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开始的时候先不要探索别人,留给对方来做。而你则探索自己”——
→都不了解自己怎么探索别人?
昨晚的这个探索,引出了大家的各种思考。我想到的点从“你眼里的别人才是自己”,需要先看到对方,才能看到自己。虽然其中有些东西自己还没做到。
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穷尽一生,都在借由ta来认识自己。“如果没有倾听者,一个人是很难倾听自己的”。昨天听到一个很形象的新隐喻——平行沟通就像是两个音叉在一起时,当其中的一个被敲响,另一个也会共振。这个共振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所有的生命体都有朝向自然、健康、成长与完善的驱动力。自然成长倾向的扰乱来自过去未解决的情境,是问题的不成熟解决方法。同样地,人具有使不完整的形式完整的倾向。相比于一个已完成的任务,人们能更好地记住未完成任务。
一个不完整的格式塔代表着巨大的被中断的力量或者被压抑的能量,这些因变成习惯进入潜意识而难以觉察。未完成事件是个体发展可能受到扰乱的关键过程。除非他可以完成中断的循环,否则个体可能用未完成的格式塔解释他世界中的一切事情。
内心团队和内在家庭系统理论都深受格式塔理论的影响。我们需要根据来访者的问题来找他的未完成事件来进行整合。
人际沟通分析的模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为何我们在最开始时处于一种犹豫不决的状态,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做出新的更好的决定。
在做人际沟通分析治疗时,我们会辨认出每次人际沟通背后的自我状态。这个学派的创建者埃瑞克·伯恩(Eric Berne)将自我状态定义为“一种稳定的感觉和经验模式对应到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Berne,1961)。
父母自我状态(P):是指我们出生后的五年内所储存在大脑里所有外来经验或是所感受到的外来事件。这些是被灌输到儿童身上的。
儿童自我状态(C):与父母自我状态相反,儿童自我状态代表着儿童在五岁之前大脑里所储存的内在经验和体验,而这些内在感觉是与儿童生活周遭所发生的事件有关的。
成人自我状态(A):成人是一个客观的第三者,有能力去分辨他或她所观察到的(父母自我状态)与所感受到的(小孩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可以让我们评估小孩与父母的情况。成人自我状态负责处理并确认随着岁月流逝,我们学习得到的成长功课。
基本理解是:
· 父母自我状态—教导我们概念。
· 小孩自我状态—感受内心状态。
· 成人自我状态—学习、消化、吸收概念。
我们只有调用成人自我A来完成P和C的整合,才是完整的格式塔的系统观。
有人说“我能看到,因为我内在有”,可那些我现在明明没有/做不到,或者我感觉这正是我做不到所以才提出来的。这又是怎么解释呢?
从上述的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中可以看到,我们陷入了一些较为稳定的感觉和经验模式,这在TA里叫做脚本模式。当下我做不到,但我又能看到我做不到而别人拥有的,这正是因为我内在有,但受限于未完成事件的不完整格式塔所带来的有待成长空间。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或者实与虚、光与影的两两相对——我们看到了其中一面,但如果要看另一面的话,需要调用现象学的观察和倾听,而后我们才有机会解决“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孤掌难鸣”或者无法共振。
只有当我们能看到各种看似相似的行为/事件,去梳理他们的共性时,这个发现才让我们开始了升维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多解法,比如减肥(行为)→绽放自我(信念)→更多绽放自我的可选路径(行为+环境结果)。
人生短暂,如果每一步都实实在在,可能我们就在一维的两头里来回。若想要看到更大的系统、体验更丰富的生活,安住当下并适度留白,让系统有自己舒展的节奏。在明与暗的节奏里,感受生活的五彩斑斓,并将其回归至“一味”~
敬过往、敬无常,敬当下,敬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