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贝拾遗微信公众号:zibeishiyi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作者 丨蒋清野
图片 丨刘建洪
文昌人常说,我们文昌是文化之乡。我们认为“文化之乡”作为一项集体的 荣誉,是需要一些集体记忆作为根基的。这种集体记忆有别于正史。它不仅仅是谁打了什么仗,谁当了什么官,谁得了什么奖,谁修了什么路,谁盖了什么楼。在正史中,作者总是将人物按照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进行描写,作为德行的榜样 昭示后代。一旦人的面目变得模糊,与人相关的事也就疑云丛生了。
最近几十年,文昌的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们所依恋的一些事物,不知不 觉地在岁月的流逝中褪色、消失。譬如说,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可能并不知道水井 长什么样。我们所痛恨的一些事物,却无声无息地代代相传,根深蒂固。譬如说,有些地方的女孩至今仍没有上饭桌吃饭的权利。这些变化或者不变,在当代关于 文昌的文字记载中,并不曾激起些许涟漪。一个时代在我们面前轰然而过,却并不曾留下些许痕迹。这真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情。
因此,我们想要编撰一本关于文昌的书,书名定为《紫贝拾遗》。“紫贝”一 词乃文昌之古称,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设珠崖郡紫贝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改名为文昌县。“拾遗”一词既指采录遗逸事迹,又是唐代言官官 名,因此本书既在叙事,又在正言。这本书不是一本个人专集,而是由多位作者 集体创作而成。通常来说,编撰一本关于特定地区的专著,不免要先定好结构体 系分门别类,再有针对性地邀请特定领域的专家学者赐稿。《紫贝拾遗》一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没有任何体系题材、体裁篇幅、作者背景等等方面的要求。相反,我们希望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通过一个个普通的家庭、村庄、市集、乡镇, 全面地记录下文昌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全貌。这本书不是为了纪念什么,歌颂什么,给什么献礼,或者是弘扬什么价值观。作者不需要考虑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应该写的,什么是不应该写的。因此,这些故事可能是模糊的,是 混沌的,是有争议的。哪怕是同一件事情,也可能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这些视角和观点没有对错,只是作者本人彼时彼刻的所见、所思、所感。这些零散的故事汇集起来,就是我们文昌人在这个时代的集体记忆。诚然,这样的集体记忆并不完整,但总比集体性失忆要好许多吧。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本书,让未来的文昌人知道文昌在我们这个时代大致是什么样子的。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于2015年8月启动了《紫贝拾遗》项目,面向全体文昌同乡征集家史家事、村庄市集、小城小镇、同窗师友等等一切值得记叙的人和 事,不限题材,不限体裁,不限篇幅。征稿启事通过网络发布之后,得到了众多 文昌同乡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为了保证被本书所收录文章的质量,我们为每 篇文章指定一名责任编辑进行审稿并向作者提出修改意见。所有被本书收录的文 章均经过了“一稿、二稿、定稿”这样一个严格的审稿、修改、校对流程,本书 几位编辑本人撰写的文章也不例外。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编者遵循了如下三个原则:
一、同时兼顾语言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在原文存在原则性错误时,对原文进 行修改以维护语言的规范性;在原文不存在原则性错误时,保留作者的原文以体现语言的灵活性。
二、不干涉或评判作者的情感与观点。编辑尊重作者本人的所见、所思、所 感,仅对作者的文字本身发表意见,不对作者所流露的情感或者所陈述的观点发 表意见。
三、对所有作者和所有文章一视同仁。本书所收录的全部文章严格地按照作者姓名的拼音进行排序,既无尊卑之分亦无长幼之别,以示对所有作者和所有文 章的同等尊重。
2017年7月,南方出版社出版了《紫贝拾遗》第一、二两册,选录了来自88位作者的169篇文章,共计66万字。同年9月,《紫贝拾遗》新书首发仪式在文昌市举行,引起了省内文化界人士的广泛关注。2018年7月,南方出版社出版了《紫贝拾遗》第三册,选录了来自49位作者的100篇文章,共计34万字。2021年12月,我们再次从后续来稿中选录了来自39位作者的314篇文章,共约81万字, 交由南方出版社以《紫贝拾遗》第四册为名出版。
客观地说,《紫贝拾遗》项目成功地将遍布海内外的文昌文人连接在一起,掀起了一次小规模的乡土文学创作热潮。作为一次社会实验,《紫贝拾遗》一书证明了乡土文学是可以在民间自发地萌芽、生长、开花、结果的。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乡土文化的兴盛远远不是一时、一人、一地的事情。要形成一个有利于乡土文学成长的氛围,既需要大量的作者持之以恒地写作和讨论,也需要大量的读者持之以恒地阅读和批评。在《紫贝拾遗》第四册即将付印之际,我们依然希望本书能够成为文昌乡土文学复兴的起点,而不是这次小规模社会实验的终点。
如上,便是《紫贝拾遗》一书全体编者的一点期望,与所有关心文昌文化的同仁共勉。
蒋清野
2021年12月于悉尼
文昌潭牛人。1988至1994年就读于文昌中学,此后在北京、美国和澳洲学习和工作。习土木,半途而废;工资讯,聊以糊口;好读书,不求甚解;喜饮茶,略有心得。
征稿启事
《紫贝拾遗》证明了乡土文学是可以在民间自发地萌芽、生长、开花、结果的。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乡土文化的兴盛远远不是一时、一人、一地的事情。要形成一个有利于乡土文学成长的氛围,既需要大量的作者持之以恒地写作和讨论,也需要大量的读者持之以恒地阅读和批评。
我们欢迎所有作者继续给《紫贝拾遗》编辑团队投稿。所有来稿都会经过“一稿、二稿、定稿”这样一个严格的审稿、修改和校对流程。被《紫贝拾遗》编辑团队接受的文章,首先会通过微信公众号“紫贝拾遗”发表,并会被收录到我们正在规划的《紫贝拾遗》后续版本中。
投稿邮箱:editor@zibei.io
主 编:蒋清野
副主编:陈文宣 陈晓洁 张大雁 张寒冰
顾 问:范仲之 汤适 黄敬
网 站:http://www.zibei.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