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之前读查尔斯·汉迪的《成长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持续成长》这本书,写了一段读后感:
这本书只有100多页,却凝聚了查尔斯·汉迪九十年的人生智慧。作为顶尖的欧洲管理思想大师、管理哲学之父,他通过短短21封信,把自己对生命、工作、人生、幸福的思考娓娓道来。
从前4封信探讨科技发展的影响和人生“金色种子”的发掘,到第5-11封信分析教育的悖论和生活的意义,再到第12-18封信讲述社会经济变化、人生曲线构建与生活伴侣的重要性,最后第19-21封信分享对退休的思考和不同自我的追求,并给出一些持续成长的实用性建议。
如同隔壁邻家慈祥的老爷爷一样,查尔斯·汉迪在这本书里陪伴我们认真思考“面对狂野而宝贵的一生,你打算做什么”这一人生终极课题,推荐你用心聆听。
当然,这本书更触动我的是查尔斯·汉迪对教育的思考。
他在书中提到:“当下的教育还忽略了许多工作中最基本的素质的培养,比如不迟到、团队协作、为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等,这些素质需要'言传身教',也需要每个人在实际工作中去体会和感悟。人生长跑,仅仅是学业上的精进远远不够,身体力行的实践与待人处事的历练是人生长跑同样重要的软实力。”
在学校里,我们更多的还是基于学习成绩的单维度竞争,在这方面用力太猛,过于内卷,以至于家长、老师和社会都觉得把孩子送进好大学就完事了,放心了,毕业后会自动收获一个成熟的大人。但过去学习模式的惯性太大,连我们自己都忘记了在大学里除了学习,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02
查尔斯·汉迪说:“教育的一大悖论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都无法被教授,你只能通过不断探索来习得它们。你应如何学习与陌生人相处?你怎么知道该相信谁?你怎样知道如何规划你的生活?没有老师能教这些非常实用的知识。”
人际关系的历练,面对选择的决断,独立生活时的规划,这些在真实世界中随处可见的问题在大学里没有得到重视。
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老师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学校没有这方面的精力,形成了个体成长的一大块真空,被无意或有意地忽略了。
查尔斯·汉迪在书中表达了他对“仓储式学习”,也就是填鸭式教育的批评。我们指望教师为自己提供学习和生活所需的一切知识,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它们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将其取出。
这种想法显然行不通。现实世界的逻辑是,知识不用就会荒废。教学并非总能带来学习,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学生吸收有限,体悟更是有限。
学习应该是在自己安静思考和教师指导下去理解经验。查尔斯·汉迪提到:“人要先有经验,然后才能基于经验学习。想想小孩子通过试错进行学习的方式,我们应该也是一样的。学校的做法则与之相反,因此在大多情况下都徒劳无功。”
周末去汽车维修店时,和维修师傅聊天,我问他有没有在汽修学校进修过。
他说没有,这十多年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早年跟着师傅手把手学,师傅一边教,自己就一边上手就直接操作,和技工学校出来的学生相比,他的优势在于了解情况后就能够直接修,虽然叫不上来一些零件的准确名称,但是能解决问题。毕业生通常能够告诉你发动机是怎么样运转的,也能知道很多零件的名字,但是你要让他动手操作,他就两眼一摸黑了。
我笑着劝他,有空去加强一下理论学习,哪怕是不忙的时候在网上看看一些汽车维修的培训视频,也能够帮助他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工作。自己有多年的实操经验,又多了理论知识的加持,对未来的发展也许会更加有利。
他有些赧然,说平时休息时都是刷电视剧,以后有空会搜索一些专业理论的视频看看,补补课。
03
查尔斯·汉迪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所谓的“金色种子”:一种特别的才能、技能或天赋。如果我们能知道自己的“金色种子”是什么,或者如果身边的人能帮助我们发现它,我们就能给它施肥,为它创造生长空间,我们就能在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上做到最好。
这可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遗憾的是,每到毕业季,大多数毕业生都会迷茫不已,反复问自己:毕业后我到底要去做什么?
教育的使命不是让所有的学生成为一样的花朵,一样的树苗,而是帮助他们发现藏在自己心中的“金色种子”,萌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花朵。
真正的教育不是让每个人都变得一样,以便更好地进行日常管理,更方便未来的集中就业,而是唤醒每个人,勇敢地探索自己的“金色种子”,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从而活得更有方向感。
如果学校不能教给你需要的,不能原地等待,更不能自怨自艾,你要做的就是立刻行动起来,学习你喜欢的,实践你热爱的,不断帮助你认识自己,寻找自己。
你可以发芽得慢一点,也可以开出不一样颜色的花朵。学校现在无法教的,咱们自己要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