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有三处八仙墩。
正宗的在崂山头,此墩是古人游崂必到之处,可以说游崂必游太清,游太清则必到八仙墩。何也?因八仙墩有三个第一:第一壁、第一丽、第一奇!
何为“第一壁”?明高出《劳山记》曰:“山形裯削,五色离披,仰瞩青云,若接溟涬,是劳第一壁也。坠而若群星、若列几,故称仙墩焉。”
崂山悬崖多不胜数,但可称为壁的则寥寥无几,要称为“壁”必须是垂直的,但即使在被称为“阎王鼻子”的梯子石最险处,山体也是逐渐入海,类似八仙墩这种数十丈垂直竖立,上接沧溟,下临大海可说是唯二的存在,确实为“第一壁”。
说唯二,因为附近类似八仙墩这样的地质结构还有一处:雄崖。雄崖位于即墨丰城海滨白马岛,岛东北岸险崖陡立,称为“雄崖”,与八仙墩一样,雄崖也是一处陡立大海的断崖,但论惊心动魄及其雄伟,则只能屈居为次。
何为“第一奇、第一丽”?高弘图在《崂山九游记》中定义此处“大率此一观,实二崂第一奇、第一丽”?则其奇在何处?丽在何方?
其丽在其“色”。八仙墩是彩色的,这在崂山的绝壁也绝无仅有。其石壁分青、黑、翠、紫、黄五色,层层叠叠,斑驳如绣。张允抡《游张仙塔记》中记其丽曰:“文理皆横,绕如带,五色层叠,类出机轴”。这是其“丽”。
其奇在其“幻”。墩时多时少,塔时现时消,钱时有时无。
墩时多时少。在海浪多年的冲击下石壁断落较多,崖下有石墩十多块,皆有两米高,但到底有多少,无人说得清。因为露出海面的可以数清,藏在水下的还不知有多少,奇怪的是从来没有看到过退潮时的八仙墩的全貌,无法找到最后一块石墩,除非海枯石烂。
塔时现时消。在壁东绝壁上有张仙塔,此塔时现时消,这个近代蓝水先生记载最为清楚。其在《崂山琐记》中记到,在民国二十年曾见到在“八仙墩北山腰,在竖裂缝中,有铁色厚不过尺,不规则石板累叠似塔,下丰上杀,以为即张仙塔”。并且“秋同友周至元重游,所见亦同”,说明这时候的张仙塔出现了。1934年先生在书中又记载“后去秋重至其处,不见旧景”。这时候的张仙塔又消失了。总而言之,无数人见到过张仙塔,更多的人从没见到其任何遗迹,也说不定那天塔又出现了。说明此塔时现时消,确实够“奇”!
钱时有时无,八仙墩北侧是晒钱石,周宗颐《太清宫志》记载:“至今游客来此,于石隙凹处寻得古铜篆文钱者,但不能多得,只一二文。”黄肇颚《崂山续志》说:“钱质甚苏,遇风则坚,传为仙人晒钱石。”此处的钱可说时有时无。
第二处偏墩在八仙墩西行,与钓鱼台之间有一处类似的地貌,名为小八仙墩。小八仙墩的地质构造与八仙墩类同,有绝壁,有颜色,但属于“三无墩”,无塔无钱无古人记载,与八仙墩的正堂相比,属于偏墩。这里的岩石构造也有与八仙墩不同的地方,五花巨石叠加比较多,形成奇特的岩石地貌。
说小八仙墩是三无墩,其实也不尽然,周至元与蓝水来过还遇险,不过当时没有现在的名字。周至元在《游崂二险记》中记载了一段找八仙墩的故事:“曾与蓝水游八仙墩,因误途背崖而下。觅来路不得,攀援无从,屡跻屡坠。蓝水慨然曰:“如其坐而毙,岂若登而死!”乃匍匐蛇行,尽平生力附崖而上,终得脱困,继而助友离险……。”
根据文中的描述,周至元文所描述的地方,应为小八仙墩无疑,两人寻找八仙墩路中找到了一处与其类似的地貌,误认为即八仙墩,不过找错了路,差点坠崖。所以说小八仙墩貌似也有一些人文气息,山友们可找寻周蓝坠崖处,刻录一块“周至元蓝水坠崖处”的牌子以为纪念亦可。
第三处八仙墩在距离太清宫东行大约一里的地方,这一处八仙墩王大来在《七游崂山记》中有记载“十五日,与式文、子乘、云岩道人同饮。云岩对客曰:“近有异境,不逾一里,原名石厦,胜如八仙墩而境稍狭。诸君有山水癖,道人不敢秘,请前导以游””。
云岩道人的描述其境“悬崖下俯惊涛,上辟为龛,推挽可入。潮至则银山突起于脚底,风来则雪浪倒喷于头颅,八仙墩亦有犹是也。”
石厦其实是一处临海的石台,退潮的时候,沿太清宫贴海东行可达。台广可亩半,有山岩突出如厦,可容数人,风雨几不可侵。每遇大潮,则海潮逆台而起,前与台平而后势渐竭,散若玉碎,其境与太清道人同,可惜其地势险要,几无人迹。当然石厦有绝壁,有石台,但没有石墩,这是其与八仙墩不同的地方。
游崂者或游上清下清之深院古树、或游九水之九水涟漪、或游巨峰之高山峡谷,但石厦至八仙墩一线之锦绣壁,则少有人至。大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岂不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欢迎转发,合作请联系:439829@qq.com
更多请关注老鱼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