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许多古道的关隘状似山门,且有古人题字其上,我们不妨盘点一下。
劈石口
劈石口是崂山南北著名的古道。此道沿着山势盘旋上升,到顶点后是著名的劈石。石高10米有余,天然裂为二片,裂缝中可行人走马,蔚为奇观,劈石口因此而得名,是通往崂东必经之地。
在劈石之西半刻有“劈石天开”四字,呈田字形排列,可倒读,亦可环读,均能成句,字径l米。另有诗刻“劈石口”,为明代万历年间即墨县县丞周蹯所作,诗文为:“莲花片片削空青,华岳分峰仗巨灵。吏向劳山挥玉斧,洞天有路不常扃。”诗刻于劈石之东半片上:通幅刻石高达4米。
三清门
去往太清宫的古道,在临近太清宫处有一块与劈石有异曲同工的巨石。只见一圆锥状石崮,从中一劈为二,中可行人,状如城门,旁侧题刻“三清门”。
此门地处太清宫北公路下老道坟旁,宫东山路未辟前,此为入宫必经之地,传说邱长春等北七真来太清宫时,即沿此路而入三清殿。题刻“三清门”于其北侧,字径70厘米。青岛市高小岩篆书。
寻真门
由天梯东攀去太清宫,有巨石横卧道中,石下有洞如门,自古为进山必经之艰险处,人登至此,不敢越石而过,只得穿洞而行,俗称“狗洞”。
此洞现在已整修成较易行走的通路,当年不过一隙而已,林钟柱《梯子石记》中如此记录“众石支一石,翱翔甫定,衔尾卧其上,人从隙中过,约略下数步,仰见青天,忽成异境,盖世俗所谓狗洞者。”因此名不雅,今名“寻真门”,取其进山求真之意。字镌于洞额横石上。面西,字径80厘米。青岛市董海山书。
龙门
内九水到潮音瀑之间有门,原名“崖门”。冷翠谷东上为石门峡,四周为绝壁,西入东出如城门,古称大,讹传“大衙门”或“大牙门”,清代即墨文人张鹤称为大龙门,今按张说命名。字径1米,刻于北岸之危崖上。集郑道昭书。 题刻“二龙门”。由大龙门东去,出口即为二龙门,崖如齿,字刻其上,字径40厘米,原山东省副省长李予昂书。
石门
行游九水,从山外上行到内四水,冷翠峡的入口右边岩石高耸突兀的地方建有一座亭子,古木阴翳,下临深潭。边上石壁有镌刻的大字“石门亭”,据说是集苏东坡字而成,可惜石壁被落叶所覆,已少有人可观得此名。
石门之名的来历一说是峰下河谷有石门,高如城墙,人可穿行其间;一说缘于亭上方的一座天然石门,真正的来历其实是后者。亭侧是一条苔藓斑驳古道,自古道上行15分钟,可以看到一座类似象鼻山的横跨山涧的门。此处为风口,立此门下,但闻风声阵阵,自门中如水川流而过,故蓝水名此门为“风石屋”,极具意趣。自风石屋上行可至降云涧,或经黑风口直到崂顶,是行山人经常走动的一条路。
聚仙门
聚仙门及石刻位于鹤山东峰山腰,门向东,两石壁夹立,南北对峙,恰成天然门户,扼登山之通道。相传著名道人邱处机同道友初到此山时,尚无山门,便用双手推开北面巨岩,才成其门,命名为“聚仙门”。当年推岩时,留在巨岩上的手迹至今犹在。巨岩上刻有“聚仙门”三字,系明代道士清虚子之手迹。
寅宾洞
在太平宫侧有狮子峰,登狮子峰必经之处有一洞,洞额有题刻“寅宾洞”。字径约25厘米,篆书,为明代进士陈沂所书,署名右亭,石亭乃其号,时在嘉靖癸巳(1533年)九月廿四日。寅宾为恭敬导引之意,出自《书·尧典》。
南天门
最有名的石门还是南天门,八百年前,丘处机经崂山道士的邀请,带领徒弟们乘船在流清河湾下船,从这儿进入崂山腹地,他在东门锥上留下了“南天门”三字。
“南天门”的石刻很早就有记载,但寻找这个石刻却费了一段功夫。很长时期,专业组织和许多民间团队都在寻找着这处刻字实物,但均无结果。后来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青岛的驴友李青等人率先找到了刻字,并对外公布了刻字的位置。当时刻字已被灌木和草丛所覆盖,后来为了便于近距离观赏,就把石崖根上的植物清理了。
散门
当然还有很多关隘比以上更具险峻,但没有题刻的名字,所以名为散门。如石门山上的大石门,两峰对峙,中辟为门;天茶顶与紫英庵口之间的一线天门,几乎是天造地设的仙造之门;白云洞海天一览到会仙台之间的洞,其实更像是狗洞,名为寻仙门也不为过,还有各种形形色色的望海门,可惜它们没有题刻啊。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盼望有一天,这些散落山野的门也可以有与自身相辉映的石刻。
更多发现请点击标签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