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淮海路新世界K11
冯博一
策展人
1、难以实现的乌托邦
坦率地说,无论官方如何宣称,大家心里其实都有共识。从直观上看,K11及其博物馆零售模式,说得好听是受阻,说得不好听就是失败了,主要体现在亏损上。实际上,郑志刚最初提出这种将艺术和商业结合在一起的模式其实是挺超前的,他充满情怀和雄心,也经过十余年的摸索和实践,期望建立新的业态模式,当前的调整归根结底是作为商业集团,最终还是为了追求利润。这种近乎乌托邦的构想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尤其在当前形势下更显困难。
在当下这个节骨眼上,全球各地面临多种问题,整体形势混乱,充满战争、经济衰退等因素,K11的亏损与疫情后的大环境变化有关,包括房地产下滑和香港的政治经济困境等等,未来是否能继续推进郑志刚所构建的模式,以及其方向和定位如何,仍需观察。然而,艺术与商业之间应该如何平衡、如何结合的问题依然值得我们讨论。
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复杂性在于,商业体的首要目标是营销和利润,而艺术往往需要投入。两者之间如同走钢丝,若处理不当,艺术可能沦为商业的附庸,而商业也难以维持。就像K11多年来强调艺术在提升商业价值中的作用,但最终却遭遇亏损,这反映出在具体细节上对二者关系把握的不足。
K11旨在商场中打造艺术空间,通过这一空间构建差异化,吸引相似气质的品牌和人流,在不同城市的投资相当可观,包括选址、规模、装修、艺术品摆设、艺术空间对作品的呈现,整体给人一种奢华的感觉,然而许多人认为K11既缺乏强有力的商业业态,艺术呈现也不及美术馆专业,导致两者未能做到彻底,显得有点十三不靠。我曾与K11进行过间接合作,主要是画廊推出艺术家,由画廊承担大部分经费,国内的美术馆和艺术中心也经常采用这种合作方式,并且K11一直试图通过门票或赞助避免在展览上亏损,实际上这种在商场建立的艺术空间并未对艺术现有的模式有新的突破,在我看来,这种模式是难以持续的,毕竟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需要投入的事物。美术馆和纯艺术中心的概念本质上也是基于投入,比如公立美术馆利用纳税人的钱服务于公众,民营美术馆则通过资金投入来增强品牌形象和企业文化——尽管其最终目标也是实现盈利。目前来看,反而是画廊这种模式让艺术和商业合作得最为顺畅,传统的方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2、摸着石头过河
即便如此,我还是很支持像K11这样的商业体去探索艺术与商业的合作,今天的美术馆也不再是单一形态,也逐渐与休闲、餐饮和商店相结合,逐渐向综合体发展。因此,在传统商业业态中引入艺术元素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尽管具体的运营方式并无太多成功的先例,仍需摸着石头过河。
这几年,据闻香港K11 Art Mall减少了对艺术品的外在陈设,增加了与社群相关的参与性艺术,从公共艺术展场转向社群互动,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我们在西安老城根举办的展览“出壳”,也希望通过艺术家带有委托性质的创作与商业机制建立更深入的关系。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剩余空间”做展览有效,但有限。我的目标是探索一种新的方式,但项目成功与否尚无定论,艺术想要主动嵌入商业机制之中非常困难。商业系统的壁垒既强大又严格,难以撼动。例如,宋冬的作品希望切割品牌商铺中的昂贵商品,但大品牌往往拒绝参与,只有一些国内小品牌愿意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很多艺术家给出的一些很不错的方案,都没能获得品牌的支持,宋冬和尹秀珍是比较智慧和有经验的,既能带着艺术家的立场,也充分考虑了商业的立场。实际上,这种项目考验着艺术家的经验以及灵活应变能力。
从商业角度来看,艺术被视为盈利手段,然而艺术家的期待可能不同。就像在我看来,“出壳”是一次策展实验,尽管商业体的支持力度很大且充满情怀,但也仍会认为这是一个商业项目。比如乌镇的项目也充满情怀,但投资方对于扩大品牌效应和推动旅游经济的考虑是显而易见的。引入艺术资源的目的在于对品牌效应、企业文化和消费人群产生积极影响,这也无可厚非,但商业业态的变化和差异化的打造需要强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据闻日本的茑屋书店已转变经营方向,甚至不再卖书了。实体经济受到很大影响,网购便利和经济下滑使大商场也遭遇冲击,出于对差异化内容的需要,许多商业地产对艺术的引进仍处于试错阶段。
对于艺术而言,传统载体逐渐不够了,与商业合作也正在成为趋势,这种合作就如卖作品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但艺术在商业系统内如何能做到平衡和相互依存,目前看来,我认为这条路困难重重。
马学东
2017年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目前任嘉德投资公司助理总裁兼投资部总监、嘉德艺术中心副总经理
3、不能急于得出结论
从当代艺术的角度来看,十多年前,香港的本土艺术生态尚未形成,国际画廊也未大规模进入香港,K11的出现是具有前瞻性的,处于引领地位。大家一开始也都对这种模式很感兴趣,虽然商业核心未变,但艺术对于商场营销的参与,提高了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层次感。艺术与商业的跨界结合需要相互促进,但随着香港艺术生态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对当代艺术产生兴趣,K11的声音反而有所减弱。究其原因,也许是因为未能跟上香港艺术生态的变化步伐,也没有随着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消费习惯的变化而变化,但这些都是事后的总结,创新这件事情都很有难度。
