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 of the Week: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文摘   科学   2024-10-21 22:01   上海  

        Case of the Week


患者,女性74反复头痛3,伴左眼红肿1入院


现病史: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搏动样头痛,左侧顶枕部为主,有时疼痛剧烈,影响睡眠及进食,自行热敷、颈部按摩后稍有好转。头痛反复发作1月余后,至外院查MRI提示“左侧鞍旁异常信号”,增强MRI提示“未见明显占位”予活血、镇痛治疗后疼痛较前好转,可进食。20天前患者再次出现头痛,疼痛部位逐渐由后向前扩散至左眼,疼痛时间为半夜12点至次日中午,伴视物模糊、视物成双,伴有左眼睁眼困难,眼球突出、流泪,并逐渐加重3天前至我院眼科就诊,检查提示左眼颞上方视野缺损。现患者为进一步明确诊治,收住我科。发病来,患者夜眠、胃纳可,二便如常,6-8月体重减轻10斤,近1月体重增加5斤。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达160/90mmHg,平日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 qd降压,血压控制良好。否认糖尿病史。


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利,对答切题,查体配合。双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左眼肿胀、眼睑下垂,左眼外展活动受限,露白约3mm,余眼球各方向运动充分。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颈软,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双侧巴氏征(-)。双侧肢体针刺觉对称存在,深感觉正常。双侧指鼻试验稳准,轮替可。步态正常,闭目难立征阴性。


辅助检查

颈动脉、颈椎动脉、颅内动脉CTA: 双侧颈动脉少许斑块伴局部管腔轻度狭窄,颅内动脉轻度粥样硬化改变。


头部平扫MRV :未见明显异常。


头颅增强MRI: 左眼动脉增粗、局部迂曲,请结合临床;脑内少许缺血灶(Fazekas 1级)。


眼动脉增粗。



【治疗经过】


营养神经、脱水、抗凝,激素抗炎治疗,患者头痛明显改善,复视、视力下降较前改善。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脑血管造影,术中见左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海绵窦区有血栓形成


左侧颈外动脉正位:可见脑膜中动脉分支向海绵窦区有异常供血,海绵窦区有血栓形成,可见异常增粗的眼静脉引流。


右侧颈内动脉正位:脑膜支向左侧海绵窦区有异常供血,考虑动静脉瘘,海绵窦区有血栓形成,可见异常增粗的眼静脉引流。


最终诊断:左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avernous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CS-DAVF)


在正常的血液循环中,血液通过动脉流向毛细血管网络,进行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交换后,再通过静脉返回心脏。然而,在动静脉瘘中,动脉和静脉之间形成了异常的直接连接,血液从高压的动脉直接进入低压的静脉,绕过了毛细血管网络,就像电流绕过电阻和其他元件,直接走了捷径。这就是一种“短路”
动静脉瘘示意图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avernous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CS-DAVF是指颈内或颈外动脉的硬脑膜支与静脉短路交通后,血液向海绵窦分流,引起与海绵窦相通的静脉如眼静脉等压力增高,导致患者出现头痛、耳鸣、突眼、结膜充血、甚至脑出血等临床表现。


1.解剖背景

海绵窦位于颅底中央,毗邻颅内重要的结构,包括:

  • 颅神经(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等)

  • 颈内动脉

  • 视神经

  • 眼静脉

因此,海绵窦区的病变可以影响眼部、脑部甚至颅神经的功能,导致多种临床表现。



海绵窦解剖图


2.病因与发病机制

海绵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

  • 外伤:如颅脑创伤、眼眶外伤等,可能导致血管壁破裂,形成异常的动静脉通路。

  • 血栓形成:海绵窦血栓后可能诱发血管重塑,进而形成动静脉瘘。血液高凝状态、女性、先天性静脉窦发育异常、颅内炎性反应与手术等海绵窦血栓高危因素与该病风险升高有关。

