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读过《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亲们都知道“全真七子”,他们分别是王重阳祖师的七位嫡传弟子--马丹阳、孙不二、谭处端、郝大通、王处一、刘处玄、丘处机等七人。小说中的他们个个内外兼修,行侠仗义,谱写了一份别样的江湖传奇。
同小说中的其他虚拟人物不同,全真七子在我国道教历史上各有道统相传,特别是他们都与崂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可惜金大侠没有到过崂山,所以在小说中也无法为其着笔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崂山在金元时期确实是“僻居海外,无人可识”了。
全真七子都是山东半岛人士,其中马钰与孙不二为夫妇,他们与谭处端、郝大通都为金山东宁海人(今天山东牟平人),王处一为山东乳山人,刘处玄为山东莱州人,丘处机为山东栖霞人,也就是说全真七子都是老乡,他们大约在金大定八九年的时间(估计为1168-1169年左右)全部师从王重阳出家修道。
既然是修道,自然要找自然界洞天福地的地方吸纳真气,炼制内丹。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人大都在昆嵛山烟霞洞,后来功夫练到一定的程度就开始向西迁移,线路为山东、河南、河北、陕西,一路是沿着天下名山的脉络从昆嵛山到了崂山,河南、河北,最后在终南山落地,而丘处机更是到了阿富汗面见四处征战的成吉思汗,成为道教之首。
作为全真教的祖师爷,王重阳是否到过崂山没有明确记载,在华楼南天门有镌刻“重阳洞”,据估计是后人所为。
全真七子的大弟子马钰据说于丘处机二次来崂山之前,曾与其妻孙不二由昆嵛山来崂山修道,华楼山碧落岩南壁刻有“丹阳真人归山操”和语录,凌烟崮南下有“丹阳师父题长生师父《沁园春》”,华楼宫后题有《马师父答王重阳》诗。虽然留下了这么多痕迹,但马钰在崂山没有什么道场。
作为马钰的妻子,孙不二的崂山经历则要明确的多,孙为全真清静派创始人。金大定十四年(1175年),孙不二偕同侄女孙又贞来崂山,隐居明道观和白云庵,精心研制医药和经韵琴曲。孙不二曾作诗《子午钟》并谱曲,被金山派道士成为《崂山吊挂》,崂山道士称为“孙谱”。
谭处端创立了全真南无派,崂山余脉浮山雏凤顶山腰中的朝阳洞和神笔峰山谷中的荒草庵两处道观,即为全真南无派道场,华楼山碧落岩南壁也有谭师父语录。
郝大通创立了全真华山派,其布道的场所为上清宫,随着华山派在崂山的兴起,其道场逐渐扩展到太平宫、蔚竹庵、关帝庙、大崂观、华楼宫、神清宫等。
王处一为著名的铁脚仙,创立了全真嵛山派,长期隐居昆嵛山修道,其《云光集》中有《赠崂山郑先生》、《崂山采药》诗,描述了其在崂山活动的场景。
刘处玄则在崂山的活动要多得多,据《太清宫志》记载,其由昆嵛山来崂山后,独留太清宫,创立了全真随山派,太清宫成为其道场。
长春子丘处机则是全真七子在崂山遗迹最多的道长了。长春子喜欢吟诗作对,曾经至少两次游崂山,一次自莱西望城来崂山北线,一鼓作气做了二十首诗,并将牢山改名为鳌山,这些诗词目前被镌刻在白龙洞洞额之上。
过了四年,老丘第二次游崂山,这次走的南线,从南天门入山,本次首先做词一首,名“青玉案”,截止又是一鼓作气做了二十首诗词,大家都别争,太清宫、上清宫各十首,其中太清宫诗词镌刻在三皇殿后山巨石上,上清宫的诗词镌刻在玉皇殿西墙外混元石上。
此外其所过之处,处处留字,写得最多的是“访道山”之类,还有“上道”、“道山”、“明霞洞”、“南天门”、“鳌山”、“鳌山上清宫”、“鹤山遇真庵”、“仙鹤洞”、“卧风窟”、“寻真”等,丘道长题字之多只有登州周鲁可以媲美。
崂山长春墓遗址位于上清宫南500米处,文革时曾被挖掘。据说红卫兵掘开其棺,仅见有一手杖其中,为丘处机当年用过的东西,是生前遗物,混乱中,手杖不知被谁拿走。
丘处机在崂山创立了全真龙门派,崂山白云洞、凝真观、玉清宫、修真庵、百福庵、塘子观等都成为全真龙门派道场。
其实全真七子中,长生子刘处玄居崂山时间最长,讲道最多。但显然此位老道宣传的功夫比较长春子那是大大的不如。
小说中“全真七子”最厉害的功夫就是“天罡北斗阵”了,此阵需要七人共同发起,足可抵挡一流高手。在崂山犹龙洞上的混元石上也有此阵的星图,只见北斗七星围成的轮廓内,斗柄形的星图形镌刻于山石上,犹如映着天空的星宿,虽历经风雨,仍然清晰可辨。
根据常年在犹龙洞修行道长的说法,“北斗”在道教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代道教人士行法、修炼历来讲究“踏罡布斗”,而“北斗七星阵图”则清楚地标明了生门、死门等方位,正是道教武术中的一种基本步法。莫非当年全真七子曾经在此练功,这就不为人知了。
全真七子同其他崂山道士一起构成了崂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崂山道士,崂山不过是僻于海隅,巍峨峭拔的一方巨石罢了,有了崂山道士,崂山就成了烟霭之间,隐隐可见的道家仙山,灵异之地。所以“山川皆属道生涯,万象森罗共一家。不是圣贤潜制御,安能天地久光华。”
更多发现请点击标签关注老鱼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