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教书育人的大国工匠(二)
学术
教育
2024-09-10 15:14
北京
文章字数:6266字 阅读时长:16分钟⬇️ 滚动了解更多 ⬇️
王有安是鄂东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实习指导教师,先后获得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湖北省技术能手、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荆楚楷模、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2021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4年,16岁的王有安来到学院就读数控技术专业。他学习刻苦,在校三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06年王有安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全省数控技能大赛集训。时值暑假,由于训练太艰苦集训的同学接连退出,唯独王有安坚持了下来。首次参加大型技能比赛并获得全省18名,大家都为他高兴,但王有安并不满意,他看到了“天外有天”,感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他下定决心努力学习,苦练技能,要在更大的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通过日复一日地学习和训练,王有安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技术技能越来越全面。2007年参加湖北省首届技能状元大赛,荣获“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2012年代表湖北省参加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获得了17名;2016年参加湖北省第五届技能状元大赛获得“数控车工”一等奖第二名,被授予“湖北省技术能手”;2018年在湖北工匠杯大赛中获教师组二等奖;2019年在湖北省第三届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获一等奖第二名;同年,在全国第三届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无线电调试工大赛中获三等奖。
2007年,学院成立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王有安凭借过硬的技能水平和出色的综合表现被破格留校任教,成为一名实习指导教师。为了提升自己,他常常自费参加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充电”;也经常到企业观摩交流,学习先进技术,并对照教学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总结,摸索教学规律,授课水平迅速提高。2013年成为高级技师,2023年晋升为副教授。
除了实训教学,王有安还担任技能竞赛的辅导工作。在他的精心培养和耐心辅导下,他的学生先后获得了30余项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奖项。其中,朱仁亮在2012年全国第五届数控技能大赛中,以湖北省第一名的成绩参赛,并最终获得了全国第17名的成绩。
在湖北黄石的数控行业,王有安因为技术好而出名。很多企业遇到难题都会找他帮忙,他也经常和企业的朋友们进行技术交流,帮他们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2016年开始,王有安每个假期都去企业,有时是去“顶岗”,有时是给企业帮忙解决技术难题。目前,他已给6家企业绘制了300余张草图,成为很多企业遇到技术难题时的“救火队员”。
在其主导的华新水泥集团煤料输送分料阀技术创新改造项目上,通过特殊材料加层创新设计,解决了原先频繁堆堵现象,输送量增加了3倍;自主设计的刷镀设备,可避免常规增料所带来的材料局部质变风险,减少数道工艺,将修复时间缩短至原先的十分之一;罗茨风机水冷轴承座设计方案被数十家公司选用;高压清洗机的成功研制为企业减少20余万的成本支出;参与校企联合研发的高热值燃气低氮燃烧器,填补了黄石燃烧器研发领域的空白。8年来,王有安累计参与企业技改项目100余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陈启佳是广州市技师学院毕业生,2017年在阿布扎比举办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简称“世赛”)上夺得CAD机械设计项目银牌后留校任教。他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在广州市总工会支持下成立羊城工匠CAD机械设计创新工作室,他作为班主任和技能竞赛教练培育世赛选手,开展技能公益培训。2019年4月,他和学院的赵晓霞(南粤优秀教师、世赛金牌教练)、黄枫杰(第44届世赛原型制作项目金牌得主)入选广州市“岭南英杰工程”后备人才。
伯乐点醒黑马,助力学生荣登《人民日报》名录
2023年5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100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优秀代表。其中,广州市技师学院学生姚俊钗荣登名录。广东省技工院校获奖769人中只有2人上榜,全国技工院校只有10个名额入选。
2020年,在CAD机械设计精英班甄选中,沉默寡言的姚俊钗表现并不亮眼,但善于识人的陈启佳看到了其潜在的特质。“他的手绘很细致,细节做得特别规范,有匠心的迹象。”陈启佳力荐将其招致麾下。进入集训队后,陈启佳总是在适当的时期给予他鼓励,告诉他要学会观察师兄们的学习方法、时间安排、竞赛技巧,要学会打破技能边界、融会贯通。陈启佳会在测试中根据其技能盲点而增加貌似不搭界的技能点考核,使之触类旁通。“陈老师让我学会肯定自我、增强自信,更让我学会战胜自我的方法路径。”姚俊钗说。
“他是千里马型的选手,我和团队不能让他泯然众马矣。”在陈启佳和团队的护航下,姚俊钗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成为名副其实的黑马。先后获得第十四届、十五届“高教杯”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机械类个人全能一等奖、三等奖,第二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并荣膺南粤少年。
研创融合,让专利成果走出校门
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广州市技师学院校园内出现了抗疫黑科技——“世纪号”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成功将抗疫物资精准投放。
