内容和编排次序,否则接下来的具体编辑工作就无从谈起。共产党员日记的出版,可以是对于某位党员的日记进行整理之后再出版,也可以是对多位共产党员的日记整理之后联合进行出版,这都需要有相对完整的文稿供编辑进行加工。如责任编辑在雷锋的日记里选取了雷锋同志从1958年到1962年共计五万字的日记文稿,进行编辑之后出版了《雷锋日记》。

目前来看,中国共产党员日记的出版仍旧是相关出版领域的一个短板。许多优秀共产党员的日记都没有被编辑整理出来,许多有价值的红色文献也没有被编辑工作者发掘出来。

(三)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出版的基本现状

目前来看,中国共产党员日记的出版质量整体水平较高。如201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岁月如水流去:夏衍日记》精装本,其收录了夏衍一生中许多时期的日记篇章,有《日本日记》《新加坡日记》《北行日记》《赴京日记》《苏行杂记》《旅德杂记》等,收录时间从1925年到1969年。该书是了解夏衍一生创作、工作、交游、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21世纪以来出版的党员日记,无论是在书籍装帧设计上,还是在文稿内容质量上,都具有上佳的品质。相对来讲,新中国成立初出版的一些共产党员日记的质量则多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杰日记》、辽宁出版社出版的《刘英俊日记》等。主要问题是:一、文稿内容过于同质化,并没有体现出人物的鲜活性和典型性,对于人物形象特点的发掘不到位;二、图书装帧设计上,缺少用心和创意,排版设计和封面制作过于简单。一些日记的文字内容还有错讹之处,使读者读后容易对日记内容产生认知偏差。

笔者通过对河北大学图书馆、保定市新世纪图书馆及检索中国知网上的文献进行探查后发现,我国关于共产党员日记的出版数量相对于其他同类出版物来讲并不算丰富。建党一百多年来,我党涌现了大批杰出的共产党员,也出版了诸多杰出共产党员的日记著作,其应该成为一道靓丽的出版景观。在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的藏品中,亦有许多已出版的共产党员日记,如《谢觉哉日记》《周恩来日记》《陈赓日记》《刘英俊日记》《雷锋日记》等。

目前,对共产党员日记搜集整理的难度较大,编辑工作者和出版部门如没有特殊的任务需要,也多不对共产党员日记进行特别的选题策划。同时,共产党员日记的出版数量整体上还有待提高,我国现有九千多万名共产党员,并且还有无数的革命先烈,他们留下的日记对于民族来说是一笔优秀的文化遗产,应当持续加以发掘保护并继承下来。

03

中国共产党员日记

出版的特点和趋势


(一)出版机构多为中央级出版社和各省人民出版社

笔者在调查已经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后发现,从出版机构级别来看,多为中央级出版社,少部分为大学出版社或者地方出版社。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谢觉哉日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汪东兴日记》,中华书局出版的《岁月如水流去:夏衍日记》,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杨尚昆日记》等,出版对于中国革命及国家建设有卓越功勋的党员的日记的一般为中央级出版社。而诸如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刘英俊日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雷锋日记》,则为地方出版社或大学出版社。一般革命烈士的日记多被所属省份出版社或者大学出版社出版,也体现了一定的属地关怀精神和学术价值追求。从出版机构的业务领域来看,共产党员日记的出版机构一般为政治理论类出版社或哲学社会科学类出版社。如出版《龚全珍日记》的人民出版社,出版《林伯渠日记》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董其武日记》的解放军出版社等。如“《林伯渠日记》的发现,新闻宣传部门和党史研究部门都非常重视。《湖南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和电台、电视台先后作了报道。有关出版部门也函告临澧县档案馆要求将日记整理出版。1982年2月,湖南省档案馆电告临澧,联系共同整理出版;接着,又收到档案出版社联系出版的函。为了将林老日记尽快整理出版,公布于世,湖南省档案局经请示有关领导,决定由湖南省档案馆、临澧县档案馆组织力量进行整理工作,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共产党员日记的出版,是对已有的作品进行编辑加工,使之适合读者阅读和消费,需要专业出版社进行高水平的编辑整理,使作者的思想能够尽可能被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

