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对自己有敌意”的人?

教育   2024-10-20 21:21   安徽  


01

一位同学给我留言,说到自己和宿舍里的某个女生关系不太好,那个女生总是给她找很多麻烦。这一次,这位女生准备申请某个荣誉,刚好她是初审人。

读者问我,她是不是应该故意严格一点对待她的申请?她心里特别难受,因为过去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总是遭到针对,因此这一次逮到机会,他也想报复一下。

当然,这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会有这方面的冲动。

我的建议是,情绪归情绪,事情归事情。你讨厌她归讨厌她,但是她在某件事情上是否够格,还得看具体的评审条件。以评审标准来做判断,对方没有话说,你也会很有底气去面对他人的质疑。

更重要的是,不要被情绪冲昏头脑,忘记了自己来这里的目标。你来到学校,不是为了来和室友交朋友,也不是为了打倒某人,而是追求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找到自己的未来目标。身边出现的一些人、一些事,都是干扰因素。

当然,一件事情如果影响了自己的情绪波动,那说明我们还没有对待这件事情一以贯之的原则,因此总是容易慌乱,不知道如何面对,有时候脑子一热,就容易出昏招。

冷静下来,然后好好想想,这件事和自己的目标是一回事吗?有助于实现自己的目标吗?这件事情是为了教会自己什么?

从中总结出自己的原则,作为以后处理类似事情的标准做法,而不是每一次都伤透脑筋去寻找解决方案。


02

《道德经》中有“报怨以德”的说法,意思是,面对别人的怨恨和不公正待遇,不是以怨报怨,而是以德行来回应。

老子主张用高尚的德行来化解怨恨,而不是以恶制恶,这样可以避免怨恨的恶性循环,达到和谐相处的境界。这种做法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和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即通过非对抗的方式处理冲突,以柔克刚。

很多人也许无法认可以老子“报怨以德”的说法。在他们看来,大丈夫快意恩仇,干嘛以德报怨?就是要和对方斗,直到打败对方才罢休。

但这种做法有两个风险:

第一,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很容易被别人带偏目标,忘记了去做自己最重要的事情,转而陷入低层次的争斗。

持续不断的、你来我往的斗争,会让彼此都忘记了当初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到最后一地鸡毛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什么也得不到,反而失去了宝贵的时间和做其他事情的机遇。

第二,很容易把你变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样子”,被拉低智商到对方的层次,然后被对方丰富的斗争经验打败。

网上有个笑话说,永远不要和禽兽去计较。赢了,你比禽兽还禽兽;输了,你连禽兽都不如;平局,你和禽兽没什么区别。


03

《论语》当中记录了这样一段对话: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杨逢彬在《论语新注新译》中给出的译文是:

有人对孔子说:“拿恩德回报怨恨,如何?”孔子说:“那拿什么回报恩德呢?该拿正直回报怨恨,拿恩德回报恩德。”

对于别人的怨恨,要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不冤冤相报,也不以恶意相回应;对于别人给予的恩惠,则要以恩惠去回报,即用德行去回馈别人的德行。

孔子讲“以直报怨”,这个“直”怎么理解?

朱熹说,至公而无私就是直。张居正说,“不避私嫌而废夫除恶之公典”,就是直。意思是不要自己做好人,就把公家惩罚恶人的法令废了。

简单理解,正直就是先抛开你们的关系不提,仅仅是就事论事。条件符合,就给她报名的机会,因为后面还有审核的关卡。如果条件不合适,那就严格按照申报的条件进行反馈,公事公办。

因为保持正直,所以你在这件事情上无懈可击。

孔子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可以作为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参考思路。

你认可哪一种观念,就可以按照这个原则去处理事情。

很多时候,多读书,多和有智慧的人交流,从而去学习他们的经验,为自己预设好很多问题的处置预案。

04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被情绪冲昏了头脑,因此做事不理智,产生一些小摩擦,如果不加以修正,大家的关系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差。

实际上,很多早期的摩擦,都是源自于很小的误会。心中的那点不爽,大多是阴差阳错的误解。

别人冒犯你了,但未必是出于想冒犯你的本意,而是他自己并没有察觉到对你的影响和伤害。

有的人是真的坏。有的人只是愚笨,要么是自己没意识到,要么是被他人利用。

但是,如果敌视和矛盾的种子埋在了心里,你没有告诉对方你的感受,这颗种子就可能逐渐发芽。发展到后来,对方即使有所察觉你的反应,可能也觉得时过境迁,或者不好意思和你道歉,最终,双方形同陌路。

这样一来二去,以后你每次看到对方,都会觉得看不顺眼,对方说话、做事,似乎都好像是有意针对你一样。

一旦给他人定性,很容易造成以后接触时的误判。

最后的结果是,种种现象都“验证”了你当初的猜想——TA果然是对我有敌意的。

《论语》中多次提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在人际交往中,更重要的是去了解和理解他人,而不是仅仅关注别人是否了解自己。

如果别人不理解自己呢?《论语》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他人的误解或忽视,能够做到“不愠”,即不轻易动怒,保持心态平和,是一种特别难能可贵的品质。这样的态度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一个人成熟和有修养的标志。

如果你也有类似于这位读者的困扰,有机会读一读《论语》《道德经》或者其他你喜欢的书籍,说不定会找到自己的答案,构建自己的原则,从而更从容地面对自己,以及你的“假想敌”。



其他精彩文章,点击下方标题阅读:
这个问题,值得每天问自己10遍
每天给自己写一份小总结
在体制内工作不开心,怎么办?
有多少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情绪到此为止:再谈工作中的情绪内耗
岗位竞聘:如何准备竞聘答辩,提升竞争优势?
读者来信:下班后很疲惫,没精力去学习,怎么办?

景夜思
分享个人成长、工作思考、读书写作等话题,著有《高效精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