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元素:创造不同的不同之处

文摘   2024-11-20 00:01   中国  

从10月14日~11月18日的六个周一晚上20:00-22:00,我们在探询·悟真馆一起共读了罗伯特·迪尔茨著作《卓越元素》。以最后一章的共读回顾来总结全书。

内容大纲


一个案例:乔布斯活出了他的热情

两个模型:SFM卓越圈与领导力模型

一个工具:用卓越圈制作自己的电梯演讲

一些生发:“反思实践者”的自我反思

*文中引用的迪尔茨老师的相关PPT图片和书页截图的版权,归属迪尔茨战略集团和慧真心理所有。

一个案例:乔布斯活出了他的热情

(回顾上一章节的乔布斯案例,《卓越元素》第322-358页)

看见尚未显现的未来——

如果你期望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

  • 你想看到这个世界上增加或者减少些什么?

  • 你想要归属怎样的世界?

  • 这个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

很多时候我们在“知道”与“做到”的两极之间摇摆,在摇摆的“抛物线”之间,白白消耗了很多时间和能量。乔布斯的案例提醒我们,“我滑向冰球将要到的地方,而不是它已经在的地方。”“就好像是我走进一间房间,想要谈论一个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产品,我能看到这个产品,仿佛它就在桌子的中央,仿佛我要的就是实现它并赋予它生命——收获它。

史蒂夫·乔布斯的生活、工作和领导风格概括了SFM卓越圈中心的三大特质:

  • 热情--对取得伟大成就的渴望。

  • 愿景--深深的方向感。

  • 勇气--相信愿景、你自己和团队。

“从知道到做到”是最难的,很多时候我们把该设想的都想到,但是没有去做。没有去做的这个部分就是我们在勇气的部分没有更好地去落地它。

这些做不下去的情况就像是一些或大或小的CRASH(问题框架),就像汽车抛锚了走不动。这时候我们只能去“修”车,把车修回到能继续跑的状态。

在“汽车”“抛锚”的时候,想什么都是没有动力的。所以我们会看到所有所有的核心都是热情。热情,就是让“汽车”动起来的动力之源。看到热情以后你一定要看到愿景,要去到那个可以“看见”的目标。真去到那个目标的时候,你需要有动力的,这个动力跟勇气有关。在热情、愿景和勇气三者之中,最需要持续保持的是勇气,尤其是你要能够去把冰球划向那个“尚未显现的未来”,里面有许多是非常需要很多的勇气去坚持的。

从“问题框架”进入“目标框架”,如同教练公式 p=P-i (绩效=潜能-干扰)这个过程,我们会一次次徘徊在“to be or not to be”的两极之间,我们需要为自己准备足够多的动能,让车子可以支持我们继续去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去,链接自己想要的目标。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乔布斯的案例是怎么运用SFM卓越圈模型来达成目标的——

两个模型:SFM卓越圈与领导力模型

有伙伴问,SFM卓越圈模型是从内到外还是从外往内运作的呢?

出发点是中心位置:每次都要从我是谁,自己到底是“为何而来”的地方开始,去看看自己想要“创造不同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再来开始向外的探索。每一次当自己有一些不确定的时候,就需要就回到中心的那个自我身份的位置,回到COACH state来积蓄能量。

我们可以通过慢下来(slow down),暂停&重新调频(pause),(用新的节奏)呼吸(breathe),回到中心(center)来回到COACH state。

方向,建议从里往外走。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结合迪士尼法的“梦想家-评论家-实干家-评论家”的一再的“发散”和“收敛”的抛物线般的锚定过程——越内在(高维)的梦想,可以落地的呈现点其实越多,需要经由一次次的“收敛”来落地可执行的具体内容。

当我们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聚焦长远的可能性,比如“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那个“跨过门槛”的动力,那个calling出现时,一些删删减减就开始在内在和外在同时启动,有些东西就可以从那个摇摆在空中的“抛物线”中下来,去到实际的落地层面。

如果这时候我们再来问你——

  • 怎样的人群可能是你最早期的一些接纳者?

  • 最早期的客户可能会是谁?

  • 谁是你梦想中的客户?

  • 什么样的人对你的市场会有最重大的影响?

  • 哪些类型的人会对你的这个产品/服务感兴趣?

进一步的笃定感就出现了。

......

当我想要做某个事情,如何让这个愿望是足够强烈的真愿望/目标,我可以在哪些地方给到我一些决心和勇气呢?我怎么可以去活出这样的热情/这个梦想?

