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人物访谈】想去哪儿?该去哪儿?能去哪儿?-对北航飞行器设计专业马超学长的采访

文摘   教育   2024-12-09 20:43   广东  


简介

1


Introduction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每位同学都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生涯人物访谈,我们可以从过来人那里获得第一手的行业信息和个人生涯成长经验,帮助我们更好地将自身能力兴趣与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同频共振。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运载火箭民营企业零壹空间集团的总裁兼CTO马超学长,通过采访马总、倾听马总的生涯故事,进一步加深了对航天行业的了解与个人职业发展的思考。


 Introduction

参访者:梁炫烨、李博琳、马力、舒世灏(均为北航航空航天专业在读硕博生)





1

 以您工作以来的经历反过头看,您认为硕博期间哪些经历或决定是最关键的,又有哪些是就业后意识到当初可以做的更好的遗憾呢?

我本硕博都是在北航飞行器设计专业就读的,毕业后入职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工作了7年离职参与创业;整个硕博期间到进入职场,研究领域都比较聚焦。我当时的规划就是毕业后从事航空航天相关领域,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围绕这个规划,硕博期间聚焦航空航天领域获取了很多的知识与信息,整合到自己的能力中去,同时加强能力上的闭环锻炼,这些经历对我后续工作、包括创业都很有帮助。

要说遗憾,就是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硕博期间一些工程能力的实践、团队协作和领导力的锻炼同样是很重要的,如果有机会应当积极实践:硕博期间可以在课题组团队争取发挥领导作用,把握机会到甲方单位去学习;毕业后无论入职国企、民营企业或是创业,这些能力都非常重要。





2

您硕博期间与毕业后工作的专业方向跨度大吗?遇到过哪些困难?您是如何应对的呢?您是否能提醒我们那些对于未来发展影响比较大、但在学校期间容易被忽视的方面?

对于专业跨度,我认为不用太在意;很多时候专业跨度不是自己决定的,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总体来讲,我硕博期间专业属于航空、工作属于航天,但二者有结合。现在创业作为领导者,专业上肯定会有跨度,也必然面临挑战;我建议在职业生涯初期尽量选择有一定跨度,在同一行业领域内工作就可以。其实只要航空航天领域内,你必然能够学有所用,硕博期间建立的学习能力能够推进你的发展,有机会去掌握所谓跨度大的领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路径。第二方面,结合第一个问题、需要锻炼作为工程负责人或团队负责人的能力,因为硕博期间更多可能关注毕业或发论文、这一点比较容易被忽视;实际上研究的价值可以通过在团队中担任领导角色,带领团队让你的研究做好,需要积极地争取这方面的机会。到了职业生涯后期、一定会需要领导能力及工程组织能力,航空航天都是大系统工程、硕博期间就要抓住工程实践的机会。





3

您认为国营航天与民营航天企业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分别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因为我是最早从事民用航天的,从国营航天出来从事民营航天将近10年了。从目前看,民营航天的发展还是比较快、也比较规范。从担任的角色上讲,行业内的共识是两者是有益的互补,民营航天通过发挥民营企业的机制使我国的航天事业能够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新兴行业的发展上是能够体现出来的。但是谈到创新力的真正释放、颠覆式创新技术与工程化的尝试,目前在民营航天还是比较大的挑战。现在国有与民营航天相互补充,共同推进整个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民营企业在其中主要负责早期验证及新技术的应用,最后国营航天进行工程化实现,有一个演化的过程。第二个从军民融合的角度、也是一个有益补充。航天几大院所主营业务还是国防,商业航天企业做好有益的补充、做好这个总体单位的第二供方的第一选择,使得我们的装备能够用得起、用得好,民营企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4

我们了解到零壹空间汇聚了大批优秀人才,不仅包括了机械、控制专业,还有算法、软件方向,这些不同方向的技术人员在贵公司是以怎样的比例存在呢?我的专业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在贵公司的体系中是否有人才需求呢?在体制内研究所的就业前景如何呢?

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人才需求正在逐年增加。虽然传统航天产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并不大,近年来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就是所谓的“航天+”。新概念把传统航天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相比于机械、控制和总体设计,人工智能的需求还比较低,但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目前我们公司对该岗位的需求不是很多,不过在大型的院所中都会有创新院、会有这个专业需求的;具体的方向还需要有针对性地交流,以便更好地开展自我规划。





5

如果读研期间想去贵公司实习,如何申请?宇航学院轨道仿真与计算机视觉专业的同学在实习中分别会担任怎样的角色呢?

我们公司的实习岗位通过公众号上的人力资源就可以申请。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做运载工具;你提到的两个专业,轨道仿真可能更适合卫星方向的院所,计算机视觉、AI方向我们公司目前还在探索,可能需要更具体的能力分工。





6

可否了解是什么推动您有勇气离开研究所这么稳定的工作去创业呢?

离开研究所开展创业时,我认为在航空航天行业前景如此好的形势下,加上北航毕业生的身份,工作稳定性毋须担心。当时是基于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行业认识下做出了理性决定,谈不上多大的勇气:我们认为正是这个行业的窗口期,虽然创业会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其实无论创业与否,职业生涯中都将面对挑战、迎战困难。





7

您的其他同学目前工作现状如何,针对您们之间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您对我们有哪些提醒?

