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如何放下手机去学习?

教育   2024-10-12 21:21   安徽  

  
01

有位读者留言说:“明明我每天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我自己本身也很想提升自己,可是一接触到学习,我就很想逃避去刷手机,刷完时间浪费了又要去责怪自己,道理我明白的,但就是做不到,请问这样我该如何改变自己?”

我回复说:既然你已经知道了问题所在,为什么不去解决这个干扰因素呢?

道理就像考试时的参考答案,哪怕你看到了、随身携带了,也不会获得分数,因为你忘记了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把答案抄写在自己的试卷上。

世间的道理、别人的经验,只有在通过自身实践的过程中,才会逐渐变成自己的解决方案。

缺少了行动,道理就只是搁在身旁的参考答案——正确,但对你没有效果。

回到问题本身,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接纳自己。

不管过去浪费了多少时间,都不要去计较,也不要责备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被手机里的各类APP吸引是很正常的事情,APP被设计出来,就是想方设法去吸引人点击、使用、沉迷。

一个人玩游戏、刷视频的时候,一晚上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如果让他读一本严肃的书籍,撑不到半小时就想打瞌睡。这不怪我们不努力,而是大脑生来就是如此,大脑希望节能,希望休息,接受太多信息,它会累,会逃避。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不是人类的普遍特征,相反,它是少数人的追求。

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有时候我们卸载了一些新闻、短视频、游戏、购物类的APP,但隔了一段时间又安装回来,然后又卸载,又安装……在反复地纠结中,来回折腾。

有的人折腾到最后,放弃了。有的人能在折腾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某个APP虽然在,自己也会看,但并不像以往那样沉迷,有时候甚至想不起来去点击。

有一位作家说,自己平时很喜欢玩手机,如果手机放在身边,她晚上是无法专心写作的。她的解决方案是,去书房写作时,把手机放在客厅,保持静音。当自己完成3小时的写作后,会释放自己,让自己回到客厅狠狠地刷1小时手机。

她承认自己喜欢玩手机,接纳自己无法抵制手机在身边的诱惑,但是她学会了如何与手机相处:做事的时候,让手机远离自己;休息的时候,让手机陪伴自己。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休息的时候休息。如果你把两件事搅和在一起,就会导致学也学不好,玩也玩不好。

有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之前在做什么?”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我们要接纳自己会失败,接纳自己想偷懒,在此基础上,设计好自己的行动时间和休息时间,然后严格执行。


 
02

第二,设置激励。

打鸡血通常只能管三天。为了延续自己的战斗力,我们需要给自己设置一些激励。怎么设置?每个人的方案可能会不一样,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单独设计。
《向上成长》一书中分享了一个案例,作者的一个朋友二百多斤,为了减肥,决定过午不食,并设置了给自己的奖励措施按照三天或者五天一个周期兑现奖励

每个周期结束后,他就给自己买高端鼠标、机械键盘、耳机等产品奖励自己。他坚持了两个月终于戒掉了晚饭,现在已经一年多不吃晚饭,每天18个小时禁食。他现在体重已经降为一百七十斤了,虽然依旧有点胖,不过已经减了几十斤。他现在整个人都神采奕奕,高血压、脂肪肝什么的都好了。


减肥的过程生无可恋,但这个朋友坚持过来了。

我之前也分享过自己遇到的一个真实故事。有一次,我在小区坐电梯听到2个人聊天。

A女生:有段时间没看到你,怎么瘦这么多?

B女生(自豪地回应):是的,瘦了50斤。

A女生:50斤?我的天!你怎么做到的?

B女生:晚上不吃饭,什么都不吃。

A女生:那你平时运动吗?

B女生(笑着摇摇头):不运动,是不吃晚饭。

A女生:你太厉害了,瘦下来也变得更好看了。换成是我,压根做不到。

变得更漂亮,应该是A女生对自己减重的最大奖励。

有人说,真正减重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少吃。让自己吃进去的能量小于自己日常消耗的能量,慢慢就减下来了。

方法摆在那里,谁都知道,但只有做到,这个方法才算被一个人真正拥有。

学习和减肥一样,过程通常是很辛苦的。有的狠人可能不需要过程中的激励,光是靠着对结果的憧憬,他们就可以一路前行。如果你感觉自己需要在过程中给自己激励,那就拉一个奖励清单,随时为自己加油鼓劲。


03

第三,设置提示。

之前我多次提到福格行为模型。福格行为模型指的是,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被拆解成动机、能力和提示这三个要素,也就是“我想做”,“我能做”和“现在就去做”。福格教授认为,如果某个行为没有发生,那肯定是这三个要素没有同时发生作用。

对于阅读、学习、写作、健身这类行为,但凡是你真的想去做,那么“动机”肯定存在,“能力”肯定不缺(无非是动机有强弱、能力有大小的差异),就需要在“提示”这个因素上格外花点心思。

例如,如果你买了一袋薯片放在桌子上,有这样强烈的提醒,你可能很快就打开薯片吃完它。但如果你把薯片放进柜子里,你可能好几天都想不起来,因为你看不见它,可能干脆忘记了有薯片这回事

有一位作者曾经分享自己的写作技巧,就是断网写作。以前这位作者也经常会在写作时,浏览网页信息,结果该写的文章一个字都没写。

后来,她每次写作之前,都要把手机放在另外一个房间,把网线先拔掉,然后单机写作。因为给自己设置了障碍,上网变得不再顺手可为,就更容易保持专注。

万维钢老师写精英日课专栏文章的时候,就是用一台笔记本电脑专门写作,只安装写作软件,不安装其他任何可能会导致自己分心的程序。如果他需要查资料,再用另外一台电脑进行操作。

学习也是一样。给自己设置一个好的环境,设置很多提示。例如,进入书房或者是房间的某个角落,就只能读书、学习。如果想玩,就换个地方,保持学习领域的纯粹性。

为了怕自己忘记或者拖延,可以设置闹钟,提醒自己学习。可以在自己出现的地方,放置一些标语,或者是励志书也行,它们的存在就是持续的提醒。

总之,每个人都要面临很多的诱惑,很容易偏离自己的任务轨道。我们要做的就是设置多种提醒,尽可能地给自己创造合适的环境。

知道自己要学习(有了目标),那就去学习(开始行动),直接去做就是最好的办法。

有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一咬牙、一跺脚,直接去做就行了。

如何放下手机去学习?这句话既是问题,也是答案——放下手机,去学习。

如果一件事情值得你去做、必须要去做,那就拼尽全力。成功了,收获喜悦,失败了,问心无愧。



其他精彩文章,点击下方标题阅读:
这个问题,值得每天问自己10遍
要不要日更写作?
推荐一款好用的AI笔记软件(得到App出品)
在体制内工作不开心,怎么办?
持续写作,增援未来的自己
自我认知的3个核心问题
读者来信:下班后感觉很疲惫,没有精力去学习,怎么办?

景夜思
分享个人成长、工作思考、读书写作等话题,著有《高效精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