现在也是20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亏损,所以我们不能急于得出结论,认为这种模式一定是失败的,而应从长期角度来看待问题。这其中无疑受到了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有着许多深层次的原因。从商业角度出发,主要问题并不在于展览模式或博物馆零售模式的本身,我认为亏损的主要原因还是租金收益的下降。当然,亏损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K11可能需要调整艺术参与商场的方式,目前显然未能持续地吸引针对性人流,进而影响到了招商。
在我看来,每个阶段都应该有相应的策略和手法,购物中心应该与品牌商铺展开更多的合作,进行更深度的联动,加强品牌和商场之间的粘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跨界联名的方式,打破传统界限,改变消费者的审美习惯和消费习惯的惯性。如果只是低头做艺术,新的概念和玩法不太容易真正与商户和观众产生共鸣,最终导致了各方的疏离感。
4、固守的狭隘
其实,K11在内地不同的城市都很活跃,我认为无论是展览和还是选择的艺术家都不错,实际上,K11用商业的力量承担了部分社会美育普及的角色。由于不同城市和区域的大众审美水平与接受度是存在差异的,更需要因地制宜,既要考虑商业收益,又要兼顾不同城市和区域观众的审美接受能力。观众需求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单纯聚焦当代艺术可能会略显单薄。K11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郑志刚先生的个人趣味和收藏倾向,但以商业角度来考量,机构可能应该顺应消费者的习惯。
K11将当代艺术理念融入传统地产品牌中,推动了品牌的升级,但艺术回报周期较长,它和商业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关系。作为领导者,思维方式要更为宏观,既要去平衡艺术和商业,又不能完全将个人审美趣味和机构的审美趣味完全等同,要捕捉用户的实际需求。
如今,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试图通过艺术来生产内容,各家有各家的特点,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种方式不能流于形式,因为人们都生活在非常快的节奏当中,消费者都渴望新的刺激和体验,这就是为什么常设展览很快就会失去吸引力,无法有效持续引流。商场的艺术项目需要坚持下去,最好是能形成自己的IP,要能够去输出机构的价值观,同时也要兼顾到观众和商户的需求——虽然这种平衡尤其困难,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调动不同的内容去吸引特定的人群。
也有部分商场将艺术作为高端会员圈层社交的工具,这对收藏生态的建立是有益的,垂直领域可能可以在小圈层里发挥作用,但是K11的模式本质上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到商场来。艺术永远都是小众的,商场既然要面向公众,就要兼顾大众的需求,对观众要有不同的画像,将层次做得更为丰富。所以,商场里面的艺术不能太曲高和寡,需要捕捉普通大众的兴趣和消费习惯再进行倒推。当代艺术除了给大家新鲜的观念和思考方式,也需要从直观的人的角度,提供更丰富的感官体验和延展,要避免冷冰冰的展示,否则就有可能达不到最初的预想。
艺术和商业之间的互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未来的趋势是破圈与跨界,我们嘉德艺术中心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光固守在纯美术的领域里略微有些狭隘。尤其当代艺术很多都是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逻辑里自说自话,而观众却是被动的,不熟悉艺术家创作的语境,甚至不了解艺术家的话,观众肯定会不知艺术家所云。现在很多商场也做科普类、知识类、表演类的内容,原因就是这些更容易使人的感官得到愉悦的体验,同时也很有参与性。如何在商场里有效地进行艺术的传播和教育,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必须和新的物种“嫁接”,才能引起大众的关注。现在的年轻一代思维更灵活,视野更开阔,相信他们可能会找到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合作点,进而推动艺术与商业的深度融合,尽管挑战仍然存在。
叶文考
多个品牌创始人兼创意总监,先后创立了農畉、山池、FLOW IN 、SMOO MARKET多个品牌,并出版了《DRAWN》《 FLOW》两本自然专题杂志。
5、商场没有让人想购物的欲望是糟糕的事情
坦白说,我没有喜欢过K11,如果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我对K11整个商场的设计也好,整套呈现也罢,都没觉得它在商业审美上有多么突出的表现,很多人可能有点先入为主地去想象它的好,但真的有多么地好吗?
