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泉 | 一日的成长——庞比度艺术奇幻世界与《西洛克和风之王国》
文化
文化
2024-08-29 20:01
北京
一日的成长——庞比度艺术奇幻世界与《西洛克和风之王国》
文 / 林江泉
童年构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个人应该朝着童年的方向逆向成长,才能取消局限性带来的困顿。感觉统合先于语言,艺术游戏力触及童年最重要的心智。在数字的世代,艺术实验对儿童的成长意义非凡,只有启动童年的感知力机制,而不是纯粹功利性的智性,就有可能发现自身永远无法替代的唯一性。以艺术实验开启孩子们对世界的感知力领域,法国庞比度艺术中心享有世界性的声誉,其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了新创性和保持生活的热情。笔者的女儿一岁开始就开始参加澳门和不同国家的艺术展览和学术活动。这个七月,又带着女儿穿越色彩、线条、光影及逻辑的线索进入第一届澳门国际儿童节的 “庞比度艺术奇幻世界”,展览和教育的双重效能打开原本折叠的艺术环境,重新启发小孩的身心灵,孩子也成为了被策展的对象。在艺术游戏力中进行探索和创作,新创的潜能得到了激发。女儿破例成为艺术节的观察家,而作为观察家的父母继续孩子的游戏,聆听女儿的感受来生产文本。一日的亲子互动就促进孩子和成年人的成长——一日的成长。当你走进一片没有一棵树的奇幻森林,在剧场布景中如何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呢?肆意游走于植物和动物之间局部缺席之间。森林隐身了,你经过巨人、小鹿、狼群、headless男孩、雪人、蘑菇、蜗牛、蚂蚁,你不断代入后,才发现你自己就是一棵树,或一人成林——一个人活成一个军队般的森林。于是,你随便躺下来或坐下来,开始描摹和绘画,重新创造出一组属于自己的角色。弗朗索瓦丝·佩特罗维奇(Françoise Pétrovitch)是一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法国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备受推崇。她的作品一直围绕女性、少年和儿童隐秘成长展开,关注童年与成年之间的中间地带,经常代表一些儿童般模棱两可的存在,这些存在似乎被自己的思想所更迭。奇幻穿越同样延续了她这一实践轨迹。“魔法幻灯”邀请孩子用影像讲故事,回到电影起源的地方运用光线创造动态影像,来反思身处的数位时代。把自我制成图像投映到玻璃片上,令人回忆起过去透过蜡烛灯光的幻灯情景。在“把你的角色剪出来吧”环节中,笔者的女儿制作了一个被她命名为“闪电丝网女孩”角色,双重类比意象的叠加与幻灯的叠影重重形成了对应。她拿着这个角色在“你是主角”、“玩转光影”、“影子故事”、“动画转盘”、“轨道剧场”、“灯箱”六个板块进行连续性的光影叙事,或来回交叉叙事,这个下午的影子耐心的叙事中慢慢拉长,魔法幻灯作为投映机的始祖,成为光影的主角。这是一个蒙德里安的肢体剧场。孩子们在观看了八十年代出品的蒙德里安创作历程动画片后,孩子们开始搬运和组装Mondrian的线条、色块和图形;调动肢体延伸纽约和澳门的街道;辨认情绪的构图和红黄蓝在发现自我中逐渐明朗。这是一个调动全身感知进入蒙德里安几何抽象空间的互动艺术。通过组装、重叠和结合由线条和色彩的形状组成的教具,让小孩子自由创造出体积庞大、变化多端的组合,在空间中不断推陈出新,推新出新。奇幻穿越、魔法幻灯和奇形幻彩三个部分可以按照每场次分两班工作坊进行,观众自行组合工作坊成为“庞比度艺术奇幻世界”互动艺术,这是“生命艺术”的主体,也是人连接世界运行系统的整体性艺术。