这项由师生自主研发的技术中,陈启佳亦功不可没。他通过“世纪号”研发,与学院“岭南英杰工程”团队合力完成市级课题“VR场景数据采集无人机的研发与制造”。在全省创新创业大赛和“羊城工匠杯”赛事中,他充分发挥科研与双创能力,带领团队参与的“车灯自动化装配工作站”项目夺得“双创之星”奖项。目前,该项目已取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已成功投入市场,带来超过60万元的经济效益。
技能帮扶,公益培训传扬技能力量
“黄枫杰、陈启佳两位年轻老师的个人事迹、丰富的竞赛经验和高精专的技能,让我们对世赛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技能成就梦想有了更真切的期待。”在“岭南英杰工程”团队公益培训中,来自广西、重庆的学员感激道。这份感激激励他们在世赛、全国大赛、省市比赛中一路收获奖牌和荣誉。
近两年,他和学院“岭南英杰工程”团队,结合世赛成果转化,先后为广西、贵州、重庆等20多个省市职业院校开展竞赛专题培训,培训师生超2200人次,丰富了技能精准扶贫服务内涵,传扬了技能成就梦想的信念与力量。
⬇️ 滚动了解更多 ⬇️
赵春禧是广西工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焊接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南宁市技术能手、广西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6年,赵春禧来到学院担任焊接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作为技能教师,他深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要言传身教传匠心,就必须是焊接技艺的行家里手。焊接是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提升熟练度的技能,因此,他常常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技能训练,研究攻克焊接技术难题。从旭日东升到满天繁星,在学院焊接实训中心总能看到他身穿焊工服,手持焊枪,眼神专注地盯着面前的壳体,一道道漂亮的弧光闪耀而出。他凭借精湛的焊接技术,在2017年南宁市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电焊工技能比赛中获得第二名;代表南宁市参加广西第四届农民工技能竞赛电焊工技能比赛获得第三名。熟练掌握手工焊技能之后,他又开始研究、练习机器人焊接技术。经过5年钻研和创新,他掌握了机器人拐角焊接焊缝工艺和机器人多层多道焊接工艺关键技术,在机器人压力容器焊接中测压通过率达到100%,机器人焊接8~12毫米厚钢板射线探伤通过率达98%。2022年,他参加“中焊杯”全国机器人焊接技能竞赛获得职工组二等奖;2023年,代表广西队参加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机器人焊接技术赛项获得铜牌,并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为了上好焊接实训课,赵春禧把自己的参赛心得和经验总结出来,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且低耗的训练方法,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4项。他培养的学生有2人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能手、2人获得黑龙江省技术能手。工匠精神的传承不仅仅在于技能的传授,更在于精神的熏陶和品格的塑造。赵春禧用自己的追求和奉献向学生们诠释着严谨求实、立德树人的大国工匠精神。他常常告诉学生:“技能是立身之本,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匠心。只有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才能将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们不仅学到扎实的技能,更领悟到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他们学会如何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和完美。这种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让他的学生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熠熠生辉,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作为一名焊接技能大师,赵春禧不仅在学校上好课、带好学生,他还积极参与合作企业的生产攻关。2024年7月,他带领学生协助河南永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对智能化机器人焊接挂线板和塔脚生产线进行焊接工艺和夹具调试,解决了挂线板、塔脚生产效率低、焊缝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使该产线所有焊缝可获得超声波一级探伤质量,生产效率提高3倍以上,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约150万元。面向未来,赵春禧要在教师的岗位上奋发努力,践行不平凡的使命,用自己的追求和奉献向学生们诠释大国工匠精神,带领和激励他们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高技能人才。
⬇️ 滚动了解更多 ⬇️
谢玲莉是重庆工贸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巴渝特级技师,是第46届、47届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教练,重庆市职业技能竞赛选拔集训时装技术指导专家,重庆市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培训授课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重庆巾帼建功标兵、重庆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从一名普通服装工蜕变为行业专家,从一名金牌选手成长为一名技工院校教师,谢玲莉用自身经历书写出“技能成就人生”的精彩故事。谢玲莉1980年出生在湖北农村,初中毕业便随舅舅南下打工,打工期间报读了技工院校的服装制版与工艺专业。求学期间,她每次交作业至少是交“双份”:一份是按老师要求完成的,一份是自己加了“设计”的。2000年到2008年,她在一个服装公司工作,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从学徒一路成长为制版师、技术研发部组长、工艺工程师。在服装设计和裁剪上,她高标准把控每个工艺流程细节;在制版师岗位上,她反复验证工艺研发的稳定性,并充分考虑工艺、产品的市场需求,为企业赢得了利润空间和大量订单;她参与设计研发的产品生产投放率80%以上,单款订单超3000万件。2010年,谢玲莉参加首届“全国十佳制版师大赛”并获奖,展现出了良好的竞赛素质。在之后的一次次竞赛中,她拓宽了眼界、提升了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参赛经验。