我的同学们目前发展得都挺好、在各自领域内出了很好的成绩,大都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基本上有几种路径:在传统院所就职的同辈,有在技术线上发展的,也有在系统工程组织中担任领导的,另一个路径是从国有企业跳出来加入到成熟的民营企业。目前航空航天大的行业发展形势很好,所以这些路径都不错。

对各位的提醒,主要还是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中个体需求与价值实现之间的匹配。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再就是要有强烈的目标感:无论选择哪条发展路径,一定要先制定目标,对自己的目标要有高效的执行力及自我加压、自我驱动。





8

创业期间您和团队应该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可否请您讲讲其中一些困难是怎样度过的?

创业期间确实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不同时期问题也不同。创业初期的挑战是人(团队)和资金:一步步完成里程碑,获得投资人的支持,这是创业团队普遍会遇到的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围绕目标、脚踏实地,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一个一个去与优秀的人才或投资人沟通,马不停蹄、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完成,定下里程碑、节点,制订一步一步的小目标,每一步都如期实现就可以说服投资人“这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团队“-这也是北航人务实的特质,很适合在商业航天领域创业。





9

对于前来应聘的硕士毕业生,贵公司比较看重他的科研能力还是工程能力呢?更欣赏发过相关领域科研论文还是有过对口实习经历的人才呢?

我们公司比较在意能够将概念产品化的能力及产品定义的能力,因为公司的产品终究还是要面向市场的,因此更倾向于工程能力强的人才。实际上科研分为很多阶段,我们的工作需要科研能力为基础,但更重要的还是产品化能力,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是如此:更加欣赏面向工程、有定义产品的想法、去创造高性价比产品能力的同学,也希望同学们就读期间注意培养这方面的意识与能力。





10

根据应届毕业生在您公司的表现情况,您认为他们在刚步入工作时主要存在哪些优点与不足?

作为民营企业,我们希望吸引优秀的毕业生来、就是要发挥他的优势。只要能进入公司,一般他都能满足前面我讲的学习能力、空杯心态、想在公司奋斗等标准。接下来就看在公司成长的速度,是否能够承担一些挑战,在并不熟悉的一些领域努力快速地学习、把事儿做成,要看到成果:这一点往往会体现出差别。刚入职的时候,目标都应该是为公司创造价值,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有些毕业生说“我算得很快,设计的能力很强“,但你是否清楚客户想要什么,知不知道如何解决产品设计当中的问题,是不是能把项目做好、按期交付,能否能把成本做低?要说不足,普遍都有这方面的不足:就是达成自身目标与跟公司目标的匹配,拿到结果的狼性。





11

您对应届毕业生有什么期望,他们在公司的团队中将主要从事什么样的岗位、担任怎样的角色?

我们招收应届毕业生的标准,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和心态。首先要有空杯心态、要有学习的心态,第二个就是渴望成长、渴望锻炼自己、渴望发展的心态。具体的专业,其实只要有一定关联、有一定的跨度都可以。对于我们民营企业,一专多能、一专多岗的情况比较多,希望员工随时有能力应对不同角色。这不仅是锻炼也是挑战。当然还有的一点:对公司的认可、对行业的热爱,想在公司成长、想在公司战斗。



采访体会


1

马总的采访让我们受益匪浅,马总的教诲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关于专业跨度方向的担忧,在课题组题进行课题或项目时,我们可能更多地需要有意识地注意培养自己的团队写作能力和领导力,这在日后的工作中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更让我印象深刻的马总对于创业行为的理性分析,给我很大启发,有时候人生的决策正需要更系统的分析。

                                                 ——宇航学院博士四年级研究生 梁炫烨

2

很荣幸有这样一次机会聆听马总求学-就业-创业的故事,我既钦佩于学长每个抉择的思考与远见,又被他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与努力所鼓舞,也加深了我对航天行业的了解和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思考。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一年级博士生 李博琳

3

采访中,马总从一个从业者的角度为大家讲解了民营航天与国营航天的互补关系吗,并通过自己的求学到就业再到创业的丰富人生经历,为我们的生涯职业规划开拓了思路、加深了理解。

                                                   ——宇航学院硕士二年级研究生 马力

4

在这次交流活动中,我了解到了许多马总学习、创业的经历,在这些过程中,我也看到了马总作为成功创业者所具有的能力和态度。除此之外,我也获取了许多有关航天公司的职位信息和人才需求信息,这对于未来规划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宇航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舒世灏




关注我们





相关推文链接:

【生涯人物访谈】专业及职业选择不必追求当下的热门专业/领域-大一大二信息类本科生对担任芯片测试开发工程师的计算机学长的采访

【生涯人物访谈】| 职场(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素质能力是这样要求的——采访人力资源经理乔瑞老师

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同样重要-对就职系统内学长的生涯人物访谈

【生涯人物访谈】| 入职工商银行-经管博士毕业生王志超学长的经验分享

【生涯人物访谈】| 字节跳动-经管学院大三许雨炫学姐的实习经验分享

【生涯人物访谈】| 硕士毕业进入MSRA微软亚洲研究院-李琪斐学姐的实习经验分享

【生涯人物访谈】| 京东实习夏令营体验-经管学院大四学长的实习经验分享

我在北航这样度过了充实的大学生活——2017-2023届北航学长学姐本科生涯回顾集锦

大学生学业与生涯规划2008
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咨询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