我对k11一直保持很冷静的态度,甚至我们进驻k11,也是因为武汉K11外面的那个街区,至于那里是不是k11,并不是最重要的。商业审美跟艺术不是一个东西,商业审美是很落地的事情,商场的动线做得好不好,工程的材料用得好不好,标识牌做得够不够精致,很多细节需要考虑到人们逛商场的需求。大家很容易把艺术的东西直接灌进来,就觉得它好像能颠覆大家对商场的理解,能够吸引一波对审美有要求、对品质有要求的人,其实它们始终是两码事。艺术还是艺术,商业也还是商业,它们各自有专业的评判标准,并不会因为两者的结合,评价体系就变化了。
我之前在香港看K11 MUSEA,感觉它有点像赌场,非常豪华。我只能说这个商场做得很大胆,走进这个商场会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你可以坐在里面喝咖啡、聊天,但是没有购物欲。就像我们开一家店,我们的第一任务是要把这家店设计得有卖相,如果这个店没有卖相,商场没有让人想购物的欲望,那是很糟糕的事情。这就意味着所谓的艺术商业,有时候是一厢情愿,大家似乎认为艺术可以快速地改变一些事情,或者可以化解商场的某些问题或困境。做艺术商业本身没问题,但前提是你得把商业这个事情做得够专业,如果你的商业做得不专业时去谈艺术,艺术并不能给商业带来太多意外的惊喜,甚至艺术在当中也会丧失自身。
6、化有形为无形
我觉得好的设计是有教育意义的,好的商业也有教育意义,好的艺术就更不用说了,这些都构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大家批评购物中心杀死了城市的烟火气,我倒觉得未必,购物中心有比街道更舒适的购物体验,它的空间形态还可以不断改进,还可以不断被发明,我觉得购物中心会塑造一个城市新的活力。一个处在城市活力中心的购物中心有非常多的可能性,与艺术的结合只是其中的一种。今天我们讨论艺术商业,首先就得考虑艺术以怎样的方式进入商场,以及艺术和商业之间构成怎样的关系,两者不是互相借势,而是互相学习,最终还是将我们对两者的理解注入到具体的每一件事情和细节当中,形成商业的表现和表达。
就像现在大家都在谈内容商业、主理人商业,我个人很抵触这种标签和描述,大家很容易将其视为新事物或新浪潮,但我觉得商业有它传统和古老的逻辑,艺术商业何尝不也是如此,艺术商业不是两者的叠加,而是两者之间能不能“化有形为无形”,形成一种自我观念的表达。如果我去做一个商场,也许里面没有艺术品,但这个商场的空间、陈列、细节、气味、色彩、声音,都贯穿了我对艺术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营造的情景、场域,都有我的表达,但是大家在当中看不到绘画或艺术装置,在我看来这也可以是内容商业或艺术商业。好的商业,一定是观念的表达和实现,是对内容与形式的表现力和控制力。
黎潇楠
文化资深从业者
7、对K11来说,艺术未必是一门生意
K11项目很特别,它是国内第一个艺术与商业融合的综合体,且将艺术宣传做到了最大化,尽管国内有其他类似案例,但K11始终将艺术作为核心进行推广。在当前商业地产普遍受压的背景下,困境主要源于大环境的影响。
实际上,艺术与商业并不是同一维度的事物。艺术有它自己的商业模式和规则,比如画廊或拍卖,都属于小众的领域。商业本身需要内容来进行宣传,从节庆包装到美陈,再到展览、公共艺术和主题式的场景打造,一直在持续演变。在商业领域,艺术是提升顾客体验的要素工具,是吸引消费者的宣传载体,艺术为商业服务,商业买单。不管是当年华侨城出于情怀理想做的美术馆群也好,还是K11这种既收藏艺术品又将其用于商业项目的模式中,艺术都体现了相同的作用,只是不同的方式遵循不同的行业规则,受众也不一样而已。K11的独特之处在于,由于郑志刚先生对于艺术的喜好,成立了专业的艺术基金会和团队,K11的艺术性也因此占据了项目的主体地位。因此,对K11来说,艺术未必是一门生意,可能是一项独立的事业,所以投入度才会如此之高。
