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攀升,女大学生就业更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从当前就业形势和创新创业政策来看,激发女大学生创业意向,并加强该群体的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具重要性和紧迫性。女大学生创业群体特征明显、创业意识日趋强烈,但传统社会意识仍深刻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在此背景下,通过探讨影响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个人认知、情感体验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并提出加强创业心理辅导与个性化指导、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与实践体系相结合、构建多元化社会支持网络等路径,旨在激发和培养女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精神,为她们提供更多元化的就业选择,同时推动女性创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一些传统行业的就业岗位不断减少、新兴产业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扰。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晓兰曾在中国之声两会高端访谈《会里会外》专访时提到:“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女性高校毕业生过半。”这使得女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剧。女大学生选择自力更生,自主创业,作为一种新的促进就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模式,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并且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政府组织机构和社会认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提出要促进女大学生创业,完善落实创业支持政策。但是,尽管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创业环境日益优化,女性创业者的比例仍然相对偏低。在女大学生群体中,创业意向的激发与培养面临诸多挑战。当前中国女性创业在动机构成和领导风格上存在明显的性别特征,这些特征既是女性创业群体的共性特色,是女大学生创业的显著优势,又是其创业的短板所在。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中显示,形容女性的词语一般可概括为有情意绵绵、对他人的需求敏感、乐于安抚受伤等特征,由此可见,女性具有不同于男性的独特特质。相较于男性,女性较强的沟通能力,让其更擅长在观察人和事中,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其温柔的特质,能够帮助其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的表达更容易让他人接受;女性的第六感,则能够帮助其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较敏感的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从而创造较高的经济收益;女性精打细算的特质,成了女性创业者成功的法宝。但同时,女性相较于男性,缺乏理性的思维能力,在沟通交流中容易受感情因素影响;女性细腻、精打细算的特质,则相比男性缺少孤注一掷的闯劲和审时度势判断能力,使得女性创业者容易错过一些扩大企业的关键节点,导致女性创业者规模较小,以日常生活类为主,往往缺少科技创新类的创业选择。
随着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度提升,相比于传统的思维,女大学生通常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她们更倾向于在事业上有着更加明确的目标和追求,能够建立自己的事业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取得一定的成就,为社会做出贡献,且随着社会对创业环境的改善,国家出台大量鼓励创业的政策和文件,加剧了女性创业意愿。中国青年报社、天眼查与青创头条客户端联合发布《青年创业城市活力报告(2021)》显示,2011—2020年,女性创业者比例达到44.6%,男性创业者比例为55.4%,两者仅相差10个百分点,中国女性在创业方面较之其他国家女性有着更加突出的表现。这些数据都表明我国女性创业意识较强,创业活动较为活跃。女大学生通过创业,打破常规,挑战传统观念,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还能够挑战和改变社会对女性的传统认知和偏见。
胡怀敏(2010)在《中国女性创业家行为与成长》一书中指出,传统性别意识形态认为女性相夫教子是最高的人生价值,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和妻子就可成为女性的典范,在性格塑造方面,知书达理是对其基本要求。尽管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认知和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对女性创业者的偏见和误解。现阶段的社会对女性还是会缺乏一些包容性,希望她们又有职业发展,又希望她们在家庭、生活中扮演好家庭角色,对她们缺少根本的认同。这使得女大学生在创业初期产生较大的思想负担和迷茫感,影响女大学生的创业信心和决心。
个人认知是女大学生创业意向激发的内在动力。这包括自我认知、创业认知和职业规划等方面,女大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优势,破除传统性别认知,同时认识到创业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其一,良好的自我认知对创业意向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性格认知中具有冒险精神、创新思维和强烈自我驱动的女大学生,相较优柔寡断、按部就班的女大学生更有可能产生创业意向。其二,对创业本身的认知、创业难度的认知、创业所需能力和技能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女大学生创业意向和成功率,如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市场判断、创业团队建设等。其三,职业规划对坚定女大学生创业意向起到四梁八柱的作用。女性的职业规划相较于男性,更多地受到来自社会文化、性别刻板印象等因素的影响,如受到传统女性化工作标签影响的女大学生,在职业规划选择上更倾向于稳定、有保障的教师、公务员等,而风险较高的创业,选择意向相对较低。情感体验是女大学生创业意向激发的关键因素,这包括创业激情、成功期望和挫折容忍度等方面。关注女性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为她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她们能够激发其创业的意向,顺利地走上创业道路。首先,创业激情是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源动力。这种激情可能来自对某个领域的热爱,对解决某个问题的渴望,或者对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当女大学生对创业充满激情时,她们会更加主动地寻找创业机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创业准备中,从而更容易形成强烈的创业意向。其次,成功期望是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重要支撑。当她们对创业成功抱有较高的期望时,会更加自信地面对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更加坚定地追求创业目标。同时,成功期望也会激发女性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她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创业成功,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创业实践中。最后,挫折容忍度是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重要保障。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对于女性大学生来说,如何面对这些挫折和困难,是衡量她们创业意向是否坚定的重要标志。