二、庞比度艺术奇幻世界(原妈阁屠场旧址澳门当代艺术中心分场馆展)“蔓舞奇境–互动装置展”是西岸美术馆带与蓬皮杜艺术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其来了一个来自异界的工作坊展览,一个庞大的景观雕塑成为了巨型的艺术奇观,色彩魔法和蜿蜒不定的一株株奇异的“软枝条”不断延伸,异化的藤蔓导出一场生命互动、基因传递和生态共建的嘉年华,大家一旦进入,身体就瞬间成为这个装置共同体跳动的心脏,而我们的神经在眼前被放大了,重新连结了,大家不禁问:“我”在哪里?“我们不想限定人们应该做什么,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与它互动……这是一件‘被激活的雕塑’,而激活它的正是其中的每一个人。”这是“蔓舞奇境”的艺术家伊万·克莱达特&可可·佩蒂皮耶(Yvan Clédat &Coco Petitpierre)发表的艺术宣言。这对法国艺术家组合通过造型艺术、雕塑和舞台表演的“3in1”,使雕塑在无声表演中成为传递基因的过程,连这门艺术语言也得到了“活着”的生命体,成为一种“被激活的雕塑”,通过群体性不断变化的身体动态在视觉表演和舞蹈中进入“梦的综合体”。无论是艺术家在视频里示范的多套动作还是舞者和公众的即兴参与,艺术家都强调软体建筑与身体的关系,造型语言和身体的逻辑、情感同步输出一个整体化的神经系统,将身体延展空间内外。孩子们可以在简化的“蔓舞奇境”里变身、运动、玩游戏,每个参与者的身体成为了藤蔓延伸的一部分,还能游走到不存在的神奇领地。艺术家运用“抽象的具现”碰撞孩子的感知,感知与肢体的合一。藤蔓作为主角被放大,被凝视,被拥抱,让我们也重新打量自身,陌生化的藤蔓形态瞬间成为了自然力量的再现。在这里,人们把身体交给生机蓬勃的藤蔓,互动雕塑便按下一个启动您神经的激活键。一个规模庞大的“想象力奇观”打破了雕塑静态的形式,所有活力和能量都来自于你自身,自由运动身体是唯一的游戏规则,接纳一切可能性和挑战性的发生,尚未定义的空间,无法束缚的游戏,毫不受限的“启动机制”刺激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链接,艺术家衍生藤蔓生长的意识也在做无形的物联网——当代艺术与公众的共生关系网,构建出无限可能的社会生态,一如何超琼在展览献辞中写道:“通过孩子们无拘无束的想象,城市得以注入全新的生命力。”“每一分钟都是雕塑”的现场消解了雕塑固化的形态。所有儿童的临时共塑行为都成为了成长基因和天赋基因的传递过程,唤醒这儿童可能被抑制的生命力,蕴育蓬勃的艺术现场成为了“人人都是艺术家”儿童版,也是这个理念“反诠释”的进一步贯彻。邀请,或无需邀请,每一位参与儿童,或不参与的家长在等待和观看中都成为为展览及其公共衍生项目共建的,成为其中的基因传递机制。在穿越中感受比例倒置的世界,天上的根和地上的彩云,实体和图像的生息不断生长——在孩子的体内生长,在意识深处生长,最终松开启蒙期自我的缠绕。藤蔓作为媒介主体联结不同群体和社群,隐喻着生命的深度与广度的联结,出示了一个当代社会共生关系。互相连接、互相缠绕出一个新的世界运行模式,公众成为共建者,每个行为都是系统的延续,成为人类与自然的联结纽带。梁惠敏在展览前言中说:“法国庞比度艺术中心在儿童教育上扮演着先锋的角色。”潜意识在儿童成长中起关键作用,孩子在“蔓舞奇境”一起舞蹈,用即兴的动作来唤醒和激活潜意识,和一群无法命名的奇异角色共舞,变成蔓舞者的剧场。在舞蹈教程的指引下,每个人可以无拘无束地走动、跳舞,用各种构件穿戴装置来创造新动作和新情节,这是儿童教育创先先锋的模型,不需要发明新“方法”,只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内在想法。“藤蔓”艺术装置跨过感知与现实的界限,其神奇之处在于,在空间内部也能达到内外互通,走向宽阔的向度。不预设任何结果与形态,在展厅里无限生长同样可以打破了美术馆的围墙,不一定要走出户外。