(二)日记作者多为优秀共产党员或有突出贡献者

目前出版的共产党员日记的作者,总体上来说都是有着先进事迹或者对于党和国家有重大突出贡献的人。日记作者对于党和国家的贡献大小程度不一,并可划分为具体层次:有做出重大杰出贡献,为党和国家的创立、建设付出了重大心血的,如周恩来、谢觉哉、陈赓、杨尚昆等人;有做出杰出贡献并为革命而牺牲的,如刘英俊、付华等人。从时间节点上看,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共产党员日记作者,都是对民族解放事业、对革命有特殊贡献的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共产党员日记作者,一般是为了国家建设、民族复兴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总体上来说,这些人都是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他们思想进步、事迹先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并值得广大共产党员学习。他们的日记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或平凡或伟大的所思所想,他们留存下来的思想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党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表3  部分共产党员日记出版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轻党员干部逐渐增多,运用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日常工作记录的情况逐渐增多,甚至出现了较多直接发布于网络的工作日志。从功用上来看,其较之前的单纯纸质日记又有了新的提升,特别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共产党员的工作状态、精神面貌和活动轨迹,其题材更为丰富,形象也更为鲜活。对其进行编辑加工,并进行出版策划,应该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

04

中国共产党员日记

出版的问题及建议


(一)问题与难点

1.日记文本的创作水准参差不齐

迄今为止所出版的共产党员日记,其作者多为有突出作为和突出事迹的共产党员。一些文化知识水平都比较高的共产党员,其日记文稿书写水平一般也较高,思想也更为深刻。如《谢觉哉日记》,相对完整地反映出谢觉哉年轻时期对于革命的看法,后来谢觉哉在投入党的司法工作实践后,其思想的转变和完善在日记中也都有体现。

由于一些作者所记述的年代处于革命战争时期,部分日记文稿没有完整留存下来,不利于搜集整理党员日记文稿工作的开展。也有一些文化水平偏低的党员,他们所处的工作岗位多在基层,所从事的工作多为基层事务性工作,其日记文稿在表述和用语上常常有一些疏漏和错误之处。并且部分日记写作时间和年代相对久远,深入的考证和校订工作一般难以开展,这也给日记编辑出版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另外,目前对于共产党员日记的出版,多数针对的是典型党员。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发展为如今世界的第一大党,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大量的杰出共产党员,然而共产党员日记的出版工作,目前仅限于对一些典型人物的挖掘,还有大量优秀共产党员的日记文稿没有被出版出来。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到,一些典型人物的已出版日记,仅仅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把作者的日记内容罗列上去,对于典型人物的典型作品的发掘和品评并不到位,没有挖掘出作品的独特性。此类作品出版多和普通日记著作出版类似,把日记文稿进行简单堆砌,缺乏精致的版面设计,并未真正解读出人物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世界。

2.文稿搜集整理与选材尚存在困难

一百多年来,有多少共产党员写过日记无法进行具体考证。如“《林伯渠日记》是1981年6月在林伯渠同志家乡临澧县档案馆发现的。《日记》原件共四本,系墨迹手稿,计三百五十二页,十余万字。《日记》的形成时间是1913年8月至1914年9月和1916年1月至1917年9月,前后共二年又八个月。”但该日记也是时隔近70年后才被发现并出版。

从历史局限性来看,一些优秀共产党员所记述的年代为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争等原因,一些日记文稿在战争中遗失,导致日记文稿不完整,对文稿进行成体系的编辑存在一定困难。日记是个体对于自己的经历或者听闻的记述,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由于作者所处年代的局限性,有时候作者未必能把握某个事件的全貌,因而片面地在日记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甚至抒发了一定的情绪,这些都不宜公之于众。由于目前在战争年代生活过的作者大都已经过世,编辑工作者无法和作者面对面就文稿进行讨论,这也给日记文稿的校订工作造成了困难。

在世的大多数老一辈共产党员一般处事低调,不愿意为了名利而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如张富清同志为党辛勤工作了半辈子,没有想过要求什么回报,虽然功劳加身,但做人做事非常低调,甚至他的子女都不知道他的功劳和非凡经历。因此,许多共产党员并不想让自己的日记出版出来,更不希望公之于众。而对于已去世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的遗物多由子女保管,由于诸多原因,给编辑的搜集整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但通过表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收集和征集情况来看,数量仍相当可观,但手稿征集工作的开展仍存在较大难度。