2019年,她入职学院任时装技术项目教练。在承担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学生备赛教练任务的同时,主动请缨参加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凭借着深厚的行业工艺积累和高超的技能水平,获得了时装技术(国赛精选)项目金牌。2022年,作为特殊人才获评正高级实习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她紧贴行业需求,并积极探索将世赛标准引入技能人才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地训练中,对缝纫工艺、工业打板、产品设计、服装工艺模板四大板块,她亲自向基地学生传授服装工艺流程制作技术。在她的指导下,集训基地多名选手在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在世界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中各获得1枚金牌,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3项、省级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2021年,以谢玲莉名字命名的重庆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借助这个平台,向服装企业提供技术开发及服务,培养和输出高技能人才,带动教学创新团队的进步。工作室成立以来,承担服装行业技能培训5次,先后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盛情家纺、华服职校等企业提供500余人次的技能提升培训、技能专项培训,为30余家地方服装生产企业、独立设计师品牌提供技术服务,年均开发服饰1500款,生产投放率95%及以上。我们正处于一个美好的时代,正处在一个英雄不问出处、行行出状元、人人尽可成才的伟大时代。在未来的道路上,谢玲莉将更加坚定园丁育苗之心,树立优秀工匠之志,把传帮带工作与行业一线生产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出更多能工巧匠、巴渝工匠、大国工匠。
⬇️ 滚动了解更多 ⬇️
胡敏2017年进入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陕汽控股”)下属的陕西汽车技工学校(简称“陕汽技校”)工匠班学习,202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建筑金属构造工匠班实习指导教师。
2017年胡敏以西安市高陵区建档立卡困难家庭的学生身份进入了陕汽技校建筑金属构造工匠班学习。建筑金属构造是一个难度大、综合性强的世赛项目,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件要熟练掌握冷作钣金工、装配钳工、电焊工、气割工四个工种的技能。在这个几乎全是男生的专业领域,胡敏怀揣着对梦想的追求和坚持,凭借顽强的意志和过硬的技术脱颖而出。在2019年全国钢结构焊接职业技能竞赛中,胡敏成为全国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参加该赛事项目的女选手,并被授予“巾帼精英奖”荣誉称号;在2020年全国智能焊接职业技能竞赛冲压工(冷作钣金工)竞赛中荣获金奖。她先后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西安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2024年5月1日,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举办2024年“中国梦、劳动美”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心连心特别节目中,胡敏作为青年职工代表以Vlog形式展现自己的工作和梦想。作为陕汽技校建筑金属构造工匠班的一名教练,她始终牢记立德树人、带徒传技这份初心和使命。“00”后的她少年老成,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朋友。一方面她十分关注学生们的成长和生活,每天坚持带领学生训练体能,定期检查学生宿舍内务,监督学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她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培育工匠精神,引领学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建筑金属构造项目涵盖识图、放样、下料、零件加工、装配成型、矫正、焊接等一系列工艺流程,训练过程十分艰苦,胡敏毫不懈怠,甚至有些严苛,她每天带领学生坚持训练十多个小时,即使在炎炎夏日,她常常要在40几度的高温环境中提着几十斤的钢结构件反复翻转、组装、打磨,一遍又一遍给学生做着示范,不厌其烦讲解着每一步的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在她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们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专业技能,他们的耐力、心理素质及体能也一次又一次突破极限,个人能力得到了全面突破与飞跃。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建筑金属构造工匠班屡创佳绩。其中,有三名学生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陕西省选拔赛建筑金属构造项目中获一、二、三等奖,有四名学生在第十六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冷作钣金工)中摘得两金一银一铜,还有四名学生获国家级奖学金。胡敏成名之后,有不少企业想高薪聘用,但她仍坚定地从事教学工作。她说:“我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我师父的教导和培养,离不开学校的平台和机会,所以我要将自己的技能和经验传授给我的学生,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用一技之长改变命运!”她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鼓励并带领学生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锤炼精湛技能,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勇敢追逐梦想。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力量,不仅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女性的风采,更为学生们树立了自强不息、奋斗的榜样。
技工院校教书育人的大国工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