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主任,“肌酐越来越高,是不是最后一定会变成尿毒症?肌酐601还有没有治疗的价值?”
不同的肾病,进展风险不同,一部分患者虽然肾损伤严重,但不是治不好,就一定会发展到尿毒症!
慢性肾脏病有几十种,治疗方案更是难以计数,不过最终结局可以较为明确地分为3种:
有的肾病存在自愈的可能,比如10%的IgA肾病会自愈,30%的膜性肾病会自愈。
还有部分肾病的治疗比较容易,比如微小病变肾病、儿童紫癜性肾炎等等,治愈率较高。
这类患者占大多数,虽然病情一直在进展,但速度比较缓慢,进展到尿毒症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在肾病炎症阶段,尿蛋白水平高的患者,发展的速度快,尿蛋白定量少,则说明发展的速度慢,但绝对不是不发展。
截止到2020年,柳叶刀数据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1.3亿,尿毒症患者约有300多万。
就是说,尿毒症的进展风险在2%-5%左右。
最常见的是3种高风险患者:
1、尿蛋白定量长期>1g、特别是>3.5g的患者;
2、伴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达标的患者;
3、有多年糖尿病的肾病患者。
为什么这几个指标中没有肌酐?
因为肌酐是肾功能受损的结果,单纯降低肌酐水平,并不能改变肾脏病的结局!
在这五个指标中,前3个指标异常,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大!
在肾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远高于尿毒症!
尿蛋白越高、血糖水平越高、肾功能越差,肾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应越高。
2017年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的文章就指出:
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人(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比正常人要高57%,还合并蛋白尿的人,比正常人要高63%。
除了这3个指标,肾脏大小和kim-1对肾病结局的影响比较大!
肾脏体积增大,可能是炎症或囊肿的信号;而肾脏缩小,则通常意味着肾功能已严重受损。
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定期监测肾脏的体积情况!
相比与肾脏增大,肾脏缩小则更严重,肾脏之所以会缩小,就是因为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萎缩纤维化后,肾脏的血流量减少。
肾脏无法完成血液的滤过,大量毒素蓄积在血液中,不仅会损伤肾脏,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病情进一步加重。
血流量减少,是肾功能肾衰竭的根本原因。
可能很多患者不太熟悉这个指标,Kim-1却是早期肾脏损伤的敏感标志物。
当肾脏受到损伤时,Kim-1水平会迅速上升,且升高程度与肾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通过检测Kim-1,可以为早期肾脏损伤的干预,提供宝贵的治疗时机。
当肾功能受损超过6个月,越来越多的可逆性病变,会逐渐转化为永久性病变,可以改善的肾脏细胞,会越来越少,逆转肾衰竭的机会越少。
索芬
主治医师
全国高级中医研讨会成员
临床实践
擅长:中医疗法治疗各类肾脏疾病;
诊治: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有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对中医中药有着深入研究。
扫码添加 优先指导
手机/17603289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