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案例:从准飞行器设计师到投资界新秀-一位985工科硕士的生涯规划

文摘   教育培训   2025-01-08 20:33   北京  



一位985高校工科硕士的职业生涯规划





1

引子

    小X是一名985工科院校的研二学生,2020年25岁硕士毕业踏入职场时进入了一家金融投资机构。

    小X从小就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品学兼优、家长们口中称赞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高中毕业考入H大时更被期待未来成为一位飞机总师、国之栋梁;也有人说小X从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小时候逃课、早恋、欺负同学,长大了“不务正业”,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其实小X也时常茫然无助,不知道路在何方。不过,经过5年半的探索、实践,小X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已经相当明确了:不是专业对口的飞行器设计,而是与之大相径庭的资本分析领域的专业人士!下面请了解他大学以来在学业规划和生涯发展领域的探索、实践过程,相信对在校的同学们、尤其是对专业迷茫的同学们有启发。

2

“有面儿”

    出身在北方边远小城的小X在高考结束后完全没有职业规划,稀里糊涂的选了H大的王牌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原因竟然是觉得这个名字听着就很高大上、说出来有面儿!后来他发现:本科学机械制图时流的泪都是当年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专业选得好、天天像高考,空间想象力差的他每学期都被虐的死去活来。但好在小X自尊心强、也不乏坚持的毅力,大三时顺利取得了保研资格。其实在选择研究生方向时小X非常纠结苦恼:明明知道自己对本专业没有兴趣、又不愿意跳出舒适圈尝试放弃保研资格去考研,被清华航院拒之门外后选择依然留在H大本专业读研。

3

转机

    大四的他加入学长的创业项目做STEAM教育,所在团队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创青春创业大赛金奖。这一年的创业经历对小X很重要,因为之前他只知道读书考试,偶尔参加一些校园活动,生活始终没有离开学校的象牙塔。但这一次小X真正走出了校门,面对真实的市场环境并且学会处理社会中人际交往的复杂关系,小X发现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世界。比起在实验室做做实验、搞搞数据、写写文章,外面的世界似乎更让他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带着对其他领域的好奇,小X不断地探索。研一时,他似乎发现了自己心之所向、梦寐以求想做的职业—证券分析师。本科辅修过工商管理二学位的他找到了经管学院的师兄,通过师兄介绍进入了券商研究所实习,更重要的是了解到和君商学院并成为其中一员。过去的一年小X如饥似渴地学习,在学校帮着导师做项目,在军工领域新财富前三名的券商都有小X的实习经历,考了证券从业、基金从业和CPA(会计、财管和经济法)。过程很辛苦但他乐在其中。

  就在小X信心满满觉得成为一名证券分析师尽在掌握之中的时候,市场的变化给了他当头一棒。新财富的取消似乎对这个行业进行了一次洗牌,加之市场行情急转直下使得券商纷纷降薪裁员,市场上哀鸿遍野,又是一年史上最难就业年,尤其是对想从事金融行业的同学。小X觉得是时候放慢脚步停下来想一想,未来3年,5年,10年,20年他自己到底想要从事一份什么样的工作了。

4

思考

    其实小X觉得做职业规划和做投资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要做尽职调查,先从个人角度来分析:你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你的学历、你的性格、你过往的经历等等综合形成了你的核心竞争力,搞明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你想要什么,包括物质层面的要求和精神方面的追求,这时就要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分析了:你想从事的行业在哪个周期?早期、成长、成熟or衰退,进入这个行业有哪些壁垒,未来发展可能性有哪些等等,最后分析你的综合能力和你想从事的职业是否匹配,如果有落差的话在哪里,怎么弥补,难度大不大。概括核心要义为一句话:做你大概率会成功的事。是不是和投资很像。

    那么小X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呢?小X的长远目标是成为一名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他希望自己在资本运作、产业分析、组织管理三个领域都能进入前20%。小X知道这是一个特别难实现的目标,所以需要将其拆成好多小目标逐个击破。结合自己的过往经历,小X觉得应该在年轻尤其是上学的时候多多读书,好好把握短暂且高效的学习时光,争取在毕业前考完CPA,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就是提升自己价值的最好时间。

