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诀修炼全攻略,从发音到功效全解析

百科   2025-02-08 18:38   广东  

武学·道法术(PFAT)

求道者勤修·悟道者证心

六字诀是一种通过特定发音引导气息来达到祛病养生功效的功法,其发音、呼吸、导引以及神守丹田等环节都有着独特且关键的要求 。


一、发音要点

练习六字诀必须使用标准音发音。由于六字诀是以音声引气祛病的功法,不同的发音会调动不同的气机,所以发音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一定要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不能带有任何方言成分,这样才能保证练功的效果。

关于六字诀发音时的补泻,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源于《四时调摄笺》,其中提到呼气发音为泻,吸气发音为补;另一种观点认为,呼气发音时出声为泻,不出声为补,不需要吸气发音。在《养性延命录》中有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这是典型的不用吸气发音的练法。呼气不出声的发音方法,如《四时调摄笺·六气治肝法》中所说:“口吐鼻取,勿使耳闻” ,《赤凤髓》中“四季养生歌”也提到“切忌出声闻口耳” 。然而,这两本书都没有明确说明这种不出声的呼气发音就是补法,并且在《四时调摄笺》中还提到“作吸气之声以补之” ,由此可见,不出声的发音不能简单认定为“补”。从原理上来说,吸气时,气机向内收敛,属于补;呼气时,气机向外张开,属于泻。

至于呼气发音出声的方法,也有两种。在《四时调摄笺》中有“大呼”“细呼”“大吹”“细吹”的区别,以及“以嘻字作微声同气出之也”的说法。其中,“大呼”“大吹”是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出声法;“细呼”“细吹”是指声音细微、声带不振动的发声法;“以嘻字作微声同气出之也”则是指靠口腔中气流振动发声。在《养性延命录》中也有“当令气声逐字,吹、呼、呬、嘘、唏、呵,吐之” ,这里所说的“气声”也是指声带不振动,由口腔中气流发出的声音。

在一些门派中,关于发音念诀有声诵、气诵、神诵的说法。声诵就是一般的出声念;气诵是念诀不出声,但自己能听到,并且有发音口型;神诵既听不到声音,也没有发音口型,仅仅在心中默想。有人认为,声诵既能调动气机,又能借助声波影响相关形体;气诵能调动气机,但不太容易作用于形体;神诵需要在默念有效果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很难取得成效。考虑到声诵耗气较多,气诵耗气较少,自己也听不到声音的气诵耗气更少,且性质平和,所以练功者可以声诵、气诵并用,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自行确定。同时,配合古人的上上乘采气之法,补充损耗的气息,让外邪无法侵入,内邪不会产生,使正气充足,身体永远健康。

二、呼吸要点

在六字诀练功过程中,呼气发音性寒,吸气发音性热。一般来讲,体质较差、肠胃消化不好、怕冷、精神不足等阳虚症状的人,适合练习吸气;而火热亢盛、邪气强盛、气血痰浊壅滞的人,适合练习呼气。

呼吸对人体气机有很大影响。吸气能够促进体表之气向内收敛,促进经脉中的气上升;呼气则能促进体内之气向外开张,促进经脉中的气下降。此外,在呼与呼之间还有停顿的方法。吸气后的停顿又称为闭气,它能充实体内的真气,还能促进真气在体内运行,硬丹道、武术丹道经常采用这种方法。闭气还能促进体内“化”的功能,使体内各种邪气更容易排出。《景岳全书》中提到“吸入肝与肾,呼出心与肺” ,呼吸之间的停顿属于脾,所以加强闭气,能够增强脾“化”的功能,并且增强神与气的结合。闭气还能让周身气机协调统一,对于真气散漫的人,能使气内收,同时强化脾胃的消化功能,增强体质。基于这些功效,闭气也被广泛应用于六字诀的练习中。

三、导引要点

在各家关于六字诀的论述中,都包含各种导引动作来增强其功效。导引能够让气血流通,强壮身体,而且每种导引动作对某种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用来祛病确实是不错的方法。就像《云笈七签》中所说:“导引之法深能益寿延年,与调气相须,令血脉通,除百病。” 因此,人们将古人的导引之法进行搜集、整理,提供给有病的人参考使用,但不打算创作新的动作。导引之法侧重于祛病养形,用来健身还可以,想要通过它练出高深功夫则比较困难。正如《庄子》所说:“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 所以,练功者应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主要功法的修炼上。没有疾病的人,可以直接修炼主要功法。这样每练一步就能超越常人一步,根据每个人天赋根器的不同,功夫和功能会随着练习逐渐显现,这才是超凡入圣的修行之路。不过,这并不是说完全不重视形体修炼,只是要因人而异。而且在主要功法中也有更具威力的祛病方法。

四、神守丹田

修炼六字诀后,真气会有较多损耗,体内元气减少,气血容易沉滞,这时应迅速补充元气,以强化练功效果。可以直接练习采气之法,借助外界的气来补充体内的气,也可以通过神守丹田,促进自身真气的生成。

丹田位于神阙穴与关元穴之间,是后天水谷精华之气与先天肾气汇聚的地方,也是身体中各种气的源头。水谷之气和肾气对人来说非常重要。《素问》说:“人以水谷为本” ,而肾中藏有元阴、元阳,其重要性更为突出。《难经》提到:“夫元气者乃生气之原,则肾间动气是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 肾气的强弱能直接影响五脏的功能。肾虚不能纳气就会导致肺喘;肾虚影响到心,会使脉象迟缓欲绝;肾虚不能温助脾阳,就会出现完谷不化、五更泄泻;肾虚连累到肝,会使筋骨痿软、容易脱臼;肾虚影响到精髓,会导致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神守丹田能够增强先天和后天之气,促进真气的生发,使五脏坚实强壮,所以被各种功法所采用。《道德经》中的“虚其心,实其腹” ,《灵剑子》中的“欲得不死长在天,须将神气守丹田” ,《周易参同契》中的“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 ,说的都是神守丹田。

五、适当活动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进行适当活动。年轻人和武术爱好者也可以练拳,以促进周身气血的流通。但不适合进行重体力劳动或消耗较大的运动。因为练功时的运动不是对外物做功,目的是行气行血、活动筋骨,虽然也需要用力,但力量都用在自身,没有被外物消耗掉。这种运动既能加快新陈代谢,又能促进真气生成,所以比体力劳动对人更有益。有人在各门派功法中筛选了一些简易动作,组编起来,功效显著,而且安全稳妥。虽然删改别人的功法有违师训,但出于医疗需求,不得已而为之,希望各位前辈能够谅解,在此先表示歉意。

总之,六字诀只是一种祛病的工具,作为练功的人,应该以主要功法的修炼为重。练功的目的不仅是祛病健身,还要拥有超出常人的能力,去解救更多人的苦难,秉持“以百姓之心为心”的理念,这才是真正的解脱之路。 


武术资料在“群文件”里

丹道资料在“群文件”里

扫码加上方微信↑,回复“丹道”,邀你入群~


精选推荐·阅读

精选推荐·公众号





关注我们




武宗文创
我们主张“以无欲为无敌,以不已为多余。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并认为“武是人性,道是德性”。武术不止于拳脚,更在于内心。每一次出拳,都是自我超越;每一次防守,都是内心坚守。练拳如修心,亦如修道,唯有持之以恒,方能领悟其中奥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