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1969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做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摸一样的汽车,分别停在不同的街区。
然后他将其中一辆车牌摘掉,顶棚也打开,结果当天这辆车就被偷走了。
另一辆车放了一周依旧完好无损,实验者就用锤子把汽车玻璃车窗敲一个大洞,结果没过几个小时,这辆车也被偷走了。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效应”。
生活中我们也发现,一栋楼的窗户被人打破了,没有人去修理,接下来可能就有人去打破其他窗户,甚至闯进楼里去偷东西。
“破窗效应”说明一个道理,环境对人能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如果一个问题没补好缺口,就会引发后面一系列不良的链式反应。
02
破窗效应不仅仅发生在物理空间,也常常会发生在我们的心理空间。
有的人遇到问题,不是想办法去订正解决,而是不停地跟别人诉苦,把自己的伤疤和不幸暴露给别人看。
那么我们可能就遭受“破窗效应”的影响,让自己的处境变得越来越糟糕。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你不知道别人是不是真的关心你,有的人只是想听听八卦,或者是想找机会“背刺”你。
你以为只是在向别人倾诉,其实你可能是在给别人提供了攻击你的武器。
你以为你在寻求安慰,其实你可能只是在给自己挖坑。
第二,你不停抱怨和诉苦,只会给别人带来负担和压力。
没有人喜欢跟一个负能量的人呆在一起,过多的抱怨和诉苦,会让别人心生厌烦。
或许别人会暂时可怜同情你,但人性是慕强的,没有人喜欢跟一个倒霉、虚弱的人交往,他们不会给你更多的尊重,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毫无益处。
第三,总是在不停抱怨,只是在强化你的负面情绪,令你更加悲观和消极,更加固执和偏激,更加自卑和自怜。
报怨,其实只是在放大你的问题而已。
正如饮酒不能带来朋友,吸烟不能驱散寂寞;
诉说,不能换来同情,
抱怨,并不能改变命运。
03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能与你感同身受,自己的烦恼和痛苦,只能自己去消化。
虽然抱怨和诉苦,也许会暂时得到一些心理安慰,但真正的问题,还需要你自己去面对和解决。
比如一个人因为一件不可改变的事实,生气了几个月,生活被卡住了,备受煎熬。
他想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不想忍受问题给自己带来的痛苦,想推开它,不让自己那么难受。
于是不停地跟朋友诉说,但结果说的越多,心里越失落难受。
那么,什么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呢?
首先安静下来,跟自己的问题、自己的情绪,好好相处一会儿。
你有没有好好面对过这件事情,它为什么让你那么难过?它到底给了你怎样的伤害?
慢慢的,你会看到内心的另一个自己:一个委屈、愤怒、恐惧、难过、因受伤而蜷缩的孩子。
把更多的慈悲和关怀,带给这个孩子。
------
喋喋不休的诉苦,只会过多地耗散自己的能量。
把向外的目光收回来,回到自己身上,做一些力所能及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好好疼惜自己,慢慢找回内心的力量。
那些抓着旧事不放的人,最终只会消散自己唾手可得的幸福。
永远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和生活的不如意,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也没有完美的自己。
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END
点击下方名片,即可获赠100+本高分
电子书!还有更多好文等着你
作者简介:灵芽,专注于个人成长及情感文章,分享心理学、职场经验等干货,一边写作一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