K11的价值在于它在国内占了时间差,在国内艺术机构尚未成熟之时便早早布局。例如2012年上海K11的莫奈展就很轰动,在那个时段,K11的艺术内容成功创造了品牌溢价,也使得这一商业品牌具备了很高的识别度。当时国内几乎没有商业项目会去做艺术,即使有,也是尽可能地将艺术与主业切分,例如华侨城对OCAT的管理也是充分尊重了学术选择,美术馆展馆在空间上也保持着独立;南京德基美术馆、北京侨福芳草地都把美术馆放到商业顶层。但上海K11则把展厅放到超市下一层,它的视角和逻辑与传统商业地产的视角不太一样。
从商业地产的角度看,K11的定位主要是国内一二线城市的轻奢类商业品牌,与专注于重奢的传统商业地产有所区别,它的体量也不同于在二三线城市或社区商业中那些以量取胜的商业体,而这也正是它的可识别性。国内既做艺术又做商业的项目,艺术部分都是需要持续投入经费的状态,所以一旦大环境不佳或主业受影响,首当其冲的便是那些可有可无、只投入不产出的业务线,艺术部分的风险可抗性其实非常差。
8、艺术是商业无法回避的主题
目前的市场状况下,越来越多涉及艺术的公司,都期望或要求文化部分能够实现自负盈亏,至少现金流能够自平衡。然而文化项目无论是像剧场这样的表演业态,还是美术馆、展馆这些视觉业态,要实现收支平衡在全球都非常困难。而商业地产当下也面临着产品创新迭代的节点。中国商场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接下来的目标是如何从“优”发展到具有独特而长久的生命力。老商场不调改、不升级就会被淘汰,市场上也涌现出大量的非标商业项目,如成都的Cosmo、REGULAR源野;杭州玉鸟集;上海上生新所、HAI550等等,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将更加多元和细分,项目可能会去服务更小的受众群体,内容和品牌组合的呈现也将更加垂直,而与此同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调性也将会有一轮新的细分、筛选和适配。
商业综合体产品创新的过程中,艺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主题,过去是可做可不做,现在是大家都在做,只是怎么做,以及如何进行价值判断的问题。由于政府导向,地产行业在近年有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用地、文化空间,除了政府诉求以外,商场数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一些标杆项目和IP内容也都需要文化内容的支撑。
但是,不同城市的受众和市场号召力是有巨大差异的,文化消费力不足的城市往往难以支撑长期固定的艺术业态或者是高成本的文化内容引入。判断是否投入的另一个指标,是企业有没有进行作品收藏,像K11、侨福芳草地和南京德基等商业体都有进行持续的作品收藏,因为艺术品自身的升值能提供保底。
实际上,艺术对商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复利效应强,时间越久越有效,同时,艺术的延展性很广,可以与主业的各类业务联动赋能。对打算将艺术作为长期计划的商业体,我建议做好长期投入的心理准备,如果只是想短期有些噱头,又希望艺术部分能实现现金流平衡的话,可能只适合把艺术放在宣传推广的部分,作为单次宣传来做更合适。
佐夫
感性城市SCity创始人,商业工作者
9、内容本身并不能主导商业体的成功
在我看来,K11是一种新的模式,它在传统购物中心的基础上引入了当代艺术内容,几乎是国内首个内部构建艺术机构的购物中心,是从场景、空间和运营进行多维度混合的综合性机构。它的成功首先在于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也算是国内最早实践像LVMH集团旗下的乐蓬马歇(Le Bon Marché)那种艺术百货模式的先锋,在国内甚至于亚洲都是一个开拓者,这一点值得肯定。K11在艺术与商业运营的融合方面,尤其是上海K11对车库派对的实践、K11美术馆的运营以及城市公共艺术计划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先行者的尝试,为当代艺术和商业地产两个行业都带来了历史意义。
