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间管理的秘诀:要想用好时间,必须先定义时间

教育   2024-10-28 21:21   安徽  


01

周末下午送孩子去篮球馆打篮球在等待的一个多小时里,本来我是坐在休息区看新闻、刷视频,但看了二十分钟后,觉得没意思。

于是我走出场馆,站在路边散步。散步时,脑子里会冒出最近看过的书、听过的故事,还有之前思考的一些问题。

我拿起手机,用Get笔记进行录音,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用担心是否完整、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句通顺。
因为Get笔记会通过AI帮我整理文字,非常好用。之前我曾经推荐过Get笔记,有超过900人使用过,文章链接:《推荐一款好用的AI笔记软件(得到App出品)》(点击标题可以阅读)。

最终,我大概断断续续对着手机说了半个小时,前后写了3篇文章,每篇文章经过AI修改后,大约都有1000字左右的篇幅。

突然发现,这种碎片化时间用好了,效率很高。


02

记得以前吴军老师曾说过,他会利用很多碎片化的时间来写作。过去他的工作非常忙碌,但他的写作成果非常多,不仅写了多个“年度日更专栏,还出了大概很多书,每本书的分量都很足。

有人好奇他工作那么忙,为什么还能产出那么多成果他说自己只是把很多碎片化时间都利用起来了。

如何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我想到了鲁迅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写作。”

吴军老师在《硅谷来信》专栏文章里曾经分享过他的写作经验:

“我通常用的是零碎的时间,包括在飞机上,等小孩,和朋友约了吃饭之前,等等。有些时候只有三、五分钟,能够写几十个字,但是积少成多,平均半年能够写出一本20万字的书。有些人因为我写书比较快,质疑我是否在公司里好好工作,实际上那些人如果把平时无所事事、玩手机、K歌、闲逛,或者在公司里做无用功的时间加起来,恐怕比我写书的时间要多很多。”

吴军老师重新设定了他的时间观念:碎片化时间是写作时间。

(吴军老师关于写作的主题书籍,484页,原价99)


我们常常把碎片化时间定义为休息时间,或者潜意识里把这段时间定性为待打发时间
一旦有了这样的定义,假如我们有半小时或一小时的闲暇,就会很自然地拿起手机刷视频、看新闻,尽管那些视频和新闻可能没有什么意思但我们总是需要打发时间

如果没有对这些时间进行定义,明确多少时间可以做些什么,就会放任自己用手机来填补时间,而不是试图去利用这段时间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你没有想过一小时的时间能做些什么,这一小时就不会属于你。

如果你没有想过30分钟的时间能做些什么,你也不会去用好这段时间,而是交给手机,交给他人去决定,如何消耗掉这无处安放的时间。


03

很多人觉得学习时间不够进修时间不足,他们认为需要大块的时间、安静的场所,才能做那些重要的事情

当然,如果有大块的时间,学习效果当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没有,那么就要重新定义碎片化时间。

你怎么定义时间,就会怎么使用时间。

当然,如果你想用这段时间做其他事情,就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道具,支持自己的行动

比如,你想业余时间多读点书,那就给自己定义好碎片化时间,有1小时,可以阅读,有10分钟,也可以阅读。同时,给自己装备好纸质书或者电子书,以便自己随时取用。

有一个阅读高手曾说过,他每次外出都会随身带一本书,这样哪怕有几分钟的闲暇,也会拿出来翻一翻。

千万不要小看这样的碎片化时间,他基本上三五天就能读完一本书,并且还能写出一些不错的心得体会。这就是他有意识地定义时间和利用时间。

想想看,你最近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完成?能否把这件事分成若干个步骤?然后分配给相应的碎片化时间?

如果有,那就尝试重新定义你的碎片化时间,然后去完成这些碎片化拼图,向自己的目标快速靠近。


其他精彩文章,点击下方标题阅读:
这个问题,值得每天问自己10遍
如何面对“对自己有敌意”的人?
在体制内工作不开心,怎么办?
有多少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情绪到此为止:再谈工作中的情绪内耗
岗位竞聘:如何准备竞聘答辩,提升竞争优势?
读者来信:下班后很疲惫,没精力去学习,怎么办?

景夜思
分享个人成长、工作思考、读书写作等话题,著有《高效精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