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别集叙録|山谷别集詩注二卷

文化   2024-12-01 22:01   北京  


 读书/笔记/分享

小引:读书觉有启发者,便稍加理董,录存于此。自渡亦渡人,如有帮助,还望帮忙转发,在此谢过。

《宋人别集叙録》

山谷别集詩注二卷

黄庭堅 撰 史季温 注

史季温,字子威,史容孫。紹定五年(一二三二)進士,寶祐中官至秘書少監。所作《山谷别集詩注》上下二卷,舊無序跋,宋、元書目亦未著録。
《四庫提要》稱史容注《山谷外集》,“其《别集》則容之孫季温所補以成完書”。今不詳《别集詩注》曾否單行,亦未見有傳本著録,所見皆與《内》《外》兩集詩注合刊,稱“三集詩注”。

前述黄詩《内》《外》詩注單刻本時,皆述及“三集詩注”合刊本,而《别集詩注》又僅見於合刊本,故此有必要對三集詩注合刊本進行集中考述。

所謂“三集詩注”,即將《内》《外》《别》三個注本同時付梓。傅增湘《經眼録》卷一三嘗記一殘本,爲《山谷内集詩注》二十卷、《外集詩注》十七卷,“明初刊本,九行十九字,即莫郘亭友芝所跋爲宋本者也”。
沈曾植亦嘗購得明初刊《外集》史注,張元濟(菊生)以其宋諱缺筆,“神廟”、“哲廟”等皆空格提行,疑爲宋本。沈氏鑒定,則以爲是弘治祖刻(弘治本詳後),然亦不敢遽定,跋曰:

余以九行十九字與張元禎本行款同,訒爲弘治本,藏書家所稱明初本者耳。旋借得王西莊先生所藏影鈔弘治本,前張序、後楊廉序俱全,先生以硃筆用宋本校過者,彼此對勘,乃知此爲弘治祖刻,彼行款字數幅徑,與此均同,甚至别字壞字,亦相沿襲,而筆畫之間,更增訛舛,翻雕痕迹顯然。……然則此本與張本異,乃與西莊所稱宋本同。菊生所見,固與前人闇合。第余終覺其字體鎸工,與天水末葉不類,姑記此疑,以待他證。(《海日樓題跋》卷一)

沈跋本今藏上海圖書館,僅存《外集詩注》十七卷,著録爲弘治本,而非“明初本”,更非“宋本”。傅氏《經眼録》又載天一閣佚書《别集詩注》二卷,稱其後有楊廉序,顯然即弘治本,而析以單行。要之,三集詩注殆無明初本,舊所謂明初本皆弘治本。
弘治本,乃弘治九年(一四九六)南昌陳沛所刊,爲《山谷内集詩注》二十卷、《外集詩注》十七卷、《别集詩注》二卷。張元禎序曰:

寧,南昌屬縣,先生其縣人。縣閭右有陳鳳岐者,知重先生,圖刻其詩文,以諗於予,予遍爲訪之莫得。斯集乃今提學僉憲莆田黄未齋仲昭故所有者,未齋愛之,每笥以自隨。行縣次寧,勸督暇,因出之示諸生。時鳳岐已物故,其沛、沾二子躍然跽請:“兹先人嘗圖刻於張東白内翰,弗得而卒。幸賜焉,一以彰先正久晦之遺文,一以終先人之志而瞑其目於地下。”公喜而亟與之,更躬爲校正,以成二美。

黄仲昭家藏本是何版本,今不可考,很可能爲宋槧。弘治本每半葉九行十九字,黑口,四周雙邊,今大陸有五部見於著録,臺北“中央圖書館”庋藏二部。上引沈曾植跋稱“凡張元禎叙刻山谷書,若《大全集》,若《刀筆》,工皆不精,但其不改宋本面目爲可貴耳”。