找资源的时候,可以借助学习与发展六层次来借力打力,比如考虑我做这件事情是否跟其他人有关?我做这件事情不仅是为自己,还会为其他人。把相关的“别人”考虑进来,在让目标更丰富化、更具象化的同时,更多维的视角就呈现出来了——谁在我的圈子里?在这个圈子里,我会以什么样的身份/角色来实现它?

具体操作时,可以结合SFM系列的下一本书《集体智慧》,将SFM卓越圈与领导力模型两个模型一起贯通使用。


一个工具:用卓越圈制作自己的电梯演讲

电梯演讲是可以面对四个维度的不同人进行不同的交流的。一个成功的电梯演讲有三个基本的特征:

1) 精确 你应该能够在几分钟里做完你的演讲

2) 热情 顾客、投资人、团队成员和潜在合作伙伴指望从企业家身上看到活力和奉献精神

3) 请求 在你演讲的结尾,你必须请求点什么。你想要他们的名片,想要约一个完整介绍的时间,还是要到人推荐一个人给你,等等。

e.g.乔布斯在他的一次电梯演讲中提到,“我们想要做的是,我们要把一台好到不可思议的电脑放进一本书里,你可以带着它到处走而且在20分钟内就学会怎么使用它……我们真的想要把它做成内带无线电通信线路,这样你就不必连接到任何东西上就可以与所有这些更大的数据库和其他电脑交流。

这个“电梯演讲”是可以跟任何人说的。就像我们在日常沟通中,可能会跟我们的上级聊,跟我们的下级聊,跟我们的同级去聊,跟我们兄弟部门去聊...在这过程中,跟每个人“聊”的内容和话术都会略有不同。

电梯演讲


电梯演讲必须回答以下六个问题:

1.你的项目和企业是什么?

陈述你的愿景和使命,就是说,你打算通过你的项目或企业在这个世界里创造什么以及你会怎样去做

2.你的题客是谁?市场在哪里?

按人类学分类来确认你的愿景和使命的目标人群,他们代表了多大的市场

3.你的收入模式是什么?

解释你期望如何赚钱或者支持这个企业或项目

4.谁会参与这个项目或企业?

简要说说你自己和你团队的背景和成就。如果你有一个很强大的顾问委员会,告诉听者他们是谁以及他们取得过的成就。

5. 谁是你的竞争对手?

明确和简单描述另一个和你做着类似事情的项目成企业,他们是谁以及他们所取得过的成就是什么?记住,有竞争对手说明你的项目或企业有市场

6.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高效地表达你的公司与你的竞争对手们有多么不同以及为什么你有盖过他们的优势。你有什么独特之处,以及你为什么会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是有一些亮点跟对方产生了碰撞、产生了火花。的确,“我”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因为有“你”在,“我们”可以更好,也就是“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一些生发:“反思实践者”的自我反思

① 先定义问题的WHY:找到真正的calling

“创造一个人人想要归属的世界”,就是说即使我这样瘫在这里的这个现状就很好,但是一定有一个事情让我想要去走出去,想要去探索,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想要从优秀走向卓越,想要跟一群人一起做一些更美好的事情。

首先是要有热情去创造。我卡在我的热情只是前半段...这是关于真问题还是假问题(真假合约)的问题——“热情”这个词虽然好像并没有在卓越圈这张图里看到,但是一直贯穿始终。“热情”其实有极大的含义的。热情的指向是跟“真问题”,或者是内在世界相关的。如果没有连接到内在世界而只是在表象上、在发生问题的层面去研究的解决方案或者产品其实都不稳定,所以就会无感,就会说着说着就被别人带跑,或者觉得表达得不清晰。

将vision、mission、ambition和role四个模块相连,就像是一个U型之旅,是听到召唤才开启的。calling/召唤出现的时候,我要去跨过那个门槛,我得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小妖、很多怪兽出现。那个时候我是需要非常多的力量,我是需要有些伙伴跟我背靠背着相互支持的。最终我们一起战胜了恶魔,成为了一个更新版的自己。“经历过更大的世界”再回来看当下的世界,体验感是不同维度的。

calling 是什么?召唤是什么?定义“问题”这个过程的“去伪存真”十分必要。尽早厘清问题,才能为后续预留更多的有效时间。在卓越圈的中心搞清楚“why”再延展开来,从心智模式和行为策略双向解码来落实具体结果,那个体验感和笃定感就会更加清晰。