3.发行营销的方案及其成效尚待加强

目前的共产党员日记有相当一部分是20世纪初出版的,其装帧设计、版式、纸张等都相对陈旧,一些分销商或书店也未把这些出版年代较为久远的图书作为重点加以推广。一些出版年代相对较为久远的共产党员日记仅仅作为馆藏品被一些纪念馆收藏或作为二手书被买卖,在孔夫子二手书网上可以搜索到部分作品,如《谢觉哉日记》《林伯渠日记》等。因此,消费者在普通图书市场上也难以见到这些已经出版的党员日记。对于此类红色图书来讲,市场受众面目前来说还相对较窄,传统的图书营销策略亦难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在制定营销策略时,把握时代潮流来进行整合营销。尤其是在各种党员党性教育活动或如建党、建军、国庆等重要节日中,应该将其纳入到主题出版的相关营销方案中,当前针对这部分图书的策划和营销活动还不够显著。

4.翻译出版与海外传播亟待提升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外国友人撰写书籍并报道宣传中国共产党,如延安时期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改革开放以后采访邓小平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等,这些人都是以国际友人的身份,从外国人的视角出发在国际上宣传中国共产党。如今,国内出版社出版的红色图书也要经过译介出版来向国外传播。首先,从我国出版译介的共产党员日记来说,由于许多党员日记质量不高,因此译介的质量也难以保证,难以吸引海外读者的注意,造成海外传播的影响力总体上不高。虽然目前的传播手段多样化,但是运用多种传播手段传播共产党员日记的专门行动还有待优化提升。其次,共产党员日记是红色文化的代表,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在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传播,尚有一定的困难,也难以取得较大的海外传播效果。中国共产党员日记要想实现翻译水平提质和海外传播升级,仍有一段路要走。

(二)推进共产党员日记出版工作的建议

1.日记收集与整理工作常态化,不断发掘优秀党员作者队伍

全国目前有九千多万名共产党员,很多党员都有写日记的良好习惯,也就可以确定党员日记的基数是可观的。日记在写作之初属于私人化的作品,一般不会在公共领域传播,所以编辑想要出版共产党员日记,在前期搜集整理党员日记文稿时会有一定困难:一是党员人群庞大,如何遴选;二是文稿属于私人化物品,隐蔽性较强,也要充分尊重党员个人或其家属意见。如《林伯渠日记》,“整理出版这部《日记》确非易事。湖南省档案局对《日记》的整理出版非常重视,局长欧阳滋同志亲自挂帅并直接参加整理工作。省档案馆安排了较强的编辑力量,还聘请了省内著名的史学家刘晴波、毛注青、沈克家等参加整理。整理工作包括对日记进行校勘、注释和标点,对很多史实和人物进行了考证,力求出版后的日记让读者看得懂、能理解。经过十个月的努力,整理工作在1982年12月完成,交湖南人民出版社”。

编辑工作者要对日记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时刻留心,注意发掘有出版价值的共产党员日记文稿。要站在党建的高度来开展这一项工作,“继续深化建党纪念著作出版的经典内容。比如,党史著作是建党纪念著作出版的经典内容之一,深化党史著作的重要方向,应是不断书写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所取得的新的伟大成就,总结党和人民正在从事的事业的宝贵经验”。2016年,在保定市中国共产党员日记博物馆成立之时,馆长康殿英就贡献出了他多年来搜集的许多杰出共产党员的日记手稿以供展览,这无疑是一个出版宝藏。

建立作者队伍便签,把党员日记的作者队伍归纳整理出来,逐渐形成出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对于共产党员日记出版有着重要的作用。建党一百多年来,不管时代如何赓续,坚持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红色文化精神交相辉映,对于共产党员日记的出版,要注重对时代精神的歌颂和弘扬。通过共产党员日记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力量,可以接续伟大的时代精神,凝聚起千万劳动者的精神力量。

2.加强出版策划,强化故事表达,呈现鲜活面孔

目前出版的一些共产党员日记,多是简单按照年份把党员所写的日记内容进行罗列,编辑没有对日记内容进行更高水平的整理加工。读者在读到日记文本时,由于不了解共产党员日记所记述的时代背景,便难以理解作者所写作的内容。比如在选题策划时,如果编辑把相关日记文稿内容进行合理分类,对每一篇日记都进行注释和解读,降低读者阅读的门槛,提高阅读效率,这样自然就能够把书籍的质量打造得更好。此外,还要与时俱进,“要持续加强内容与形式的出版创新,在内容上借助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政治话语;在形式上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5G、VR/AR等新兴科技与出版深度融合,增加数字资源供给,完善线上平台建设,使同一内容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深入人心”。同时,在策划选题时,应着手增强图书的故事性,挖掘人物的鲜活特征。比如在一篇日记的原稿后边,可以请作者或者相关专业人员来补充关于此篇日记的写作背景之类的故事性小文章,使读者通过小故事更加深入地理解日记所对应的内容,增强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若仅在作者原稿基础上进行相关校对工作,不对其进行精心设计与编排,则难以很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配合重要节日和党员教育活动,进行精细化营销