    小X希望毕业后的第一份是工作做一个买方的行业分析师(投资助理),尽管小X最近一年都是在卖方实习,但卖方本质上是服务买方的,通过实习小X对买方和卖方的研究思路和方式有过认真的思考,发现自己更喜欢买方的投资逻辑。原因有以下三点:

    卖方的投资逻辑在小X看来是不完整的,最关键的核心原因是卖方不会为自己的推荐行为而买单。券商的研究报告95%都是在推荐一只股票,他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买,但永远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要卖,这是片面的、单边的投资建议,做投资决策时我们看重收益,但更关心投资风险,也就是安全边际。

    卖方的很多工作都流于形式,尤其在新财富评选没有取消之前,有多少卖方的分析师为了拉票而费尽心机的讨好基金经理,过多精力花在这上面研究深度必然会受到影响,当然新财富的高薪也是卖方分析师玩命干活的动力源泉,不可否认过去十几年新财富的评选还是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券商研究所的发展。

    买方的研究思路和投资逻辑更接近实战。卖方的工作负荷大,但心里压力相对较小,更多的是身体上的劳累,买方工作负荷也比较大,但更多的是承受股价下跌还是上涨的心里压力。对小X个人而言,他更喜欢深度的价值挖掘和投资,比较厌倦卖方那一套吹捧、溜须拍马的做事风格。

    但小X认为 “做卖方”自己也有优势:知名度高的卖方其掌握的资源是远胜于一些小的私募甚至一些公募基金的。利用信息不对称在二级市场上获取超额收益是一种手段,注意这里的意思并不是指内幕交易,而是用合法的手段先于市场掌握信息,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普遍存在的。此外,广受市场认可的卖方分析师还有一个神奇的本领,就是通过他的忽悠让市场相信一个本来市值50亿的公司可以涨到200亿。影响力是一个卖方明星分析师的核心竞争力,一定程度上他具有了市场定价权。这样的例子在2015年牛市的时候数不胜数,有些军工股那时通过炒作资产注入的预期PE涨到200以上、现在早已跌的一塌糊涂,这种割韭菜方式挣得快钱不是小X欣赏的。

    通过对自我的剖析,小X觉得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相比于其他方面的能力而言更具有优势。选择的职业道路也比较符合个人的性格特点。

个人性格分析报告

5

尾声

    所以毕业后小X想在“买方”沉淀3-5年的时间、搭建自己的产业链分析框架,继续提高自己做投资时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有机会拓宽自己的人脉圈。当然,选一个发展前景好的公司去做管培生或者进大公司的战投部也是小X毕业后的选项之一。小X觉得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不确定性,这也是它美丽迷人的根源所在。所以只要我们对大方向自己心里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条条大路通罗马。小X目前最希望的是自己能在35岁以后做一级市场风险投资的领导者,45岁以后做整合各类资源的管理领袖。当然,小X也可能会在前行的过程中审时度势的改变自己的航向,通过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和自我情况,尽力做好准备抓住掉落在身边的每一个机会。

    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可忽略眼前的工作。小X懂得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一个不懂资本市场的飞行器设计师不是一个优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小X要继续潜心修炼,心怀感恩,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

教师点评

    本人结缘北航33个年头中,认识的第一志愿进入北航王牌专业当初高考报志愿的原因竟然是“觉得这个名字听着就很高大上、说出来有面儿”的本科同学少说有近千人吧,知道的此类人群人数得至少再乘以5!其中不少人都与小X类似:“本科学机械制图时流的泪都是当年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一些原本想进入计算机或者金融等热门专业、后来被调剂到航空航天专业的同学——这类同学的人数得在前面第二个数字上再乘以N(N至少大于2)。看到“空间想象力差的TA每学期都被虐的死去活来”,我心想“这不就是在说1987年上大二的我嘛~”……那时候,受这个虐者大可不必进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进入8系(现在的经管学院)也得受啊:管理工程专业的我们,画法几何、机械制图、机械零件设计、三大力学、电子工程系、发动机原理与飞行器设计、……一门也没落下!整整三年都在理工科的海洋中(学)游泳。(相比而言,现在经管学院的同学们太幸福了啊~)

