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走出的大国工匠(一)
文摘
教育
2024-07-11 14:09
北京
文章字数:5876字 阅读时长:15分钟毕业院校: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
⬇️ 滚动了解更多 ⬇️
2024年2月,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五○八研究所,入职不到两年的徐昊杰被授予“五院技术能手”。徐昊杰是数控车工,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多个重大专项。他的工作是承担回收分系统关键结构件及光学遥感载荷关键部件的加工修配。
2012年,15岁的徐昊杰来到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就读于数控加工专业。那时候,中国刚刚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奖牌很少,金牌为零。正是打开了“世界技能大赛”这扇窗,徐昊杰才知道,原来学习技能同样可以让人成才,练好技能同样可以实现报国。通过严格选拔,他如愿进入学院数控车项目集训队。在长达五年的集训生活中,从太阳刚刚升起到满天星辰,只有从进入场地到结束训练的一条路线;每天机械加工枯燥乏味,有时一个动作要重复上百遍……他深信“一万小时定律”,对每一个训练科目都一丝不苟,对每一件训练作品都做到追求极致。徐昊杰2016年参加北京市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数控车工第一名,2018年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全国选拔赛获得第三名……几年时间里,他从北京到全国,获得多项荣誉。
2018年毕业后,徐昊杰留校担任数控车工竞赛教练。一方面,他自我加压,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参加第八届全国数控大赛获得教师组二等奖、执裁全国第一届数控车(国赛精选)项目;另一方面,传承自己所学,出色完成技能竞赛参赛、训练指导、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技术攻关与创新等多项工作。2022年7月,徐昊杰入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五○八研究所。在这里,他听到、看到最多的就是航天精神以及无数默默坚守的航天人。“我是一名刚刚加入航天事业的年轻人,航天精神的每一句话都使我感受至深”,他开始这样要求自己:严谨务实、勇于攀登,制精品、精技术、扬精神。应用于航天的零部件几乎都有“结构紧凑、形状复杂、精度极高”的特点,多道工序反复装夹进行加工,难免会一点一点造成误差累积,进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精度。能不能通过减少装夹的次数,减少累积误差?徐昊杰一直琢磨,在这上面动起了心思。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改变原来加工的思路和方法,创新采用“车铣复合组合加工”方法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多项复杂结构特征加工,使产品精度达到微米级,攻克了难点技术瓶颈。
2023年9月,他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项目比赛取得了第四名,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但他丝毫不敢有半点松懈,“我深知航天精神要在工作岗位上去践行,要在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任务中去实现,在工作中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我今后的路还很长,要将青春的每一份热情奉献给国家的航天事业。”
(作者:聂立立;单位: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
山西冶金技师学院优秀毕业生刘锐凭借精湛的技艺和不懈的追求,于202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学院优秀毕业生到兵器工业的技术精英,刘锐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2006年,怀揣着对技能的渴望和对梦想的追求,刘锐踏入山西冶金技师学院。他深知,技能是立身之本,是实现梦想的基石。半年后,他迎来了山西省技能大赛普通车工的选拔机会,面对激烈的竞争和艰苦的训练,他毫不退缩,勤奋学习,强化技能,最终成功进入集训队。当时,正值酷暑,天气酷热难耐,每次实操训练完都汗流浃背,但他从未有丝毫松懈,也从未放弃。通过不断努力,理论和实操成绩得到明显提高,最终获得团体第三名的佳绩。这次比赛极大地鼓舞了他的信心,更坚定了他在数控加工领域追求的信念。在校期间,刘锐积极投身各类技能竞赛,并多次取得优异的成绩。2008年,他参加了山西省第二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凭借精湛的数控铣工技能和出色的表现,成功摘得桂冠;同年,又在第三届山西省数控技能大赛中斩获加工中心操作工第一名,并代表山西省出战全国赛事。备战国赛期间,刘锐更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每天在车间里,反复试验、推敲最优的加工工艺和加工参数,不断强化自己的编程能力,以应对更加复杂和精细的加工需求。最终,他在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全国第六名,刷新山西省学生组记录。同时,他的出色表现也赢得了淮海工业集团的青睐,被特招入厂,开启了崭新的军工人生。入职后,他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和竞赛经验,在岗位上屡创佳绩。他先后荣获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第五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山西省技能大赛第一名等殊荣。如今的刘锐,已晋升为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关键技能带头人。他先后完成了40余项创新和改进项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三晋工匠、三晋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刘锐,从淮海工业集团到全国技能大赛,技艺在激烈的比拼中不断精进,连续两年荣立山西省个人一等功,三度闯入国赛前十名。