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文章。应该说,是从这部著作开始,马克思主义成型了。
看的是1946年郭沫若翻译的版本。
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着力阐明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是以人类社会整体为对象,从唯物主义视角去探索人类社会历史以及构造的理论。
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人类社会是何以动态演进的,动力在哪里;人类社会的结构是怎样的,何以如此;人类社会的未来是怎样的。
用唯物论来解释历史,思路与现代科学解释自然一样,不是从人类社会之外的力量来解释人类社会何以如此,而是用人类社会的动态演化和社会本身出发来进行解释。
一句话,内生的动力。
光是这么一个观点,就足以让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当时的欧洲学界。要知道,当时欧洲盛行的世界观,乃是自18世纪中期,近一百年前由牛顿塑造出来的机械世界观。
牛顿体系世界观的核心,在于排除了上帝存在的必要性,整个宇宙就是一部自动运行的机械钟表,无须上帝的操纵和干预;但却留下了又一个问题——物体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干扰为止,也就是说,促成变化的,仍然需要一个外力。
所以,牛顿体系世界观对于宗教和社会的影响,仍然留下了外力介入的口子。
在这个当口,马克思提出,人类社会的演化,由内生动力促成,无须外力,当然具有相当的新意。
题外话,牛顿体系世界观之前,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体系,严格来说,这个体系也同样是精确无疑的,只是留下了上帝作为第一推动力的路子。敝号将在2025年推出系列随笔《世界观》进行详述。
这部著作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卷《对现有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二卷《德国社会主义批判》。
在第一卷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鲍威和施蒂纳的哲学观点和体系都进行了分析。此三人都是著名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应该都是马克思曾经拥护和学习的对象。
青年黑格尔学派的人物,都反对黑格尔所认为的,现存的制度和政治都是优秀的结论,他们主张要从观念领域根本性地推翻现存的社会和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
只不过,他们也和黑格尔一样,拒绝从具体的政治问题入手来解决问题。
马克思总的看法,就是关注现实,关注社会中的物质生产关系,从具体的政治操作层面来改变现状。
这就是何以他强调自己的立场是唯物主义。
最有趣的是意识形态。在这个本子里,马克思说的意识形态,其实是带有贬义的——他专门指这帮子停留在空中楼阁的德国思想家们,有意识地,但却以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造成了一种虚假的意识共识。
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的原意中,意识形态,是与现实改革和革命相对立的东西,是脱离了实践的产物。
仔细想想,其实直到后来褒义化了的意识形态,也依然有些脱离实际和实践。
中共党史上的“反右”,就是从意识形态而非实际出发,总是遭遇失败;“反左”则总是从实际出发,所以总是带来进步。
正是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开宗明义地提出了,重要的是对现实世界的改变。
这句话,今天被很多人引用,却脱离开了上述背景。他们抛弃掉马克思此前所做的一系列对人类社会何以如此的分析与解释,直接一上来,问题也不搞清楚就开始改变,然后就是混乱出局。
想起《寒战》中梁家辉饰演的警务处副处长李文斌对审问他的ICAC小伙检察官说的那段话——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管明也好、暗也好,第一步,就是把它学会,不过很多人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死了。知道为什么?自以为是。第二步,就是在这个游戏里面,把线头找出来,学会如何不去犯规,懂得如何在线球里玩,这样才能勉强保住性命。
——哈哈,还真没想到,是在写德意志意识形态随笔时,把这段台词给用出来了。
基于改变,马克思论述了三个要点:
第一,围绕解放人类的唯物论和观念论的对立阐释。这是针对施蒂纳们关于观念革命才是人类解放自己的根本之道的说法,做出的回应——没有到社会层面的实际行动,观念改变落不了地。
马克思还用了个比喻,尽管我个人感觉用得并不怎么好,他说就像有人想避免溺死,于是就通过改变自己关于重力方面的观念来实现,他可以一直与这个观念作斗争,把错误观念革除之后,他就宣称人们再也不会被溺死。岂不知,懂得了再多重力的知识,也要落实到防止被溺死的具体措施上才行。
知识转变为举措和策略,最著名的,可参见毛主席那几篇文章;最常见的,是今天市场中的商业管理策略。
第二,只有通过现实手段才能实现对现实的解放。对于共产党人而言,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去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这一点,在后来的列宁主义出现之后,得到了最有力的贯彻。共产党组织应该算得上有党派历史以来,最善于组织和行动的一个党派。
把组织下沉到最基层去,凝聚最基层的草根力量,可能没有哪个组织能比得上上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
第三,提出历史唯物论。一切历史都有一个基本前提,人类为了生命延续而进行的生活资料生产,得有吃的才能活下去,创造历史。
所以,一切历史的起点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之能决然不同于此前的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地方。
那么为了实现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又会衍生出其他诸如工具的生产、其他需要的生产,逐渐发展出一个社会生产体系。在这个体系里,人们开始结成各类关系,围绕生产力的生产关系。
接着,每天都在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还得进行自我生产——繁殖、增殖。
这其中,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论述——人的本质是什么?
在青年马克思看来,人是什么,不是由这个人本人是什么来决定的,而是要看这个人他生产什么,怎么生产。
原文是: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它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
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与人类社会发展一样,不是来源于外在某种力量的赋予——如上帝塑造,女娲制造,绝对精神制造——而在于现实的、历史的人,也就是人际活动与人际关系。
这个本质的论证,与佛陀关于事物本质的论证有一定类似——事物本身是没有什么一个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在那里,一切都是联系,关系网络,也就是说,事物的本质在于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关系上。
这是佛陀所说“一切皆空”的本意。
同样,马克思也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指人有一个内在的本质,比如说灵魂之类的东西在那里,人的本质体现为他的实际生活过程,也就是他与自然的关系(物质生产),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交往形式)。
这样一来,当人的本质——劳动以及由此生成的社会关系,被异化为对立物,那么人就失却了本质属性,这是对人最大的伤害与侮辱。
可以说,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与前面人类社会进步是内生动力所致这个观点,是青年马克思对哲学社会科学最大的理论贡献之一。
从这里开始,他把唯物辩证法运用起来,以动态的观念去看待人的本质,看待社会的本质,前所未有。
晚于马克思三十年的亨利·福特在开创汽车产业之后也得出结论,人的一切始于劳动,不劳动,他就什么都不是。
第四,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力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精细和深入,就产生了基于分工的私有制。
在这里,马克思认可了斯密和李嘉图关于分工是市场经济起源的假说,但是在这里他是用否定的眼光看待分工,认为分工就是私有制最大的来源,也必将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消灭。
这个观点,在后来的资本论中被他自己推翻了。进一步深化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研究之后,马克思也认识到,分工本身有更多的自然属性,而非意识形态属性。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特别重新定义了他对共产主义的观点:共产主义不是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立项。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共产主义是一种革命性的运动,而非一个静态的目标,这是一个此前他从未说到过的观点。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未来,并不是从外部,或者人们随意可以添加给社会的东西,未来是从现存社会的内部产生出来的,是一个类似新陈代谢的过程。
这叫共产主义的动态机制,也是科学共产主义由此与空想社会主义或者乌托邦社会主义区别开来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