    从小X介绍的情况看,他的职业兴趣倾向较为显著:IEC型(下文有具体分析说明)。系统学习过生涯发展理论的同学应该都知道: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开发职业兴趣六角型模型中,将个人的职业兴趣分为六种类型(见下图),分别是I型(研究/调研型,喜欢逻辑推理、善于提炼概念),A型(艺术/创意型,想象力丰富,喜欢特立独行),S型(社会/社交型,乐群随和、)喜欢以人为对象的活动,E型(企业/经营型,支配欲和冒险性较强,喜欢影响、管理他人/环境),C型(事务/常规型,对数字敏感,喜欢高度有序的工作),R型(现实/实践型,方向感/空间感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大学专业已有初步了解者就知道了:与飞行器设计专业提供的专业环境特别适合职业兴趣为IR/RI型者,而小X同学的职业兴趣倾向较强的类型分别为I、C、E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首先是职业兴趣与专业的匹配;这是“扬长避短”的前提,也是个人事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条件。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多次在采访中强调:“我告诉学生,你们在大学唯一的任务,就是要发现你们最擅长的是什么,最感兴趣的是哪个方向。”其实就是提醒同学们澄清自己的职业兴趣。

霍兰德的职业六角型模型

    根据霍兰德的职业兴趣模型分析小X的职业兴趣,倾向较为显著分别是:I型,主要表现为善于思考、通篇的内容都透着“逻辑”;E型,主要表现有 “小时候早恋、欺负同学”,很强的成就欲、大四主动参与创业;C型,主要表现是先后考了证券从业、基金从业和CPA并乐在其中。霍兰德认为,职业环境也分为这六种类型;所谓“职业兴趣”匹配,就是指个人的职业兴趣与职业/职场环境所对应的类型是吻合的。小X同学IEC型的职业兴趣组合与他目前选择的行业是相当匹配的。(参考公众号我该怎样选专业?——大类招生背景下的本科专业选择困惑文科生适合哪些专业?——四析职业兴趣与所学专业的配适

    很多同学会说:我高考后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报的专业啊!确实,95后的家长们,很多都很民主、报志愿时尊重孩子的意愿;然而,开展生涯教育的13年来、越来越确认:同学们高中阶段的“兴趣”,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职业兴趣!一位大学同学儿子前年高考报志愿、早早选定了生物工程专业,说“至于最终报考哪所学校、就看高考中的发挥了”。而他选择专业的依据是这样的:初中时他很喜欢天文学;后来,读了很多文章,觉得天文学未来几十年不太可能做出特别大的专业成就、有点儿迟疑了,高一正好遇到了一位非常棒的生物老师、从而“了解到生物工程是很有前途的”、很快就认定这个专业了。(参照公众号高考志愿填报中常见误区辨析

    这个版本是否似曾相识呢?我们有多少根据“兴趣”专业的同学与此相类?从专业的角度分析,这其实是“成就感(/价值观)”在起作用。

    我们再看小X同学的价值观:他强调“做你大概率会成功的事”,对“成功”有很强的渴望;最终希望“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

    学业规划/生涯规划课(/教材)上,教师介绍了生涯发展领域内贡献颇丰的著名学者D.舒伯博士通过对职业价值的内在结构及职业价值观因子研究,开发的《工作价值观量表》将具体的15个因子归纳为三个维度(具体见附表),分别是:

    1)内在价值维度,指与职业本身性质有关的因素,即工作本身的一些特征。它包括7个因子——智力激发、利他主义、创造发明、独立自主、美的追求、成就满足、管理权力;

    2)外在价值维度,指与工作内容无关的外部因素,即工作的环境。它包括4个因子——工作环境、同事关系、上司关系、多样变化;

