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都算数/Every step counts——大三学姐对2024萌新说

文摘   2024-10-14 11:32   北京  


每一步都算数/

Every step counts

——大三学姐对2024萌新说



作者简介

任芳苡、来自北京,2022年9月进入航空航天大类冯如书院学习,大一下结束分流至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大二上结束转专业至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目前大三。

开 篇

学弟学妹们好,欢迎大家来到BUAA,成为北航的一份子。这次很开心接到公众号约稿,我将以我前两年大学生活经历与感受为背景,分享一些自己的感悟和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生最重要的课题便是做选择。而大学与高中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时间安排自由度的差异。在大学,时间是很自由的。早起还是晚起、上课还是旷课、听课还是自学、玩游戏还是打球、写作业还是做学工、… 有无数的选择等着你,把大学时光塑造成只属于你自己的模样。我认为这些选择都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有得必有失,只要是你在思考后做出的选择,每一步都算数。


PS:我也仅仅是一名即将步入大三的本科生,对世界与生活的理解十分浅显,不足以提供对所有朋友普适的方法论。因此,亲爱的读者,本文仅作参考。如果你有与我不同的观点,也欢迎留言讨论~



About学习

学习自然是大学时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都被升学、找工、同辈压力督促着,因此多数同学都希望几年后成绩册上有个好看的分数,或者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不过到最后,总有人的分数名列前茅,有人的分数不甚如意;有人的简历丰富多彩,有人的简历寥寥几行。要说前者和后者在个人素质上差别很大吗?我觉得不见得。那么后者是哪里没做好导致竞争力不足呢?我认为是时间安排(节奏)的问题。


大学课内课外的专业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节奏。说具体点就是,什么时间用来学习,投入多少精力学习。


在课内学习方面,我就是一个反面教材。我与很多同学一样,深受侥幸心理之害,将期末复习那几天视作救命稻草,往往想用一两天时间吃透一门课程并在考试中正常发挥。时而复习效果可圈可点,成绩还看得过去;时而复习效率低或方向不对,GPA便一落千丈。我们常常在每个学期开始前给自己立flag要好好学,但最后碍于动力不足和执行力欠佳,都没有好的效果。如此这般,如果学习能力尚可,能拿到一个中上成绩;但若学习能力未得到良好发挥,就只能在中下成绩徘徊。想要争取更好的成绩,势必要在平时投入精力专注课内,大学便不一定比高中轻松。积少成多,不糊弄每次作业,就是通往GPA3.8的捷径(笑)。


课外学习,是与实践挂钩的部分,也是与未来深造联系更紧密的部分。只靠课内的知识,远远不足以支撑自己投入学术界或工业界。在北航这个帝都理工985,你会发现大家都很能卷,尤其课外。哪个竞赛又拿了特等奖、哪个论文又发了子刊、哪个大公司又给了实习offer …… 这些“新闻”会不断给我们带来peer pressure。但是我想说,走好自己的路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最值得体验的。人们总以为自己没选的那条路上铺满了鲜花,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错觉。


在我的认知里,很多同学的大学学习似乎都有着“迷茫、不知所措、不适应”->“找到自己的节奏”->“适应自己的节奏并越来越顺”的过程。但这已经是最简洁的一种描述了。对于我个人来说,也许永远都在寻找自己节奏的路上,而“越来越顺”更是只存在于话语中。所以,亲爱的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可能有迷茫、困惑、焦虑、不安、无奈,但这都将成为过去式,不必纠结也不必苦恼,要永远相信自己。




About专业选择


这一部分虽命名为专业选择,但我想分享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如何选择毕业证上专业那一栏的几个字,更多的是选择未来工作中每天在做什么、目标是什么。


在北航以大类招生为主的背景下,相信很多准大一同学现在已经在思考大类分流的问题了,或迷茫或焦虑,害怕选择的学院与专业框住自己,导致未来的研究方向不符市场、不合心意。但我想说,框住你的永远只会是你自己。在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工作阶段,你都有无数次机会能够向你心仪的研究方向靠拢,转专业、做副业、跳槽、转行都是你的强力帮手与助推剂。显示在专业选择网站界面上的学院专业名称,仅仅决定着你的培养方案,绝不能代替你选择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内容。何时靠近梦想都不晚,何况是在北航这个优秀的基础平台上。


