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在任何一个年代都是很有物质回报的东西,知识就更是如此。最近在读岳南的《南渡北归》,里面有几页文字介绍民国时期教授工资收入,也提到了周作人的翻译薪酬,摘录如下:
正薪(即大学发放的固定薪水)四百至六百元,比国府委员的薪金只差二百元,比各省厅长的薪金高出一二百元不等,比中学教员的薪金高出五倍至十倍,比小学教员的薪金高出二十倍至三十倍。虽然住惯了外国的人对于区区每月四五百元的收入不觉得多,甚至于有“去阁官微不救贫”之感(自注:去阁,古代藏书的地方,这里指掌握图书的官),但是,像我们这些“知足”的人看来,每日有人送菜上门,每周有人送米上门,每月有人送煤上门,每隔一二十天有书贾送书上门,每逢春天有花匠送各种花卉上门,也就可以踌躇满志的了。”(王力《清苦》,载《生活导报》1943年8月22日,)这里说的是清华大学一般教员的情形,比王力高一级的大牌教授其条件还要好。自1931年梅贻琦出任校长后,为招聘贤能,清华大学颁布规定:教授月薪300~500元,每位教授可拥有一栋新式住宅。1933年春,清华西院住有陈寅恪、吴宓、闻一多、顾毓琇、周培源、雷海宗、吴有训、杨武之等近五十家。1935年初,闻一多、俞平伯、吴有训、周培源、陈岱孙等教授又迁入清华新南院,这是30栋新建的西式砖房,每位教授一栋,其条件比西园更好,除有一个花木葱茏的小院子外,内有书房、卧室、餐厅、会客室、浴室、储藏室等大小14间,附设的电话、热水等生活用具一应俱全。清华学生的学费每学期10元,不收寄宿费,共有学生1200余人。20世纪30年代币值与世纪末(2000年)的兑对比率大体如下:1934年月薪500元,约合2000年1.5万元(这个换算是肯定有问题的,从下文可以看出)。当时大学教授常有兼职,收入更多,例如在学术界地位和陈寅恪齐名的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兼职所得月收入可达上千元,甚至达1500元。有一个时期陈寅恪也在北大历史系兼职,后鉴于身体状况,夫人唐筼以“再兼职就不管饭”相要挟,陈氏才不再兼职。当时北大文学院长胡适购置一辆小汽车,耗资500元,相当于一个月的薪水。1936年,顾颉刚因考虑每日往来于城内的北平研究院与西郊燕京大学之间,多有不便,也购小汽车一辆,每月支付司机的薪水是20元(用这个来换算500元在今天的购买力是比较合适的)。当时的物价波动不大,基本情形为:一角七分可买一斤上等黄酒;一元钱可买8斤猪肉;一元钱可在正阳楼吃两只上等的 “高梁红”肥大螃蟹,且伺候十分周到;一元钱可吃一汤三菜的西餐 (小吃、面包黄油果酱、咖啡);二元钱可买一袋上等面粉,月租八元可得一个约有20间大房的四合院。当时北平一家四口,每月12元伙食费,即可达到小康水平。(参见陈明远 《文化人与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据周作人回忆,他在“九一八”事变之前的北平与胡适有过“卖稿的交涉”,所谓交涉其实就是由神通广大的胡适出面推荐给出版商,凡例共有三回,都是翻译稿。最后一回是周作人翻译的一册《希腊拟曲》,也是周在那一时代唯一的希腊译品,共有4万字。译稿由胡适荐给文化基金会的编译委员会,所得稿酬是每千字10元,共得400元。周说:这个价格是他在当时卖稿中所得的最高价格,“有极大的好处,即是就用了买得一块坟地,在西郊的板井村,只有二亩的地面,因为原来有三间瓦屋在后面,所以花了三百六十元买来,但是后来因为没有人住,所以倒塌了;新种的柏树过了三十多年,已经成林了。那里葬着我们的次女若子,侄儿丰二,最后还有先母鲁老太太,也安息在那里,那地方是到今还好好的存在,便是我的力气总算不是白花了。”(周作人《忆胡适》,载《知堂回想录》,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按照上文“当时北平一家四口,每月12元伙食费,即可达到小康水平”这个标准看,周作人400元的翻译报酬可以让四口之家保持将近三年的小康生活。所以,也难怪很多知识分子会怀念民国时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