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九水是北九水南的几条涧谷的总称,百年前山东第一条公路台柳路最后的几公里即修建于此,开启了崂山开发的序幕,最近重走南九水,对其中的三座桥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你看这荒山薄岭,瓢大的地,碗大的田。在山坳里和山沟里才有人烟。就是扛轿、砍柴,靠山吃山,哪里来你们吃絮了的白米、面?先生!这地瓜干味道真不恶,包管你一口都不能嚼!去年咯,一秋大雨冲翻了沙窝,连这点东西充饥也捞不着。”
这是现代作家王统照先生在《轿夫的话—崂山道中》描述的30年代崂山南九水山民困苦生活的一首诗。真实记录了行走在山路上为游玩的达官贵人门抬轿的轿夫所说。当年崂山多山石,庄稼地少,山民的主要职业是扛轿、砍柴。而台柳路是当时青岛唯一一条公路,游玩的人也很多,更是催生了抬轿这个行当。
三十年代游玩崂山的经典线路是,从台东坐车走台柳路,经过市区后经现在的汉河进山。进山后道路变窄,山势又弯又陡,要到达真正的景区,需要十公里的山路,许多人没有体力行走就雇佣轿夫。
当年的轿夫就如现在的出租车,轿夫门一般在山道曲折的转弯处靠活。这样的地方主要有三处,每一处都有一座桥,见证着以前的历史。
“沿涧行数转益幽。十里至板房,治丞己为租定山轿三乘,乘二人。随身食物以两力负之。上坡小转得小村落名竹窝,修竹万竿,清流数曲,颇类我乡风景。窬岭约五里至柳树台,山势忽展。自青来游者,车行至此止。有德人旧时病院楼房两所,荒凉壁立山阿中。有新屋数楹,俄人所建客邸也”。这是一代宗主傅增湘1932年农历八月游崂山时,撰写的游记,说明当时游劳,车经台柳路行到板房后坐山轿。
山轿不是本文的重点,我们主要说说轿夫门经常聚集的三座桥。
第一座桥是弹月桥,位于大石村。因桥拱似弯月而名,它跨过南九水河,再往上山势陡峭,多弯曲,称“十八盘”,后建大崂至王戈庄公路也称“十八盘”,这里一般叫“南十八”。
该桥名字优雅,但也最是命运多舛,起初为德占时期(1904)年由德国人修建,为当时最早最大的石拱桥,因拱圈是用直径六七十厘米的方块石砌成月牙形,故取此名。
【以前的弹月桥】
《胶澳志》描述该桥:"横架两山之麓,空悬大溪之上,岩石磷磷,山水潺潺,林壑幽美,佳妙绝俗",是当时崂山一大景观。
1914年8月,“一战”爆发。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9月18日,日军占领仰口湾。德军与日军激战了一天,最终寡不敌众的德国人焚毁了疗养院和多处别墅,炸毁了该桥,撤离到市区。这是该桥的第一次倾圮。
日本占领青岛后对该桥进行了重时,同时把石刻“弹月桥”镶嵌其中。1925年山洪暴发,该桥第二次倾圮。后当局按原样修复。黄公渚在《清平乐》词中云:“数行宫柳,路入南龙口。弹月桥边人载酒,照影溪流面皱。”
1970年,沙子口人民公社出资将“弹月桥”加宽,桥长30米,宽4米,桥栏水泥刻字毛主席语录,如“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等。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是一句永不过时的激励。这是该桥第三重手术。
【现在冬天的弹月桥,夏天有水要好些】
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府又一次对桥进行了维修,将原来的水泥护栏撤掉,围挡改成栏杆设计,弹月桥三字也不知所踪,这是该桥的第四次手术,已不复当年“弹月”之意境矣。
顺便提一句,该桥南边即为原“观川台”,“台作洋式,覆以厦,西临川,背依楼,楼后为山,楼北有池,曲栏夹桥婉转其中。洪述组有诗曰:“青山转处起高台,台下水流更不回,洞势落成瓴建屋,溪喧声似蛰惊雷。”
【观川台旧照】
观川台侧的西九水村建筑多为石造、保存完好,为典型的山村风貌,沿着南九水河是一溜的驿站酒楼,潺潺的流水自楼下流过,转过观川台南去,夏天的时候三三两两的姑娘们在河道里浣洗。观川台及其附近的西九水村略加改造修正,风情堪比沈从文的凤凰。
【西九水村村貌】
第二座桥是钉子桥,位于王子涧,又称大灰桥,刚开始也是由德国人修建。因第一次使用水泥修筑桥梁,被当地百姓称为“大灰桥”,桥下深壑名王子涧。
该桥长21米,高7.2米,桥面净宽4.5米,与路线斜交30度,斜净跨16.1米。用T型钢筋混凝土梁4根支撑梁的上面结构,两边用钢筋混凝土桁架做栏杆,构件尺寸较大,连同桥面形成下承式桥架,除作栏杆外,也帮同承载。桥面用砖形石块铺砌,为防止松动,石缝中镶嵌大铁钉,故亦名钉子桥。
《胶澳志》描述该桥:“位四山之中,架山河之上,怪石峭立,涧泉溶溶,林木青翠,风景绝佳”。此桥已有110年历史,现仍完好,在继续使用。
【钉子桥和大仓库】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大灰桥南侧路东的石头建筑,石头围墙有5米高,上下两层窗户,看到这个建筑首先让我想到上海四行仓库,此建筑据说德、日、国军、解放军都驻扎过,是进出崂山的战略要地,不知为何现在竟无人管理,甚为可惜。
第三座桥为板房桥,在竹窝村。竹窝位于王子涧北,地处山窝,因多竹而得名。解放前游山汽车多停于此处,这里建有许多小饭店,多用木板搭成,故又名“板房”,桥因房而得名。
【板房桥】
板房桥是南九水三桥中原貌保存最好的桥,为纯石造单拱石桥,厚重的石料砌起的这座石桥,外形看起来相当坚固,初由德国人修建,1934年后又沈鸿烈主持重建。桥中间镌刻“板房桥”三字,为当时青岛工务局局长邢契莘所刻。
板房桥以上为柳树台,原有德人修建麦克伦堡疗养院,为台柳路的终点。当时的《青岛及其近郊指南》描述:在南九水幽静的山谷中,沿一条平坦、宽阔,可以行车的盘山道路一直向上,大约步行半个小时,便可以到达位于海拔450米的柳树台顶部,麦克伦堡疗养院就在那里。
【麦克伦堡疗养院】
一战德军在撤退之前焚毁了疗养院,日本占领青岛后,部分修复了疗养院的一些设施,并改名为崂山病院。20世纪30年代初,沈鸿烈主政青岛,修复一大批的崂山建筑.其中青岛市参议员栾心甫是个富商,由他出资重修了麦克伦堡疗养院并改造成崂山大饭店,使这里再度成为达官贵人宴会的场所,后在二战中成为废墟。
青岛的百年古桥不多,建在深山中保存完好的更是凤毛麟角,台柳路是山东的第一条公路,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盼望有关部门能从多个维度考虑崂山旅游,将观川台、三桥、崂山大饭店进行挖掘,打造台柳路南九水部分人文徒步线,当可与北九水的山水之胜相得益彰,更增添崂山地理人文内涵。
更多点击标签关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