然而,我想强调的是,讨论其商业成功与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无论引入的是艺术、戏剧还是其他内容,内容本身并不能主导一个商业体的成功。尽管外界对艺术商场的想象常常停留在艺术内容的表面,艺术实际上只是构成要素而非核心,与商业运营的成败没有直接的关联。尽管上海K11在成立后的五到八年中确实发挥了引领作用,但在评判商业成功时,还需考虑商场运营效果、资产管理水平、招商逻辑、现场维护和市场推广等多个维度。
从当代艺术内容的角度来看,K11在国内商业综合体运营中已经无出其右。然而坦率地说,K11比较尴尬的地方在于,尽管相较于一些社区型传统购物中心,它在氛围和风格上确实有优势,但在品牌的集聚度上,高奢品牌的参与度并未显现出应有的层次,这是招商维度和购物中心的运营模式问题。也许K11的实验性气质能吸引一些概念性品牌和旗舰店,然而内容本身并不足以成为商业运营中的核心,举个例子,某些商场里面的Gucci店单月营业额可以高达3,000万至6,000万,无论艺术商店多么出色,在绝对的商业品牌面前依然有限。评判商业体的成功需关注其全生命周期,通常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来观察。香港很多商场已经运营了几十年,商场的成功是长周期运营的结果。K11的运营时间也就十多年,体量也并不大,在我看来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坦诚地说,K11尚未找到真正兼顾艺术与商业运营的路径。
10、需要逻辑层面,而非单纯的空间融合
现在艺术进入商业已相当普遍,尤其在K11出现后的几年,许多商场纷纷效仿。然而,这种趋势有时显得一厢情愿。品牌在运营和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问:艺术能为我带来什么意义?单纯邀请艺术家进行合作,或者根据品牌创作作品,并不能简单实现从艺术到商业的有效推导,这就像文科生在做理科生的题,像父母给你买了很多你并不需要的东西。这个逻辑一直难以成立,因为各自的出发点并不同:商业地产的核心在于租赁,追求稳定的租金而非内容运营;品牌关注零售与运营;艺术则期待更多的宽容度。这种差异导致了对艺术内容理解的不同。SKP-S选择Gentle Monster构建艺术内容,正是因为其品牌方从运营角度寻找艺术家和作品。乐蓬马歇可以说是全球最早的艺术百货,但它隶属于LVMH集团,既有销售的商品,又进行百货运营,同时也需要场内的艺术装饰。它深知什么样的艺术内容能够与自身的运营氛围相匹配。至于纯商业的购物中心,想要以艺术内容来支持和驱动商业,我认为仍需继续探索。
在我看来,K11首先是商场,而非画廊,主体属性依然是购物中心。在商场里做艺术的关键在于将艺术装置视为现场的展陈,还是希望艺术能推动客流。许多当代艺术内容不适合商业空间,其观念性和实验性对消费者的反馈与美术馆观众截然不同。艺术需要关注消费者体验,最大挑战在于理解商业与艺术的逻辑并实现相互转化,这是一种跨专业的挑战。美术馆展览关注艺术家项目推进和公共教育,而商业则侧重评效、客流和招商等问题。这需要逻辑层面的融合,而非单纯的空间融合,不同城市和项目的现场问题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堆积艺术内容。
艺术对于商业和品牌而言,无疑是可以赋能的,线下融合当代艺术展览的旗舰店实际上对传播和品牌气质的加持都可以非常强烈,比如Gentle Monster,其艺术内容易于理解,准确体现品牌气质,带来流量。所以尽管困难,我依然建议商业地产可以将艺术内容作为长期运营的方向,但关键在于如何深度配合商场运营与推广,确保与品牌的融合。在我看来,K11的逻辑仍然较泛,艺术内容吸引的客群是否为品牌所需?艺术体验与商业消费的关联有多大?这些才是核心问题。未来可能性和突破口也许在于相对垂直的定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