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如︱遥远的巴尔干(之十九):艺术的回味

文摘   2024-07-24 19:00   浙江  



艺术的回味

遥远的巴尔干(之十九)

︱王继如

 2024年5月25日

       晨光熹微,上海东方航空的大型波音客机降落在浦东机场,这次巴尔干半岛品质游画下了句号。

       23日下午从博瑞城堡赶回佩斯城里,巴士把大家直接送到匈牙利艺术馆门口,然后穿过自由广场,买票赶到匈牙利美术馆。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附庸风雅之举,美术馆正在进行油画作品展,其中有戈雅专场,还有馆藏埃及木乃伊和出土文物展。这两个展览对王寒她们是久旱遇甘霖,是个艺术饕餮,而与我们来说连个门外热闹都不会看。那天征集报名时,旅友陈先生说了我的心里话,不跟着看表明我们没文化,下次不带我们玩了;跟着看吧看不懂,不懂还得装着看懂了受教育的样子,蛮难受的。

       看展时有个很奇妙的事,至今我还不明白。这些油画挂着看去象是蒙着一层纱,或者是披着一层灰,有点陈旧的年代感,层次也很平。拿手机相机一聚焦,画面焕然一新,空间层次感突现,色彩明亮凝重,人物风景栩栩如生,相当的赏心悦目。

       在埃及出土文物中,三枚戒指在灯光的作用下,一枚蓝宝石、一枚钻石,再一枚是镏金的,根本看不出是千年前的文物,极其精致美艳!面对这三枚戒指,我的脑子里竖了个大问号。正巧宁波的大军兄、洪亮兄都在埃及看博物馆和神庙,都在感慨3000年前古埃及的文化昌盛和科技进步。我问他们,如何看3000年前后的古今埃及及其神庙文化价值?推动社会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动力源泉在哪里?

       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路上跟着王寒她们看景、拍照和发朋友圈,一点一点地明白了她的“有意思”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意思”会让读者觉得有意思。面对大好河山与异域风情,我们总是喜欢“宏大叙事”,总想用一张照片襄括美景全貌,唯此才是大场景大手笔,结果总是千山一面、千人一样。而王寒总是善于从不一样的角度去把握全景,特别是从细微处管窥实质,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决定美丽呈现。因为细节,因此生动;因为细节,因此传神。寥寥数语,道尽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正象油画一样,不在于堆叠了多少种颜色,重要的是把颜色用对了地方。那天在菲斯提帝兹宫,因为时间关系进去转了一圈就出来等车了,稍后王寒回来,手里抓着三个松子蓬,说是从江泽民手植松树下捡的,是这次巴尔干行的重大成果,捡回了最高领导根植的友谊种子。这时我思忖,她的文章会因此而变得可读、可亲和可信,“名之名,非常名”也。

      细节决定文化,细节亦反映人性。在博瑞城堡,我们遭遇了“外省”旅团的一次攻击。“外省”是前年疫情时为避讳创造的一个专有名词,大家特别明白其中的内涵。外省团其实跟我们一直同进同出,是同一家旅行社的同属产品。从地接开始,他们经历了很多事,有各样的波折。那天晨早,他们的巴士在酒店停车场居然被严重刮擦。领队征询大家意见,可否让他们搭乘我们的大巴,意外的是全团异口同声地反对。我在嘴巴上反对,心里还是有几分同情,出门在外谁能保证自己不会遇到意外之事呢,为什么就不能同舟共济呢?



       因为要赶美术馆观展,领队把旧城和城堡参观时间进行了压缩,我们提前进城堡,外省团落后我们半小时。我挑选在城堡前面一处大石头上休息。外省团进堡后又是一阵大呼小叫,很容易使人想起那天在萨拉热窝老城的清真寺里,她们又唱又叫又跳的样子,看到都替她们难堪,外省老人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粗鄙的呢?有一对老夫妇,看中了我坐的大石头,要求我让给他们拍照。我说了声“好的”,起身离开他们镜头范围。不知道是这一处取景太好,还是他们的拍照水平太不堪,折腾了半天两个人还没拍尽兴。这时我的旅友们已经从城堡出来,开始在门前台阶上取景拍照。这对老夫妇居然对着我们旅友不耐烦了,很不友好地嘀咕,“你们有没有完,都等你们好一会了!”我一听不对,怎么可以这样说话呢?于是对他们说,你怎么说话呢?前面我让了你们,你都拍了半天还不够吗?你要把城堡变成你们两个人的专场,有本事清场包了去!不想这惹了他,竟气势汹汹地向我扑来。我问他,怎么,想打架?不要为老不尊哦!王寒见此情景,连忙上前劝他们,这是艺术圣地,不要失了体统哦。到底是作家团长,轻言细语,化干戈为玉帛。

       据说老人已经七十多岁,原来是外省的一个派出所长,余威犹有。说实话,那天如果不是担心他心脑血管什么的,真想一杖打他个明白!

       由此看来,世界真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怨。如果旅行是一场修行,那么,营造好心情才能看到好风景,留下好镜头。

(2024,5,25,6:30

于浦东机场面馆)


作者简介

      王继如,浙江象山半岛人,正高级经济师,中国电力作家协会、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科普中国”专家库专家。

大河奔流工作室
坚持文学性和原创性。不追新闻热点,不求轰动效应。说真正想说的话,写时过境迁仍然可读的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