具有较高挫折容忍度的女大学生,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冷静和理性,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更容易渡过难关,实现创业目标;而挫折容忍度较低的女大学生,在创业初期,甚至是创业计划设计阶段,就难以建立强烈的创业意向。外部环境是女大学生创业意向激发的重要条件。这包括家庭支持、学校创业氛围和社会创业文化等方面。一方面,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和教育程度等都会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来自富裕家庭或受过高等教育家庭的女大学生可能更有机会接触到创业信息和资源,从而更容易产生创业意向;再如,家庭鼓励并支持女大学生创业,她们就更有可能产生积极的创业意向;家庭期望她们能够选择稳定的职业而不是冒险创业,那么她们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就业路径。另一方面,学校良好的创业氛围、社会鼓励女性创业的文化,给女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实践资源和创业实践的外部支持,从而激发女大学生创业意向。学校提供有经验的导师,创业教育和培训、实践机会和平台,女大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技能,从而更容易产生创业意向;社会加大对女性创业的宣传力度,消除性别歧视和偏见,政府提供对创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也是影响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重要外部因素。如果政策环境良好,女大学生可能会更有信心选择创业;如果社会普遍认为女性不适合创业或女性在创业中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那么女大学生可能会更加犹豫和担忧。
女大学生创业的女性群体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女大学生创业热情,而另一方面女性特质的短板也成了阻碍女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产生的绊脚石。因而,为女大学生提供针对女性创业群体特质的创业心理辅导和个性化的创业素养的指导,有利于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创业认知,激发和培育女大学生创业意向。设立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创业心理辅导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女大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和女性特质的困扰,并提供应对策略和实际的心理支持;设立专门的创业心理咨询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女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创业心理辅导服务包括情绪管理、压力调节、自我认知提升等,增强女大学生创业的心理韧性。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女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兴趣、资源等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的个性化创业指导提供依据;加强女企业家榜样教育,定期邀请女性成功创业者、女企业家举办讲座会、分享会,分享其创业心得和创业心路,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激发其创业热情;建立一个专门为女性创业者服务的社群,让她们能够在社群内部互相交流、学习、合作,获得资源、能力等方面的支持,培养她们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提高女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共同推动女性创业的发展。创业教育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实践能力的培养,需建立和完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针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体系。一是进行创业能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女大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创业指导服务,包括市场分析、商业模式设计、团队搭建等方面的具体建议。二是建立导师制度。邀请成功的女性创业者或行业专家作为导师,与女大学生进行结对子,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资源支持;通过与成功的女性创业者合作,加强女性领导力培训,帮助女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提升女性影响力。三是创业比赛和展示活动中设置一定女性占比。通过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实践项目、模拟创业训练等活动设立一定比例的女大学生参与率,为女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业项目和成果的平台,让女大学生亲身参与创业的全过程,体验创业的艰辛与乐趣。这不仅可以激发她们的创业热情,还能帮助她们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支持。为了更有效地支持女大学生创业,激发女大学创业激情,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创业支持网络显得尤为重要。女大学生受未来生育、家庭的影响,其创业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单元,不仅包括其个人本身,还需要延伸至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个层面。一是家庭应该给予女大学生创业提供充分的支持和鼓励。鼓励家庭中进行性别平等教育,确保女性家庭成员的声音和意见得到尊重和重视;家庭成员应与女大学生进行开放、诚实的沟通,了解她们的创业想法和遇到的困难,并提供情感支持;家庭成员可以分担家务和育儿责任,为女大学生创业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二是学校应当加强创业教育。将创业知识和技能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开设专门针对女性的创业课程与培训,涵盖市场分析、商业模型设计、融资技巧等适合女性创业项目的创业技能;建立女性创业社团与网络,与行业协会、投资机构等组织合作,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资源,同时,帮助其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女性创业资金、税收减免、场地租赁等支持措施,降低女大学生创业的门槛和风险。政府还可以设立创业孵化器和加速器,为女大学生提供项目孵化、市场推广、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女性创业成功案例,推动社会对女性创业的认可和尊重,为女大学生创业建立更加宽松和包容的环境,鼓励女大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提高她们对创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四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也应该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帮助。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消除性别歧视和偏见,为女性创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创业环境;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制定并实施性别平等计划,推动女性在领导职位和创业领域中的平等参与和机会。激发和培养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高校、政府、社会和个人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通过加强创业心理辅导与个性化指导、完善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体系相结合、构建多元化的创业支持网络,推动鼓励女性创业政策落实等策略的实施,为女大学生创业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实现女性自我赋能,推动女性创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