从“生命未满”到“后续生命”,藤蔓如同汽车一样成为孩子延展的腿,孩子如春芽的破土而般的生命悄然拓展,美术馆的空间生命同样得到拓展。藤蔓是常见却不被关注,但又是一种让人忘不掉的植物。它不断的延伸生长走向融合共生,让我们看见了自然中一直隐身的永恒,“蔓舞奇境”里的人与藤才得以共融相生。藤蔓生长唤醒人们都市喧嚣中对于自然的感知,软体雕塑的方式出示了自然的原真,调动孩子关注更多被忽略的生命。自然是人类世界的前提和生存的根本。藤蔓的坚韧与灵活是生命延续基点,可视的永恒取消了边界,每一位完成项目体验的孩子的意识里都如同带着一小截“藤蔓枝条”离开,也带走了一片自然,让它们在更广阔自由的地方上相互连接、不断延展,并指向持续生长的方向。从“奇幻穿越”到“蔓舞奇境”,都是关于生活互动的艺术,生命体抽象与具象共时,释放出蓬勃的生长力。我们这一天的行程结束后,在恍惚间,发现我们不但身体长个儿了,我们的精神和认知也长个儿了,这预示着我们走上永不停歇的生长旅程。三、《西洛克和风之王国》(Sirocco et le Royaume des Courants d’air)电影能塑造儿童和“发现儿童”,儿童电影也能塑造大人。在澳门,这个暑期的阳光和黑夜都重新定义了儿童电影。澳门文化局主办的第一届澳门国际儿童艺术节于暑假期间举行,首届活动设9大板块,共带来45个项目逾一千场活动,其中澳门国际儿童电影展搜罗不同地方的经典以及精选电影。罗杰·艾伯特(Roger Ebert)将自己作为电影的未来观众来观看电影。在暑假期间,连接小朋友和家长亲密接触不是暑假,而是电影。我们携带暑假的通行证,“作为未来的观众”走入未知的电影行旅图。保利娜·凯尔(Pauline Kael)的电影思想常常走在时代前面。儿童影展同样走在“时间的前面”,未及身动就已步步领先,让整个影展保持“即将到来”的状态。文化局辖下恋爱・电影馆于夏日举办澳门国际儿童电影展,作为澳门国际儿童艺术节的重点活动之一, 展映二十多部风格各异的动画及剧情片,选片排片都具有时间前沿的视界,结合具有电影未来感趣味的工作坊和映前导赏,更设有两场免费户外放映。这周的每个傍晚,我们带着女儿来到电影展的放映主场馆恋爱・电影馆,位于澳门恋爱巷9至13号,毗邻澳门的著名世遗景点「大三巴牌坊」(即「圣保禄大教堂遗址」)。电影馆楼高三层,是一个集合电影观赏、本土影像保存、电影书籍阅读,以及展览等功能的空间。女儿还发现电影馆里有一个太空舱——即白色的太空舱外形的圆柱体独立洗手间,我们从这个“太空舱”返身步入梦工厂,又从影院步入太空歇思。
本次影展为了增进儿童对当代电影艺术的认知,引领儿童及家长塑造光影中的意识形态,通过4个主题单元,精选共20多部佳作,为观众呈现最包罗万象的观影体认,充分满足大人小朋友深入电影(Deeper Into Movies)。“爸妈儿时的电影”单元:带领小朋友回到父母的成长年代,精选满载阳光和赤子之心的寓言《宝贝小猪唛》,迟到20年的神作的《A.I.人工智能》和趣味集大成者《史力加》等影片,启迪孩子能起飞的想象力。“每个小朋友都应拥有的经典”单元:呈现永恒不衰的影史经典作,由杜鲁福执导,掀起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四百击》,新加坡导演梁智强揭示社会议题的《小孩不笨》等,探索成长的喜怒哀乐。“儿童电影展年度精选”单元:《西洛可和风之王国》、本地动画短片精选、《大发明家》和《向着明亮那方》。还有集结话题动画新作和本地优秀短片,聚焦亲子关系的长片《向着明亮那方》,以及《龟巴士》、《梅婆》、《灯塔》,以及户外放映的《小淘气尼古拉:快乐的源头》等不同题材的本地作品,为观众呈现没有定式的视听模式,动用你对所知的一切,主题单元的活力升维了电影的启蒙。其中《人工智能》、《爸妈不在家》、《四百击》、《爱登士家庭》构成了澳门国际儿童电影展4套关于“成长”的电影线索。这些电影导演都不会单纯地把它们理解为儿童电影, 因为这些影片不但将童话幻想具象化为人造视觉奇观,还被赋予了许多重要的内涵,梦超越了年龄的界限。