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阳光在周五下午从西边透过窗户洒在主楼403教室的桌面时,《本科生学业规划》课程就在这里开启了北航学子们关于大学学习生活的反思与交流、怅惘与欣喜、规划与行动。
来自北航学院信息大类和文科大类、生医学院、北京学院的28名同学组成了复兴号动车组、风雨无组、不要指望我们组、当家做组、我的未来我做组5个活力创意小组,的用年轻的心灵一起探讨人生、聊及梦想、规划未来、分享学习。他们眼中闪烁着对未来无限好奇的光芒,他们的发言分享中,不仅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也有对自我成长的自信和期待,更有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与执着……
「READING」
认识自己 大步向前
潘理安-士谔书院
伴随着金黄的落叶,本科生学业规划的最后一节课悄然而至。这最后一课让我充满了不舍,而最后一课的课程内容却又让我有着压抑不住的惊喜。同学们都带着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步入教室,既是向这门课程的告别,又是给其他同学送上最真挚的祝福与期望。
教室中的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瞥向后面桌上的一张张扑克牌,欣喜地分享自己收到的礼物。除此之外,我还很有幸地被推举为最佳组员,获得了来自丁丁老师的额外礼物。最后一课的礼物,让这堂课变得情意浓浓,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最美好最难忘的回忆。
遥想军训选课的时候,初入大学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的我,幸运地在选课系统中发现了本科生学业规划这门课程,抱着清晰自己大学的路的想法,我毫不犹豫地报选了本科生学业规划。如今我仍然庆幸我的选择,这给我的大学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裨益。
从第一节课分组开始,我们收获了初步的友谊,MBIT的性格测试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对霍兰德职业兴趣的学习让我们对未来的选择不再迷茫。慢慢的,我们不再为未来而焦虑,慢慢的,我们开始享受起了本科生学业规划的课堂。
人生何其漫长,何其瑰丽,在我们前方的是无数个分岔路口,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毅然决然,还是认识自己的性格,依照性格去选择合适的职业,亦或是评判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长处去谋求能胜任的工作。无论我们如何选择,我们都要深度剖析自己,这或许就是这门课要教给我们的,真正认识自己,我们才能大步向前。
告别亦是开始
白宇翔-士谔书院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在大学的前两个月已经悄然流逝。初入北航的我,也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学习生活节奏,以及每周五下午与朋友们共同参与的本科生学业规划课程。然而,随着第十周期中的到来,这门课程业已临近尾声。
那是一个深秋的晴朗午后,阳光温暖地洒在身上。我怀着期待走向学业规划课程的教室,一进门便感受到了如同节日般的温馨氛围。我放慢了脚步,缓缓走向教室的最后一排——那里摆放着同学们精心准备的互换礼物。丁丁老师为每件礼物附上了一张扑克牌作为标记。同学们带着好奇和兴奋的心情,开始交流讨论。这些礼物不仅精致小巧,而且独具匠心,附带的寄语充满祝福,温暖人心。我则带来了自己亲手种植的小葫芦和种子纸,希望同学们能够茁壮成长,收获成就,永远保持生命的坚韧和生活的快乐。
从小到大,我习惯了沿循明确的道路前行。而当我成年即将步入大学之时,我意识到自己对未来的目标不够明确,也不能勇敢坚定地迈出选择的脚步。于是我报名了“本科生学业规划”这门课程。在第一节课上同学们进行了分组。我有幸担任小组长,经过讨论,我们确定了组名为“我的未来我做组”。这反应了我们组员对自己的共同期待。
随着老师对课程内容的总结,以及同学们对精彩环节的回顾,先前每一次课程的记忆变得愈发清晰,仿佛就在眼前。我回想起参加辩论赛的时刻:场上气氛紧张激烈,同学们提出的观点引人深思,反驳的辩论犀利有力。尽管自己因为过度紧张而表现不佳,我依然从中获得了一段宝贵的经历,并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我也想起了与组员从陌生到熟悉,从青涩到相知的过程。我们的讨论变得越来越热烈,合作越来越默契。在我们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2024年秋季学期的“本科生学业规划”课程也宣告结束。在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互相告别之后,我带着一丝感伤离开了教室。外面天色已晚,我也坚定地踏上了归途。或许我还没有完全理解生涯规划的全部含义,我的人生道路也尚未完全清晰。但我知道,当我未来再次面临人生的岔路口时,我会用科学的方法向内挖掘,向外探索,不断调整把自己置身于世间最恰当的位置。更重要的是,不必犹豫,不必踟蹰,永远勇敢地向前迈步。