  • 自发性:部分患者并无明确的诱因,自发发生,可能与血管退化、年龄等因素相关。

3.临床表现

由于异常血流进入海绵窦,常见症状与局部血管压迫、静脉高压或动静脉短路引发的病理变化有关。CS-DAVF的临床症状多样,与瘘口的数量、大小、血流速度及引流静脉等有关,以下为CS-DAVF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眼部症状和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 眼部症状:典型表现为:

    突眼(通常是单侧,但也可能双侧),是由于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眼部静脉淤血。、

    眼红(球结膜充血),伴或不伴有眼睑肿胀。

    眼部疼痛、眼压升高,甚至可能导致视力减退。

    复视或眼球运动障碍,上睑下垂,主要由于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受到压迫。

  • 头痛:血液回流不畅,颅内压增高引发头痛。

  • 搏动性耳鸣:患者常听到与脉搏一致的耳内或颅内噪音,这是由于动静脉瘘导致的血流湍流所致。

  • 神经功能缺损:由于瘘道的血流压迫颅神经,可能出现如面部麻木、外展神经麻痹等症状。

4.诊断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手段,脑血管造影(DSA)是该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动静脉瘘的存在、动脉供血及静脉引流的具体情况。

CT、MRI、MRA和CTA等无创影像学可以帮助评估海绵窦及邻近结构的异常,表现为扩大增宽的海绵窦、增粗的眼静脉以及海绵窦区团雾状血管影等特征,有助于诊断,但上述检查阴性不能排除CS-DAVF。

5.治疗

CS-DAVF的治疗目标是阻断异常的动静脉通路,恢复正常的血流循环。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 介入栓塞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进入动脉或静脉,将瘘道栓塞,通常使用微小的金属线圈或其他材料,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不易复发等优点。CS-DAVF通常为多个瘘口,供血动脉纤细扭曲,动脉入路往往难以完全栓塞,部分患者还可能返流至颈内动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静脉入路可以直接栓塞静脉窦和引流静脉,避免经动脉人路返流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故静脉入路相对安全且易完全栓塞。

  •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难以通过介入治疗解决的复杂病例,可能需要通过显微外科手术进行瘘口的直接关闭。

  •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治疗手段,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

    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由静脉高压引起的眼球突出、眼部肿胀和疼痛等症状。

    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海绵窦内血栓的形成,防止血栓进一步加重瘘口区域的静脉高压。这对于那些已经有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尤为重要。


6.预后

经过恰当的治疗,大多数CS-DAVF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眼部症状如眼球突出和复视。如果不治疗,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脑梗死甚至危及生命的颅内出血。


总结而言,CS-DAVF是一种复杂的血管性疾病,虽然少见,但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对眼部和脑部功能可能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对预后非常关键。



本文作者:薛妍妍 博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医师


参考文献:
【1】Reynolds MR, Lanzino G, Zipfel GJ. Intracrani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e. Stroke. 2017 May;48(5):1424-1431. doi: 10.1161/STROKEAHA.116.012784.
【2】Elhammady MS, Ambekar S, Heros RC. Epidemiology, clinical presentation, diagnostic evaluation, and prognosis of cerebr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 Handb Clin Neurol. 2017;143:99-105. doi: 10.1016/B978-0-444-63640-9.00009-6.
【3】Hou K, Li G, Luan T, Xu K, Yu J.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the cavernous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current status and considerations. Int J Med Sci. 2020 May 1;17(8):1121-1130. doi: 10.7150/ijms.45210.
【4】Wenderoth J. Novel approaches to access and treatment of cavernous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CS-DAVF): case seri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Neurointerv Surg. 2017 Mar;9(3):290-296. doi: 10.1136/neurintsurg-2016-012742.
【5】Iwamoto N, Sakata H, Ezura M, Osada Y, Endo H, Tominaga T. Paradoxical worsening of ocular symptoms after transvenous embolization of cavernous sinus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due to coil-induced perifocal inflammation: A case report. Clin Neurol Neurosurg. 2024 Jan;236:108086. doi: 10.1016/j.clineuro.2023.108086.

编辑:费贝妮‍‍‍

中山神内一脑智能平台
脑疾病智能诊疗助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