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长期利率下行原因
2022年9月,中国银行1年期、3年期和5年期利率分别是1.65%、2.6%和2.65%。短短2年,存款利率分别下调0.5%、1.1%和1.1%。原因为何?
这主要受市场化利率下行和政策利率下调影响。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前,各家存款利率上限由央行管控限制,各家银行依据存款基准利率上浮或下浮一定比例。2022年4月,存款定价机制改革后,各家自律机制银行参考10年期国债利率和1年期LPR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因此,市场利率和政策利率调整直接反映在存款利率中。10年期国债利率已经从2022年4月的2.84%(2024.04.29)下调到现在的2.11%(2024.10.17),1年LPR和5年期LPR分别下行35BP和75BP。在利率下行过程中,长期利率下行速度更快。
从国际经验来看,长期利率下行并非中国独有。美国等海外经济体也经历从80年代10%逐渐下降到2019年接近0利率的阶段,直到新冠疫情后通胀上行,政策利率——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被迫升至5.5%。
长期利率趋势下行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长期利率包含三个部分:预期实际利率、通胀利率和期限溢价。长期利率下行一般认为和下列原因有关。
第一,投资回报率的下行。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失落十年”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和国内实体经济投资回报下降有关,投资回报率直接影响实际利率。受危机影响,日本企业储备大量现金或国债类产品,以应对日常业务和出海投资,存贷款业务等融资需求偏弱,实际利率下降,拉动长期利率下行。美国80年代中后期GDP增速也在下行,从1981年的12.2(现价:同比)下降到1987年6%。
第二,人口老龄化结构导致利率下行。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大多已完成“成家置业”,边际储蓄倾向增加,消费需求降低,对奢侈品、车房等耐用品需求降低,对养老、医疗等服务产业需求上升,通胀利率越低,拉低长期利率。并且随着人口年龄上升,人口红利对经济贡献的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降低企业长期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下行导致长期利率下行。
第三,风险偏好下行带动长期利率下行。风险偏好通过通胀预期和期限溢价影响长期利率。当对未来通胀预期较强时,利率风险增加,风险溢价上升,拉升长期利率上行。美国80年代后利率的快速下行,被认为和80年中后期通胀下降和宏观经济增速下降有关。期限溢价是债券持有人持有长期资产所承担风险的额外补偿。如果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越低,对利率的风险定价越低,期限溢价越低,带动长期利率下降。
本轮中国利率下行主要和风险偏好和通胀利率下行有关。一方面,新冠疫情后居民和企业部门风险偏好下降。房地产、A股和港股等风险资产收益率下降,疫情期间居民和非金融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风险偏好下行背景下,更多居民注重储蓄和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压低国债利率。另一方面,受逆全球化加深和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全球经济不均衡恢复增长,作为主要生产国的中国产能扩张受限,CPI和PPI等通胀价格走低。通胀预期下行,将带动长期利率向下。人口方面,虽然2014年我国已过“刘易斯拐点”,但人口老龄化程度并不深,因此其对本轮利率下行的影响程度并不深。
02 利率下行趋势下的资产配置
根据欧美日等海外经验,在低利率周期中,各类大类资产表现出不同趋势。
债券收益率往往会快速回落后长期低位震荡。各国央行为了刺激经济,往往保持较低的政策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拉高通胀率。随着政策利率的下行,国债、信用债等利率回落,债券经历长牛行情。短端利率下行更快,长端利率缓慢下行,收益率曲线逐渐走平。欧洲债券牛市从2008年持续到2015年,呈现长牛行情;日本10年期国债利率从1991年7%左右水平开始下降,直到1998年底降低至1.8%左右。
股票资产价格在初期经历大幅下降,之后随着流动性逐步宽松,股市有企稳可能,但后续上行于否和经济状况有关。若经济逐渐企稳,权益资产估值将不断提升,股市开始上行。
相较于股债资产,房地产市场后续修复速度偏慢。日本东京圈房价从1990年后开始下跌,直到2002年才触底企稳。爱尔兰、西班牙房价从2008年开始下跌,直到2020年疫情后才恢复到2008年水平;但德国、法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有限,因此房价快速在危机后恢复并持续增长。根据部分发达国家经验,若宽松货币政策和扩张财政政策组合能够实现其政策目标,将有助于股票和房地产资产收益率跑赢其他资产。
那么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多元资产配置、增加海外资产等是保证长期稳健组合的不二之选。在债券长牛背景下,固收类资产一般作为股债组合的压舱石,其与权益资产的涨跌不同步性,有助于债券吸引力的增加。相较于单边牛市或熊市,在利率下行过程中,权益类资产需注重均衡配置,通过宽基或行业指数基金参与权益市场投资。同时,黄金、铜等另类资产在组合中,可起到降低资产组合波动的作用,它们也是多元资产配置的重要一环。另外,对投资者而言,增加海外资产配置、通过海外指数基金等享受全球经济增长机遇,也有助于客户提升组合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