② 举一反三:“电梯演讲”可以用在很多地方

迪尔茨在硅谷服务的很多是初创企业。如何从初创企业阶段就奠定你的卓越圈、让你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我自己感觉他是在这方面拿了企业的卓越圈作为一个例子,一个从内在自我踏上U型之旅的例子。

这个“电梯演讲”有个基本假设/前提是说,能坐在这里写这份演讲的人本身就是渴望以及愿意去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如果你只是渴望但是你不想创造,或者是说你只是想有个梦想但是你不想行动,或者是说你只想透过谁告诉你一个答案但是你不想自己去面对那些锤炼、那些刻意练习、那些痛苦什么的,这个“电梯演讲”就不存在。只有想要一个更好的世界、想要一个更好的自己,并且愿意付出代价的人,愿意投身其中的人,写出这个东西才有动力!

用电梯演讲来总结,其实因为这本书的背景就是硅谷的一些企业家或者初创企业。所以当你在一个初创企业,你要有你的产品和市场,你要找到你的伙伴,你要找到你的利益相关人,你要找到你的生态合作伙伴的时候,就是要准备一个可以在电梯里分享的,比如说两到三分钟或者最多五分钟就可以完成你的整个项目/初创企业的一个完整的演说介绍。

它实际上是一个可衡量或者是可聚焦的,会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身份角色...会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下做不同的行为、有不同的能力。它可以是一些有金钱流向的投资和被投资机构,也可以是一些虚拟的团队,一些并不是那么清晰的雇佣关系。

他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就像有一个聚光灯从头顶打下来,那就是一个圆锥体的概念了。在这个聚光灯底下,它无外乎就跟四类人说了四类不同的话。然后大家都分门别类的去选择自己的位置:我到底是投资人、同盟者、雇员、还是客户(也可以有多个身份交织其间)。那么,演讲的这个人站在舞台上,他其实首先要想清楚我是在跟谁说话。当然你还要想像聚光灯以外的一堆人,他们会怎么回应这段的“电梯演讲”。如果热情足够/愿景足够大、需要更多的人,慢慢慢慢慢地这个立体的“圆锥”就会被扩大,自然而然就可能把更多的人、事、物囊括进来。

③ 用好“发散”和“收敛”工具

右侧“小我(子全息)”他面对的角色是一个更具象的收缩的角色,是一个点。而左侧“灵魂(大我/全息)”到愿景、到使命的时候,其实它是扩张的。所以就是从一个点出发,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去扩张的一个过程。

对应的“大我”(全息)可以看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服务一个更高的愿景:服务社会宇宙或者地球的这样一个更高的目标。而我们的“小我”就是我们想要在社会上彰显出来的自己的那部分能量。

那个“大我”,全息的“我们”,可能是我和你,我和我们的组织,我与我存在的这个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存在”的议题。

迪尔茨还有一个“迪士尼”法工具——在愿景的部分,我们是“梦想家”——可以天马行空的去规划梦想,但是这时候批评家就会来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然后实干家出来了,“这个可以加进来,那个可以这么操作...”,然后批评家又出来了,“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在一次次的“发散”和“收敛”之后,最后才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可以执行的那条路。

批评者也是有用处的:不对再去找,累了就去躺平、就去COACH一下。有动力了、有热情了,就去做,然后批评家出现了就去反馈,通过做了去反馈一下做的对不对,就算这辈子没找到什么那也没关系,反正还有下辈子。看批评家和梦想家打架,但每次到最后的时候,我都会觉得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

在这样的两“极”之间,你一定会找到一个答案,在它们中间。很多时候碰壁了,才知道哪个是适用的。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去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就像是我们从学车到熟练驾驶的过程,慢慢的就会找到越来越多的感觉。

世界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有很多更新和迭代是必然的。我怎么在这个必然的过程中与时俱进而不被这个世界所抛弃?所以很多时候这个进程有可能是我主动的,也有可能是我不得不去做的,但是什么会是那个 calling ?那个召唤是什么?

总有一些力量支持着你,在你非常低落、非常彷徨的时候,在你茫然无助、需要力量的时候,在你想要成为一个更好自己的时候,有一个 calling 在那里。有些力量在支持着你。那个是热情,那个是勇气,那个是一个创造更好世界的一个愿景。就像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感觉。

月下清萤
清萤的公众号,随心而书,欢迎互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