他不仅自我提升,还倾囊相授,助力30余名同事技能晋级,其中高级技师5名、技师4名、高级工10余名。他指导的青年员工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为企业的后备人才。作为山西冶金技师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代表,他深知成功离不开母校的栽培,他鼓励学弟学妹:笃定目标不放松,勤于学习长技能,刻苦钻研强实践,珍惜学校与社会的资源,不断夯实技能,稳步实现理想。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匠心铸梦、技能报国”的精神,以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精神,致力于打造最强武器装备,践行科技报国的使命。毕业院校:哈尔滨技师学院
⬇️ 滚动了解更多 ⬇️
孙柏慧是哈电集团唯一一名90后首席技师,也是焊接领域国防建设项目和核电站主蒸汽管道等产品特殊材质焊接首席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黑龙江省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办人、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领办人、黑龙江省电焊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他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龙江工匠、首届龙江最美劳动者、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6年,18岁的孙柏慧进入哈尔滨技师学院焊接加工专业学习。在学院“一体化”教室中、在“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下,他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技能。特别是通过参与各种技能竞赛,使自己的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为日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孙柏慧进入哈电集团汽轮机厂,借助企业“师带徒、岗位练兵、技术活动”平台,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在2014年的公司技术比武竞赛中他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荣获黑龙江省青年职工技术比武第三名。时隔四年,在黑龙江省第十六届职工技术比武竞赛中荣获电焊工组第一名。2012年,孙柏慧在全球首台AP1000机组三门核电1#机组高压内缸与高压进汽导管的装配和焊接工作中,使高压缸与高压进汽管道焊后进行的射线探伤、两次100%超声探伤、渗透探伤都一次性合格。2013年,孙柏慧接到重点工程厚壁钛合金型焊接任务,在国内无可参照案例且材质在高温下极易氧化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任务。为解决汽轮机主汽阀装配件某焊接工艺“卡脖子”核心技术,他主导制作了10余种辅助工装,根据产品特性编写了相关操作流程,有效遏制了常规产品发生质量问题的概率,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一次交检合格率达98%,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他在焊接技术研究及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公司创造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效益,也为国家国防建设、突破重型燃机等重要能源装备核心部件制造技术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孙柏慧创新工作室”和“孙柏慧电焊工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完成技术革新300余项,主导完成科研、攻关、发明专利等40余项,完成创新项目合理化建议88项,解决了许多生产问题,节约成本达千万余元。孙柏慧现在是智能焊接班班长,他带领班组成员在保证正常产品制造的同时,还承担了国家重点国防项目厚壁钛合金的焊接项目应用、公司科研项目“转子轴径修复”实验、“高中压转子轴径焊接”以及全部焊材进厂复验工作。他穿梭在公司急难险重项目制造中,诠释了一名大工匠的使命担当。十多年来,他带领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用汗水书写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甘于奉献的新时代劳模精神。面对未来,他将牢记使命,进一步宏扬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在制造强国的主战场,以火热的青春奋勇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毕业院校: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 滚动了解更多 ⬇️
常州航空齿轮有限公司关键生产岗位的数控铣高级技师张意是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培养出的“顶梁柱”,他不断精进技艺,练就“金刚钻”,勇揽“瓷器活”,用双手实现梦想,用技能点亮人生,生动诠释了“一技之长、能动天下”“一技在手、一生无忧”。2001年3月,张意出生于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江苏省常州市。2016年6月,自小就爱做手工、对机械着迷的张意初中毕业后选择了素有“技师摇篮”之誉的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学起了数控加工专业。2017年10月,他的学长宋彪勇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机械装调项目冠军,并以全场最高分摘得大赛唯一的“阿尔伯特·维达”大奖,成为中国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人。张意暗下决心要以宋彪为榜样,立志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于是,他学习更加勤奋,实训更加刻苦,在日积月累中打下了扎实的技能基础。