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美食故事”征稿启事
《九层糕》特开设《温州美食故事》专栏。现向广大美食爱好者征求“温州美食故事”。
来稿格式:美食简要介绍+故事内容,如有相关美食照片,恳请一并附上;有故事内容但没有时间动笔的朋友敬请通过微信语音聊天功能发送语音,由《九层糕》负责整理,按“口述+整理”进行署名。
来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个人生活照1张,并请说明是否已在其他刊物、网络平台公开发表;如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发表,请注明并给与《九层糕》开设白名单。
投稿邮箱:lwfgjzhj@126.com,微信好友请直接通过微信发送。
蝤蠓斗老虎
作者:张韩杰
蝤蠓(也做蝤蛑)是温州人对锯缘青蟹的俗称。
(摄影:廖文光)
“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宋代大文豪、超级吃货苏东坡的一首《丁公默送蝤蠓》形象生动地道出了蝤蠓之美味。五代人毛胜建《水族加恩簿》,借沧海龙君之口,封蝤蠓“爽国公,圆珍巨美功臣。”
(摄影:廖文光)
蝤蠓不但美味,生相威武,尤其是一对大螯,恰似两把巨钳,是蟹中的王者,凶猛的霸王,据说,古历八月的蝤蠓,能与虎斗。
传说,东海龙王为了进一步扩大东海龙宫的实力,决定比武选拔一批有实力的海族担任军中大将。
刚刚因圆、珍、巨、美的特色而被委任为“爽国公”的蝤蠓一听,顿时高兴地竖起大眼睛,挥动两只健硕的大螯,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哈哈,机会来了。爽国公,爽国公,我蝤蠓威武不凡,武功高强,更兼一双大螯,在东海可谓鲜有对手。如此本领,却只是一个有名无实,还得看人颜色、只为爽人一时口福的的什么爽国公,真是老天不公,大海不平,使我空有一身本领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机会来了,我要参加比赛,我要从军,我要当大将军,我要建不世之功,而不是什么爽国公。”
(摄影:廖文光)
就这样,蝤蠓兴冲冲地报名参加了比武。在比武现场,蝤蠓艺高胆大,斗志昂扬,战斗力爆棚。各路水族在蝤蠓面前简直不堪一击,聪明点的一见对手是蝤蠓,赶紧认输,傻乎乎还不服气的,一交手就被蝤蠓打得遍体鳞伤,惨不忍睹。蝤蠓轻轻松松就获得了本次比武大赛的第一名。
东海龙王一看,高兴得哈哈大笑。
概因蝤蠓虽然长相和龙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据说,蝤蠓也是龙族的后裔(温州永嘉场传说,所以,旧时,永嘉场地区的酒席是不上蟹类的;永嘉场人生日时是不吃虾和蟹的),说起来,这东海龙王和蝤蠓还是同宗呢。
东海龙王马上宣旨,封蝤蠓为东海的“虎威将军”。
“虎威将军”,这可是个不得了的将军封号。要知道,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在汉代,将军分重号将军和杂号将军,虎威将军就是杂号将军封号里份量最重的一个将军,一般只封给战斗中表现勇猛的武将,像名镇三国、蜀国五虎大将赵云赵子龙生前就曾被封为“虎威将军”。蝤蠓寸功未进,只是因为一次比武获胜就被封为“虎威将军”,可见龙王有多器重。
(摄影:廖文光)
可龙王器重,蝤蠓未必理解。
长年生活在大海之中的蝤蠓从来没见过老虎,当然更不知道老虎作为丛林之王是何等的厉害,何等的威风?经东海龙王一番苦口婆心地介绍,蝤蠓总算对老虎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一向心高气傲的蝤蠓,此次又轻轻松松获得比赛第一名的蝤蠓正在得意之中,又怎能佩服?
蝤蠓心想:哼,你是丛林之王,我也是海中霸主,谁强谁弱谁厉害,不比比咋知道?
蝤蠓就一直在海边等待,期待和老虎一比高低。
(摄影:廖文光)
皇天不负苦心人,还真让蝤蠓给等着了。
这一天,正是八月大潮日,大潮刚退,在沙滩边等待的蝤蠓老远就看见走来一头庞然大物,色彩金毛斑斓,身材高大威武,走路铿锵有力,更兼额头一个“王”字,霸气十足。
“啊!这不是龙王说的老虎吗?”