儿童故事为线索,其内核为成人无力的情感寄托。儿童角色在片中更多扮演了成人故事的载体,而非真实儿童的视角。儿童的眼光抵达成人世界的创作诉求。其中由伯努瓦·希厄(Benoît Chieux)执导的法语电影《西洛克和风之王国》(Sirocco et le Royaume des Courants d’air)是一部难得的启蒙佳片,诗化的儿童观和温软的女性特质令人难忘。该影片在动画电影界最高奖项,被称为「动画奥斯卡」的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上作为开幕电影首次展映并荣获观众选择奖。观影完毕,我们在讨论中从心里忍不住要给他再颁发一次观众奖。影片充满诗质的视觉和音乐联觉营造了事物形状的运动和变幻,音乐作为影像运行的均值,为风提供了真实的生命。影像的再度陌生生发了一个诡谲的异世界,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契合吉卜力工作室风格又与吉卜力保持距离,这个微妙的差异性被导演放大了,两个小女孩的非凡冒险让儿童在现实世界中始终保持纯真。片尾在忽明忽暗的淡淡忧伤中结束,让我们惊醒,所有大人最初都是孩子,现在也是“孩子”。同时,这部影片似乎让我们找到了风的秘密通道,更懂得如何和风相处了;让我们找到书籍的世界和宇宙之间的入口;让我们找到了人和猫的“未被情感发现”的关系。
要调动夏日多巴胺,少不了露天时光机。按日程计划,影展特设两场免费入场的“户外放映派对”,作为闭幕重头戏,播放尽显母女真挚感情的《琳达想食鸡!》、本地佳作“半岛师奶”系列动画精选,还有影像自由活泼的《小淘气尼古拉:快乐的源头》。活动于文化中心艺术广场举行,让观众在夏夜晚风中通过电影探索孩子内心丰富的“一元”。露天影展不仅提供了一个展示中发现自我的平台,让孩子们能够在开放的空间参与到电影的讨论中来,一次光影转世般的电影启蒙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世界观。《西洛克和风之王国》剧照
著名法国影评人米歇尔·西蒙曾在一次影展提出了 “缓慢电影” 的概念,本届影展,无论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的电影,我们都可以进入一种“缓慢”中。而影展的延伸活动就可以看作是现实中的“缓慢电影”:包括邀请知名香港影评人乔奕思,为“每个小朋友都应拥有的经典”单元的经典电影娓娓道来他独特的见解,引领观众探索作品蕴含的深层的内涵。特设两个新奇有趣的工作坊:“何小涌做体操”画画小教室,由山今导师带领参加者以绘画形式,画出何小涌可爱的体操姿态,完成专属的体操手册,身体的图像化如同童话电影中的身体奇观,在影展画画似乎在致意著名画家和影评人曼尼·法伯(Manny Farber);小城闲情之“半岛师奶教‘整’鸡”工作坊,以黏土定格动画的创作方式,纪录“豉油鸡”製作过程,创造自己的食谱小动画,呈现了现实版的“一种可触摸的影像” 。罗杰·艾伯特将自己作为电影的未来观众来评论电影。笔者一家仨人作为儿童电影展家庭式的电影观察员组合,带着一个暑假的纯真,在电影旅途中的讨论和隐形书写,非比寻常的观影经历构成了我们人生的重要节点。“非观众”召唤出的“非电影”,观影旅程的结束还带来了假期放逐的收获。观影过程深刻反映了我们成长过程中的自我缠绕、较量和展开。电影能把城市的名片变成“一座城市的片名”,澳门国际儿童电影展是一部未来的电影,我们这趟澳门的观影体认过程也成为了一部夏日的电影。(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供图,东平、侃异对本文有贡献)
微信号|frenchtheory
投稿邮箱|tj_frenchtheor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