在学校制造团队挑战赛的选拔中,张意凭借出色的表现顺利入选集训队。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是三人团队项目,赛项内容多,对选手个人能力和协同作战的要求都非常高。为了追求卓越,他和两位队友先是分别单项训练,普车、普铣、数控铣、电装、3D打印、编程……每一项都力求完美。最后进行协同训练,反复打磨,达到最佳的团队合作效果。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2018年4月,张意参加第45届世赛制造团队挑战赛江苏省选拔赛,荣获第一名,被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授予“江苏省技术能手”;2020年6月,蝉联第46届世赛制造团队挑战赛江苏省选拔赛冠军;2020年12月,参加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荣获金牌;2021年7月,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2022年9月,被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凭着“金刚钻”,他被常州航空齿轮有限公司相中。初出茅庐的张意并没有像其他新手那样怯场,甚至不敢加工较为贵重的零件,他进入企业如鱼得水,不久就把学校所学与生产实际融会贯通,成为公司制作军用飞机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技术骨干,同事们遇到棘手的技术和编程难题也都乐意找张意解决。有一次加工一个精密齿轮的传动轴,这是一个薄壁零件,每次到最后工序去探伤总能探出裂纹,其他同事都束手无策时,张意没有放弃,一直在转速、吃刀量、进给率和装夹压力之间寻找平衡点,经过反复试验最后他成功地找到了加工参数,胜利完成了这个看似不能完成的任务,于是这个零件在公司也就成了他的“专利”——“有难题,找张意”。经历过学校的悉心培养和生产岗位的千锤百炼,凭着过硬的专业技能和钢铁般的意志,张意以自己的行动践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张意的母校,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已经培养出29名全国技术能手。学校正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打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高技能人才的全国一流技师学院,以“走在前、做示范”的担当,把张意这样的“顶梁柱”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让他们手握更强“金刚钻”,勇揽更多“瓷器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毕业院校:浙江建设技师学院
⬇️ 滚动了解更多 ⬇️
铁塔林立,管道纵横,在石油化 工行业,工业管道是连接每台设备的 血脉。庞大工程的背后,凝聚着一群人, 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把一根根管道完美 连接,汇聚成千姿百态的工业建筑传 奇,他们就是管工。从浙江建设技师 学院走出去的华国樟就是其中的优秀 代表,在平凡的管道安装岗位上坚守 了 33 年,在敬业奉献中书写着人生的 华章。
“工作没有卑贱之分,把一件事 做极致了,同样也能得到鲜花与奶酪, 付出必定有回报”抱着这样的信念, 年轻的华国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浙江 省工业设备安装技工学校(浙江建设 技师学院前身),从此与管工结缘。1991 年,华国樟从浙江省工业设备安 装技工学校毕业,入职浙江省工业设 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初出茅庐的华国樟来到岗位上, 首先就在师傅的带领下和“氧乙炔割炬” 较起了劲。氧乙炔割炬是切割管道、管 道坡口、型钢切割的主要工具。使用氧 乙炔割炬是纯手工操作,要做到切口平 齐,就得做到手势“稳”。要做到手势 稳,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苦练。手被烫、 脸被烫,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是当看 到自己割出来管口又平又齐,拿去组对, 一对一个好,心里就有满满的成就感。同时,他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师傅和领 导的认可。由于工作出色,华国樟被提 拔为管道专业施工员。施工员的首要任 务就是做施工图预算和材料预算。2002 年,设计院提供的管道专业 图主要是平面图、剖面图,不是现在 的单线图、BIM 深化图。管道预算全 靠比例尺在平面图上测量,画单线图, 写数据,然后汇总,全由手工完成。当时的项目在绍兴,分为六个工 段,华国樟负责厂区给排水、氨气、 制氢、变换四个工段,一上手就面临 预算量大、材料种类多,并涉及土方 开挖、井点排水等项目。为了在“两算” (施工图预算、材料预算)上不出错,华国樟 2 个多月没回家,一心扑在工 地上,最终报出去的材料预算未出现 一项漏项或少料。之后,华国樟通过竞选赴德国萨 克森州职业培训中心及莱比锡安装公 司交流学习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学 成回国后,他参与了集团首个 EPC 总承包项目,担任 3 个装置的管道施 工员,此项目获评浙江省钱江杯及 中国安装之星。
凭借对专业的不懈的精益求精的 工匠精神,华国樟慢慢成长为项目技 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管道预制厂 副厂长、项目经理、省级技能大师工 作室领办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领办人。荣誉纷至沓来,享受国务院 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特级 技师、浙江省技术能手、浙江工匠、 浙江金蓝领、浙江建设工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河。”在浙江建设技师学 院的课堂上,华国樟以企业导师、特 聘讲师的身份勉励着学弟学妹们,“要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善于学习、 勤于思考的习惯,才能使自己今后的 职业生涯有规划、有目标。”
《中国培训》2024年第七期要目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