“老虎,站住!”蝤蠓猛地一吆喝。
老虎正在漫无目的地行走着,猛听到这声极不礼貌的吆喝声,睁大眼睛四处环视了一下,没发现目标。
老虎以为海风这么大自己听错了,就继续自顾自行走。
(摄影:廖文光)
蝤蠓不高兴了:看不起谁啊?
蝤蠓继续大声吆喝:“站住,老虎!”
老虎环视一周,然后低头一看。
这回老虎总算看清楚了,正前方有一头十只脚的小东西,其中一对特大脚高高抬起,脚尖分开似剪刀,一对眼睛像吊灯一般高高耸立,正气呼呼地看着自己。
老虎漫不经心地说道:“我走路只管走路,又碍着谁了?你这小不点在这摇头摆脚,挡着我的路,想干啥?”
(摄影:廖文光)
蝤蠓一听,这火就更大了:居然看不起我。
蝤蠓大声说道:“我乃东海龙王座下,爽国公,虎威将军蝤蠓是也。老虎,听说你乃丛林之王,而我乃蟹中之王,我要挑战你,看看谁才是武功天下第一。”
老虎一听,乐了:“就你?就你这小不点?还是东海的蟹中之王?还要与我比比高低?我一爪就能拍的你不知道你爹是谁你妈姓啥。”
说着,老虎真的抬起前右腿,一爪子就随随意意、漫不经心地拍了过去。
“看不起谁呢!”蝤蠓怒火中烧,挥动大螯,狠狠咬向老虎,顿时死死地钳住老虎的爪子。老虎毫无思想准备,被钳得痛苦不堪,连连长啸。
(摄影:廖文光)
老虎赶忙抬起前爪拼命摔了起来,但蝤蠓就是死死不放。双方纠缠着纠缠着,对抗之中猛然听到“咔嚓”一声,蝤蠓的大螯齐根而段,整个大螯离开身体,死死地钳在了老虎爪上。
老虎刚想哈哈大笑,却见断了一只大螯的蝤蠓又挥动仅存的另一只大螯恶狠狠地向它的爪子扑过来。
这下子老虎吓破了胆,心想:我的妈呀!这小不溜秋的矮矬子难道是打不死的小强?没了大螯居然还这么凶狠?
想想被大螯咬到的痛楚,老虎心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先闪“虎”为上。
(摄影:廖文光)
老虎赶紧一回头,爪上带着蝤蠓的一只大螯,溜之大吉。
蝤蠓呢,虽然靠出其不意胜了一局,但代价也不可谓不惨重。这下子威武霸道、阳光帅气的蝤蠓一下子就成了坡脚蝤蠓,只好一声不吭地躲了起来。
不久,蝤蠓斗老虎的事情就被抖了出来,并迅速传遍东海,又从东海传到陆上,经有心人文字记载,从而广为人知,天下皆晓。
(摄影:廖文光)
唐朝昭宗时期,广州司马刘恂在《岭表录异》描绘蝤蛑:“蝤蛑,乃蟹之巨而异者。八月,此物与虎斗,往往夹杀人也。”
唐朝小说家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提到:“蝤蛑,大者长尺余,两螯至强。八月,能与虎斗,虎不如。随大潮退壳,一退一长。”
宋朝时期,陆佃在《埤雅》也有说到:“蝤蛑,两螯至强,能与虎斗。”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赋诗道:“怒目横行与虎争,寒沙奔火祸胎成。虽为天上三辰次,未免人间五鼎烹。”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其大者如升,小者如盏碟,两螯如手,所以异于众蟹也。其力至强,八月能与虎斗,虎不及也。”
民间则有“八月蝤蛑健如虎”之说。
在浙江玉环就有个以蝤蠓命名的渔村,叫蝤蠓岙村,附近有山,名虎惊山头,据说就是因蝤蠓激斗老虎而得名。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大蝤蠓打败大老虎》的故事。据说,该村中之人说的全是温州方言。有人推测,该村的先民应该来自温州。
为加大维权力度,保护《九层糕》微信公众号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本公众号特严正申明:转载本公众号文章、援引本公众号文章内容请先得到授权,转载或援用文章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凡涉及抄袭、洗稿《九层糕》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的行为必将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