清乾隆壬寅(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四庫全書》纂修官翁方綱校其家藏三集詩注上之於朝,詔刊入《聚珍版叢書》。收入《四庫全書》者,《内》《外》兩集詩注用兩淮鹽政採進本,《别集詩注》即用翁本。
《提要》曰:“任注《内集》、史注《外集》,其大綱皆繫於目録每條之下,使讀者考其歲月,知其遭際,因以推求作詩之本旨。……此本獨有(許)尹序全文,且三集目録犁然皆具,可與注相表裏,是亦足爲希覯矣。”《叢書集成初編》據《聚珍版叢書》本排印。
乾隆五十四年,翁方綱以其所鈔校進呈底本通五十六卷(包括黄珍撰《年譜》十四卷),付門人南康謝啟昆刻於樹經堂,題《黄詩全集》。翁、謝二氏並有序。
謝序謂戊申(乾隆五十三年)十月,“見吾師覃溪先生(即翁氏)手鈔草稿,蓋先生爲洗馬時校進之底本也。因與同志鈔録成帙,謀付之梓”。樹經堂本比聚珍本多《外集補》四卷、《别集補》一卷。
光緒時孫星華跋《外集補》道:“(所補)不知係翁本所原有,或謝氏重刻時所增入?序跋中亦未説明原委。惟《别集補》目録後,謝氏有跋文數行,謂此《别集》詩與注本不同,今以三家注本所無者二十八首,鈔爲一卷云云,據此則所補《外集》《别集》,似皆出謝氏手也。其實此五卷,任、史三家既未加注,似可不必補於注本之後。況閣本(指《四庫全書》本)既收無注之山谷詩文《内》《外》《别》集全本,自更無容重出。”
今按刻本通五十八卷(三集詩注三十九卷,補五卷、年譜十四卷),而翁氏序稱所合寫“通爲五十六卷”,則似翁、謝各有所補,非皆出謝氏手。沈曾植跋明初本《外集詩注》引莫氏《宋元舊本書經眼録》卷一,謂翁本《外集詩注》從明初刊本出(按:莫氏著録爲宋淳祐閩憲本,應即弘治本,詳前)。
翁氏曾校明初刊本,其本今藏上海圖書館,莫氏之説當是。且上引莫氏謂“翁本(《山谷外集詩注》)卷五《和子瞻粲字韻》詩闕注者數行,此本此數行適空木未刊,知翁本即從此本出也”。此適可爲證。
又楊守敬《光緒刊本跋》謂翁本係傳鈔本,雖較勝明刊,而“誤字不可勝舉”。樹經堂刻本每半葉十二行二十三字,白口,左右雙邊,今國内著録二十餘部,日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亦有藏本。其後,道光十年(一八三〇)友全堂、光緒二年(一八七六)叙府山谷祠、同年盧秉鈞皆嘗重刻樹經堂本,今有著録。
光緒二十一至二十六年(一八九五—一九〇〇),陳三立用楊守敬所藏《内》《外》《别》三集詩注影刊於漢口。
據楊氏跋,其《内集詩注》爲日本古時翻雕宋本,今日本亦罕見;其《外集》《别集》則朝鮮古活字本,行款稍異,然遇宋帝皆空格,亦源於宋本。三集底本雖來自鄰邦,然皆由宋本出,頗能校明本、翁本之訛脱(按:《内集》底本後爲張鈞衡所得,《適園藏書志》卷一一著録,今不詳何在)。宣統三年(一九一一),有重印光緒本。
兩本今國内及日本皆有著録。所謂朝鮮古活字本,每半葉九行十七字,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有完帙,見《中國善本書提要》。活字本亦嘗傳入中國,其中《外》《别》兩集詩注由宋本出,前已言光緒刊本即據以爲底本。
又,今南京圖書館著録朝鮮舊刻本《内集詩注》二十卷,復旦大學圖書館著録朝鮮翻宋本《外集詩注》十七卷。臺北“中央圖書館”藏有三集詩注朝鮮舊刻本完帙。所謂朝鮮“舊刻本”、“翻宋本”,當非上述朝鮮古活字本,未見,情況不詳。

二〇〇三年五月,中華書局出版劉尚榮校點本《黄庭堅詩集注》,包括《山谷内集詩注》《山谷外集詩注》《山谷别集詩注》及《山谷詩外集補》《山谷詩别集補》,以清光緒間陳三立覆刻日本、朝鮮古本《山谷詩注》爲底本。同年十二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黄寶華校點本《山谷詩集注》,亦以陳三立刻本爲底本。

【參考文獻】

翁方綱《刻黄詩全集序》(《復初齋文集》卷三)

孫星華《山谷詩注外集補跋》(《叢書集成初編》本《山谷詩注外集補》末附)

陳三立《山谷詩集注跋》(光緒二十年義寧州刻本《山谷詩注》卷末)

楊守敬《光緒刊本山谷詩注跋》(同上卷末)




 往期


往期

加油!

钱锺书《管锥编》|不僅一字能涵多意,抑且數意可以同時並用

钱锺书《管锥编》|一字多意,粗别爲二。

钱钟书论《归去来兮辞》(初编)

田晓菲《尘几录》|“求真”的误区

田晓菲|《形影神》释义兼驳陈寅恪“孤明先发”说






欢迎关注、转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翟氏日知录
以学心读,以平心取,以公心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