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大朋友建议,《九层糕》每周二定期推出的《永嘉场俚语趣谈系列》改名为《温州俚语趣谈系列》。《温州俚语趣谈系列》旨在挖掘推介温州丰富的地方语言文化。鉴于个人水平、阅历,尚有不少遗漏、错误之处,敬请大家不吝批评指正,友情提供素材资料,友情向《九层糕》赐稿。邮箱:lwfgjzhj@126.com。微信好友请直接在微信交流,故事素材请直接通过语音发送。
人坐在曹仙巷茅坑上,心想着
对面温州酒家
作者:张韩杰
曹仙巷,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南起第一桥,北至五马街,长228米,宽4.8米。“文革”中曹仙巷曾谐音改名造先(造反先锋)巷。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地名曹仙巷,又名仙人巷,来历无考。
温州民间传说,八仙得道东游,途经温州,但见海面上方,一片繁华,水网阡陌,星罗棋布,山峦屏风,画楼环绕,百花盛放,游人如织,隐隐约约之中还有一股酒香冲上云霄。八仙惊为人间仙境,就按下云头,循着那股特别诱人的酒香,游览起温州。
八仙游到酒香的源头,一家酒楼,一打听,才知道这酒香来自温州的两种名酒:温州老酒汗和米醴琼。八仙本来个个就是酒鬼,嗜酒如命,尤其是那铁拐李,更是带着个酒葫芦,那简直是酒不离身,须臾不离美酒。如今看到温州老酒汗和米醴琼如此人间珍酿,这酒虫顿时就满身乱爬,迫不及待叫来美酒,也不等小酒盏上来,拎起壶就是一顿狂灌,丝毫没有得道神仙的形象。
喝着喝着,那酒量最差的曹国舅就有点抵挡不住了,趁大家不注意,赶紧使了个法术,一个尿遁就来到一个小巷小盹了一下。小巷本来籍籍无名,想不到来了一个神仙并在此小盹,于是就得名曹仙巷。而八仙喝酒的酒楼也因此被称为“八仙楼”。
温州酒家是今温州大酒家前身,始创于1956年,是一家拥有60年历史的瓯菜老店,是温州瓯菜发祥地,被誉为温州“城市味觉博物馆”。
温州酒家就位于五马街,与曹仙巷一路之隔,相距很近。人在曹仙巷,就能看到温州酒家的兴隆,就能闻到温州酒家的酒香菜香,自然能勾起人的美好欲望。温州俚语“人坐在曹仙巷茅坑上,心想着对面温州酒家”由此而来。俚语虽粗俗,却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参阅百度百科《温州图书馆.瓯越记忆》等相关条目)
九层糕各专栏推送时间
《乡情九层糕》,“九层糕主”的各类乡情类、美食类文章,每周六定期推送;
《温州俚语趣谈》,每周二定期推送;
《温州美食故事》,每周四定期推送;
《互动九层糕》,不定期推送;
《友情九层糕》,力推“九层糕”好友的友情文章,以乡情类、美食类文章为主,不定期推送,敬请不吝赐稿;
从2024年2月10日开始,《论坛九层糕》《随笔九层糕》《悦读九层糕》迁移到微信公众号《九层糕夜谭》,《九层糕》不再推送,敬请关注《九层糕夜谭》。
源自温州方言俚语 蕴含温州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