    3)外在报酬维度,指在职业活动中能获得的因素。它包括4个因子——声望地位、安全稳定、经济报酬、生活方式。

    从小X的经历可以看到:他对成就满足、管理权力、多样变化、声望地位、经济报酬等项目有较为强烈的追求,这与他选定的职业发展领域也是相当吻合的。(参照公众推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后会去做什么?——浅析价值观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上述两条(职业兴趣、价值观)其实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最为重要的因素。这里并没有涉及课堂中同学们特别感兴趣的“人格类型”:我们强调,人格类型其实无法决定人们的职业兴趣,只能影响人们从事一项职业的方式而已,这里就不做详细讨论了(参照公众号推文寒假精选(4):人格类型能决定职业选择吗?——MBTI人格类型与职业的关系)。接下来,实施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涉及到与岗位的对接了。

    小X长远目标是成为一名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希望自己在资本运作、产业分析、组织管理三个领域都能进入前20%;目前“最希望的是自己能在35岁以后做一级市场风险投资的领导者,45岁以后做整合各类资源的管理领袖。”为此,他计划毕业后“在买方沉淀3-5年的时间,搭建自己的产业链分析框架,继续提高自己做投资时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有机会拓宽自己的人脉圈,甚至通过认识上市公司的高管介绍进入某个公司的管理层。”“选一个发展前景好的公司去做管培生或者进大公司的战投部也是小X毕业后的选项之一。”

    鉴于小X已经在军工领域新财富前三名的券商都有了实习经历,并且考了证券从业、基金从业和CPA(会计、财管和经济法),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入门的基本条件。接下来的重点难关是选择入职的公司。这一环节的关键因素是外资资源的发掘与使用。

    生涯规划课中介绍了:个体的职业发展资源分可以分为素质和资源两大类,前面分析的主要是小X的“素质”(其实就是内在资源)。外部资源是个体职业发展资源的另一重要组成,其中包括个人的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对于经济尚未独立的在校大学生,个人的经济条件几乎不必考虑;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及家族成员的人脉资源等组成;除了这两项,大学生大学求职应重点开发“社会关系”、即以自身为主体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包括幼儿园以来各个阶段(保持良好关系)的同学、老师、社团伙伴、校友、实习期间认识的同事、……。(参照公众推文我的智商没有牛顿高,那又怎么样?——职业发展个体资源分析

    小X本科期间参加工商二学位学习,有过三段实习、大四创业、参加和君商学院、……有着较为广泛的社会关系和较好的人脉基础,对他求职应该很有帮助。接下来的一年,他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继续关注证券业的发展变化、运用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争取与业内资深人士交流,以验证自己的专业能力。由于“专业不对口”,结识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与发展意愿的“职场贵人”很重要。小X分别考虑行业(如中航投资等)和专业(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两个入口。前者的优势是北航本硕专业基础+证券业知识储备,劣势是门框较窄、将来发展也有一定的局限;后者的优势是求职单位众多、未来发展的选择性广泛,劣势为“专业不对口”、需要更强的人脉背书。

    好在小X“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不确定性”,认为这“是它美丽迷人的根源所在”:只要我们对大方向自己心里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小X也不排斥“在前行的过程中审时度势的改变自己的航向,通过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和自我情况,尽力做好准备抓住掉落在身边的每一个机会”。

    有了这样的认知,加上小X一贯的勤奋,我对小X未来的发展充满乐观!

相关文章链接

我获得了年薪28万的offer,才发现需要做职业生涯规划了

从高考“盲报”工科专业到跨考五道口金融硕士——兼谈本科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

从北航经管本科到清华经管直博生:兼谈清北保研夏令营攻略

从北航机械工程学院到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 ——理工男的另类留学申请经历

十年以后,我会在哪里?——大学时期的思考,兼谈考研调剂

及时重磅推文:考研调剂——总有些生涯它不按规划走啊

研究生退学跨专业申请到康奈尔大学攻读数据挖掘——一位北航经管女生的独特经历

北京-奥斯汀-波士顿-西雅图——我职业生涯中的8年

我在北航这样度过了充实的大学生活——2017-2023届北航学长学姐本科生涯回顾集锦




大学生学业与业生涯规划2008 

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咨询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我都认真当做喜欢

编辑/子晗


大学生学业与生涯规划2008
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咨询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