人生海海,素履之往
李佳洁-知行书院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在这个满是风与叶的季节,我们相遇,相识,相伴。
初入大学,是“忙”的,忙得毫无头绪;是“盲”的,盲得随波逐流;是“茫”的,茫得不知方向。常常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课,一个人课。学校很大,人很多,世界很喧闹,我淹没于茫茫人海中。那段时间,感觉自己就像无根的浮萍,在这座人人向往的大城市里,我不到自己的归属感,我只是这座城市的过客罢了。
人来人往间,车水马龙,我将前往何处?我不知道。幸运的是,我寻到了我的柳暗花明。在选课结束的前一天,偶然问,我点开了北航学院公众号一篇关于通识课程的推送。怀揣着期待,我点击鼠标,在选课系统里选择了周五下午8-9节由老师授课的本科生学业规划。
班上,同学们来自不同省份不同书院。由一开始的陌生到后来的熟悉,大家是同学,更是朋友。
深思熟虑,执笔写下自己最成功的7件事,判断的标准或是成绩奖项,亦或是爱好习惯。当真正写下来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成功对于个人来说,或许不需要太多世俗化功利化的定义,各人有各的理解,各人有各的欢喜。
志同道合,共同想出小组名称—“风雨无组。风雨无组,风雨无阻。一个“组”,是小组,组员团结合作,互帮互助;一个“阻”,是无阻,不畏风雨,勇往直前。
辩证思考,激情辩论博士学长对于职业的选择。正反双方各抒己见,每位辩手都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场辩论,让我们不禁去思考,在面对自己意愿和他人建议时,个人又该如何抉择职业。
课上,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向内探索,发掘自我,自测MBTI人格,学习并运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模型,分享案例阅读感想。我们还向外探索,增进认知,,选择自己理想职业,了解生涯成功公式,分析职业决策的影响因素,了解各种职业的基本从业要求及任职要求。
“在下一节课上课前,同学们要准备一份送给班上某位随机抽取礼物同学的小礼物记一段话哦。”在第9周周五临近下课时,丁丁老师的这句话话令我意料。是因为作业形式的特殊意义,更是因为本科生学业规划课程即将结课。我没想到,时间流逝竟是如此之快。在不经意间,时间的步伐已经走过近两个月。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事情,拥有过太多情绪。不知不觉,比起刚入学几周的状态,我已经改变了很多,适应了些许。
关于准备小礼物 我想了很多。一个信封,一颗星星,一张银杏叶,一张染卡,一段话语。信封,是时光深处的来信;星星,是就算身处黑夜也会有星辰闪烁;银杏叶,是秋叶虽落仍可拾忆秋韵;染卡话语,是真心地祝愿未来可期。满载着真情,每一位同学都为彼此用心地准备了一份小礼物,或是贺卡,或是鲜花,或是明信片,或是书本,等等。礼物虽小,却是珍贵,满含着对未来的祝福。
赠送礼物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课堂环节之一。身处这个人来人往的快节奏社会,每个人都在备裹挟着匆匆向前,却很少能够慢下来去好好地欣赏路边的花,天上的云,夜里的月。所以,沉下心来去花时间准备一份礼物,在今天显得如此特殊与宝贵。这礼物,连接起了两个人的友谊,它是岁月留给彼此的美好。我想,多年以后,当我们再次回首这段时光时,依旧会感受到当时的欢喜,心里仍然会泛起几丝暖意。
“在成长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经历痛,受了苦,知道自己低估了世界,它不单纯,它很复杂;它不温柔,它满是荆棘。黑夜是它,寒冬也是它。但这又有什么关系?”是啊,就算世界不再友好,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依旧是我,只是成长了,只是一点点地褪去了青涩的稚嫩。命运给予了我们如此丰厚的时间去抵抗,去收获,去成为自己。在这个风华正茂的年纪,我们还拥有着梦想的权利。所以,不要怕,不要难过,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有梦想。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山一程,水一程,未来有风有雨,但终是光亮。愿你我不虚此行,抵达向往的远方。
编辑丨孙菡
相关推文链接:
生活美好,壮阔无涯——2024年秋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结课有感
金秋送爽,风帆高昂;秋梦启航,职绘新章-记本科生职业规划的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