因此,本科生所要做的,就是广泛涉猎。趁年轻多尝试,必修课、选修课、网络资源、大小竞赛、实习实践都是你认清最适合你的研究方向的脚踏板。发掘喜爱与擅长,并加以平衡,是一生的课题。有人读完研对方向不满意,跨考读博;有人已入职多年,却为志向转行从头做起。对于多数同学,大一一年自然是不够的,又有什么要紧?把目光发长远,方向盘握在自己手中,条条大路通罗马。


看了简介,大家可能会对我的转专业经历感兴趣。我从大一入学前便有想转入信类偏软件方向相关专业的想法,因此大一一年都在不断了解相关学校政策及学长学姐转专业经验,在综合考量后决定在大二上结束申请转入3系。大一结束分流进入7系机器人工程专业也是为了与3系有更高的课程重合度。大二上学期退掉了原专业的几门课去选了3系的课,一学期的跨校区上课、也是很独特的经历。


当然,进入了3系远远不代表我完成了专业选择。对于我的研究方向,我还在不断探索中,希望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找到属于我的志向。





About个人生活


步入大学,大家一定都很期待一种与高中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吧!在大学,诚如前文所说,时间安排会更自由,所以与中学的“事情来找我”相比,大学更多的是“我来找事做”。大学不只有学习,毕竟如果只有学习,人生该多么单调啊!所以,闲暇时间的课余生活值得大家格外关注哦。背靠北京这座大都市,大家可以尽情去发掘兴趣、培养爱好,什么时候都不晚。

当然,北航也通过各种社团活动、文体项目为大家提供了许多丰富生活的机会,大家千万不要放过它们!不过过度参与这些活动也会让自己陷入学工的ddl漩涡中喘不过气,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做取舍,把对自己意义不大的岗位让出,只留下少部分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


同时,社交也是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做什么,其次便是与谁同行。大学校园中可能会有和社会一样很明显的关系网和“圈子”文化,大家看淡就好。与喜欢的人交心、远离相处不合的人是第一准则。人是社会动物,社交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倾听、满足分享欲,而不是负担~





结语

感谢花费时间与精力读到这里的你。以上只是一名准大三同学的即兴有感而发,如果能启发到你,那是我莫大的荣幸!这篇分享到这里快要结束了,最后希望大家都有一段回忆起来觉得美好的大学时光。Every step counts!



教师点评


本学期的“学长学姐对2024萌新们说”系列的作者不限于大二的学长学姐,还包括大三乃至目前应该读研的学长的分享。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希望萌新们对大学生活的认知能够有更多的纬度。


本文中,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自己对大学的学习、生活的理解。与绝大部分大一专业分流后就确定专业方向的同学不同,芳苡在大二进入专业学院后又转了专业。事实上,公众号推文中分享自己转专业经历的学长学姐还真不少,转专业的阶段也各不相同:大二上学期、大二下学期、考研/保研时,甚至本科阶段两次转专业,“何时靠近梦想都不晚,何况是在北航这个优秀的基础平台上。”同时,这些学长学姐们并不是“人云亦云”“为转而转”,而是在自己认知+全面了解转入专业的情况的前提下,通过积极努力达成了目标。这一切都是为了告诉萌新们:大学是有很多种可能性的,要靠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积极行动去争取!








- END -

排版|张乃月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大二数院学长对2024萌新们说

去经历、去选择,你的大学也会很精彩-大二航空学姐对2024萌新说

明确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信息类大二学长对2024萌新们说

敢于尝试,找到人生的主旋律——大三可靠性学姐对2024萌新们说

广泛探索,定义自己的节奏-大二强基学长对2024萌新们说

对学习认真踏实,对生活热情阳光——大二学长对萌新说

寻找自己的那页规划-北航大二宇航学长对2024萌新们说

学习生活与学生工作该如何平衡?——大二学长对2024萌新的心里话

探索自我,拥抱新的可能——大二学姐对2024萌新说

我在北航这样度过了充实的大学生活——2017-2023届北航学长学姐本科生涯回顾集锦

大学生学业与生涯规划2008
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咨询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