共产党员日记的营销,一是要做到精细化,把营销的各个细节做扎实,进一步锁定目标市场,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从而达到低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亦不能完全照搬一般图书的营销策略,要打破思维定式,根据实际市场情况和读者受众分析来配置精准营销策略。二是在一些重要的节日或纪念日,如“七一建党节”“学雷锋日”“两会”等重要节日和重大时间节点上进行书籍的推广营销,通过共产党员日记推进红色文化的教育和学习。三是依托相关党员教育活动,开展共产党员日记类书籍的营销工作。如2019年全年中共中央开展的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教育活动,2021年开展的“学党史”党员教育活动等,相关活动的开展需要相关的参考资料和书籍以供党员学习,所以出版社可以据此来制订合理的营销方案,加大对共产党员日记类书籍的宣传营销力度,使共产党员日记的功用显著发挥出来。只有坚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把共产党员日记的书籍质量做优,再辅之以科学的营销策略,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显然,此类书籍追求双效的脚步也是坚定的。此外,此类图书的出版也必将为影视剧改编创作带来丰富的素材和创意。

4.讲好党员奋斗故事,推动党员日记出版走向世界

共产党员日记的译介出版,应当在尊重原作的同时,用国际友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表达传播。通过高水平的译介出版,可以使国际读者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也在为世界的发展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并不断地提出中国方案,但这些智慧和力量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必然有其生发动因和行动依据,这些也都是全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和智慧遗产。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谋求中国平稳安定的同时,也在尽最大努力帮助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抗击疫情,许多参加抗疫的党员同志写下了情真意切的抗疫日记,显然其具有特殊的出版价值。可以说,各行各业都有优秀共产党员的身影,他们擅于记录自己身边的故事,也表现出对工作负责、对生活负责、对信仰负责的态度与行动。而这些饱含人类共通情感与生活内容的题材和文字,对于不同国度的人来说,应该是可以感同身受的,是可以进行国际传播的。

合理巧妙地译介出版共产党员日记,可以使更多的国际友人正面积极关注中国共产党,真正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也有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在世界政党中的正面形象与国际威望。译介共产党员日记,要着重塑造鲜活的党员人物形象,增强共通性、故事性、趣味性,打造一批为世界读者所乐见的译介精品,推动我国的红色出版事业不断“走出去”,提升我国的国家话语传播力和亲和力。

05

结 语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余年来,涌现了无数杰出的共产党员,通过挖掘他们的日记来进一步追溯和反映他们的品格和思想,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同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党员日记的出版工作目前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仍需要不断地总结前人经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主题出版工作。对于共产党员日记的出版,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和研究,及时对共产党员日记出版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力争通过对党员日记的出版,促发更多的共产党员主动寻求精神力量和工作榜样,同时也使更多的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和思想在大众领域得到传播,同时也在国际上塑造中国共产党更加光辉的形象,树立更高的国际威望。

公众号图文有删节,完整阅读请参见《中国出版史研究》2024年第1期。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标准引文格式如下,欢迎参考引用:


金强,张子涵. 百年荣光与精神汇聚:对中国共产党党员日记出版的考察[J]//中国出版史研究,2024(1):104-117.


相关阅读

中国共产党指令型出版管理体制的起源与成长(1921—1949):基因•萌芽•雏形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朋友错过推送
欢迎星标🌟“中国出版史研究”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购刊链接丨Buy Links




 记载出版历史|探索出版规律 

邮发代号|80-142

季刊丨58元

电话|010-63458238

投稿邮箱丨chubanshi@zhbc.com.cn




中国出版史研究
立足中国出版史的理论研究和珍稀出版史料的发掘整理,以中国史上重要的出版人物(包括机构)、事件和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求真务实、以史为鉴为指导方针,探索中国出版发展规律,汲取历史出版经验,保存中国出版重要史料,为促进中国出版、繁荣出版文化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