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景好的时候,我曾问过很多SaaS创业者:“如果你的SaaS业务永远都不盈利,咋办”?
在大干快上的年代,这个问题是不屑于被回答的;而现在到了必须回答的时候,已经没人能回答了。
因为今天的问题,已经不是盈不盈利的事了,而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
虽然大家嘴上说着要“活下去”,但其实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活。或者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如果是这样的对策,公司大概率坚持不了多久。
不过,我也观察到,在当前逆风的环境下,有些SaaS公司似乎是找到了活下去的方法。我也发现,它们所采取的策略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知道在哪里削减支出,以及在哪里能找到收入。
可以说,这个道理极其浅显,本应是在创业之初就应该采取的策略。不过今天认识到,还不算太晚,只要现金流还没有完全枯竭,就还有变好的可能。
很多公司也明白这个道理。因为前期花钱太猛了,所以只要大规模削减支出,就可以挺过来。
岂不知,这种想法的问题在于,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全面削减成本,比如大规模裁员。那么这种急刹,可能会导致立即翻车。
正常的操作,应该是只降低该降的成本。所谓“该降”,即这些成本的降低,不会削减生产力或创收的效率。
那怎么才能做到呢?
很多公司采取所谓KPI或者末位淘汰的规则,通过裁员达到目的。这样做虽然看起来没毛病,也确实可以降低成本,但实际上对于公司能否活下去,几乎没任何作用。
这里有一个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哪些成本是可以削减的。
具体做法是,分别评估现有每个部门或业务单元,首先确定它们的产出成果是什么。或者说,那些没有明确产出的部门或业务单元,必须重新定义其产出是什么,而与这些产出无关的人员就是多余的。
只确定部门产出,这可能难不倒任何职场人。因为他们可以随时定义部门的产出,因此,就需要对部门的产出,制定约束条件。即任何一个部门或业务单元的有效产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必须是可衡量的。
2.必须是有利可图的。
3.必须是可扩展的。
这样,通过业务产出就很容易发现,哪些投入是无效的,而哪些投入可以增加收入。
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可以将现有部门,分别放在有效产出的条件下加以判断。例如:
对于市场部门来说,规模化生产足够多的MQL,就是其存在的核心价值。而与此无关的其它活动,可能就需要精简。
对于销售部门来说,高效产出足够多的、高质量的客户,增加新客户的销售收入,是其存在的根本意义。
显然,销售效率低,或者获客质量差,符合其中一条的销售,首先是裁减的目标。因为,像软件公司那样,以销售额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做法,其实并不适合SaaS企业。因为高质量的获客,可以带来更多的长期收入;而低质量的客户,只能是公司的成本。
对于客户成功部门来说,似乎增加投入是唯一选择,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改善留存,为公司带来更多持续的收入。
然而事实并非一定如此,很多公司投入大量的CSM,忙得不可开交地“服务”众多客户。如果用“可衡量、有利可图和可扩展”三个条件加以衡量,就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实际上,这种情况可能更加糟糕,因为如果不做整体替换,在客户成功上增加再多投入也无济于事。
最后是产研部门,很多SaaS公司的R&D支出居高不下。在资本充裕的时候这也无可厚非,但需要知道的是,多数成功的SaaS产品,靠的是持续的敏捷迭代,也就是“滚雪球”的方式,而不是一把就做对全部。
因此,在R&D上更多投入,只能催生出更多功能和更复杂的产品,但产品收益并不一定会同步增加。而逐渐削减R&D成本,对于现阶段的形势而言,可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实际上,在内外部环境都十分严峻的形势下,“活下去”的含义,并不止是努力地活着。事实上,只靠低成本的“维持”,是很难生存下来的。
每一次危机都不应该被浪费,这一次也是。与其整天担心能熬多久,不如趁此机会使自己变得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