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养数字技能人才,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文摘   教育   2024-06-14 12:34   北京  


文章字数:5584字  阅读时长:14分钟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而数字技能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创新型、实用型数字技能人才能够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从而推动生产力的革新和发展。数字技能人才作为连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两大经济体系的桥梁,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现需要产业结构的深度转型和升级。数字技能人才通过参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工作,可以帮助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化。数字技能人才通过参与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建设,能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正进入一个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对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加快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以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发展必然依赖于高水平的数字技能人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数字技能人才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因此,新质生产力对数字技能人才和培养提出了以下要求:

1.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和技术的交叉融合,需要数字技能人才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2.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鼓励学生学习多学科知识,掌握多领域技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数字技能人才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3. 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项目、实训课程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数字技能人才具备数字化思维,能够从数字化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思维,让学生具备对数字技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能够灵活运用数字技术解决问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数字技能人才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5.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开展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具备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加快数字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以数字职业为基础,加快技工(职业)院校数字化专业建设

从2019年开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开启了新一轮的新职业论证和发布,并于2022年发布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从新增职业项目中可以看到一些趋势:智能化生产和个性化供给的发展态势明显,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迅速,技术的融合性创新推动生产技能快速通用化,导致制造业的职业数量出现震荡。传统技术应用的生产岗位正在减少,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催生出一批新的职业,技术替代又增强了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和产线设备维护的职业需求。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快速增长,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明显;生活性服务业特别是生活消费性服务和“一老一小”等健康服务的平台化和专业化发展趋势更为显著,精准化和精细化的高品质服务供给已经成为潮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快速增长。

这些变化导致了服务业职业结构的快速重组和新生。在农业和工业等生产领域,传统的生产技能正在被智能技术所替代,其规模是空前的,这对教育和培训的供给正在产生结构性影响。比如,技师学院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仍以功能性生产设备的操作加工、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为基础进行专业设置,但这些规则性工作正在由工业机器人技术所替代,企业在生产过程则大量需要以生产线为基础的现场技术人员,如产线现场管理工程师、产线工艺管理技师、产线系统集成工程师和产线设备运维技师等。这些岗位的共同特点是围绕生产线而不是单一设备来开展工作,但又必须理解生产线上各类生产设备的操作、运行和工艺特征;他们需要控制和管理整体的生产过程,但不再参与具体设备的操作加工。

技术的快速迭代,形成工作岗位的快速变化和职业生涯的横向迁移,对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造成较大挑战。专注专业技能开发传统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的需求,注重数据技术、网络技术等基础技能和职业素养、过程能力等可迁移技能成为满足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重要基础。这需要对教育培训的专业设置和学习过程进行重大变革,才能适应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后对职业能力的要求。

有关调查表明,当前在以下行业或领域对数字技能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

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算法研发与开发人才的需求度最高,特别是在机器学习等领域。智能制造生产技术。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需要大量懂得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线布局的工程技术人员。

2.大数据技术应用。对能够进行大数据分析、处理和解释的人才有着极高的需求,以支持决策制定和业务洞察。

3.集成电路生产技术。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对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长。金融科技应用。

4.金融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服务效率,需要懂得金融产品和数字技术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5.云计算技术应用。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云服务,需要云计算专业知识的人才来构建和管理云基础设施。

6.电子商务服务技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需要懂得数字营销、在线交易处理和供应链管理的人才。

7.信息安全技术应用。随着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对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专家的需求也在上升。

8.软件开发技术。对于设计、开发和维护软件系统的人才,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敏捷开发和DevOps实践方面。

9.学习技术应用。教育行业通过采用数字技术来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体验,需要懂得教育与技术结合的人才。

10.医疗健康技术应用。智慧医疗和远程医疗的发展需要懂得医疗管理以及能够开发医疗信息技术系统的人才。

11.智慧城市技术应用。城市规划和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城市数据分析、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上述这些行业或领域中,不仅需要掌握特定技术技能的人才,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够进行跨学科协作、并拥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加强上述领域的专业群建设是加强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突破方向。

(二)加强通用数字技能开发和应用,推动技工(职业)院校现有专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加强通用数字技能开发和应用,推动技工(职业)院校现有专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主要举措如下:

一是要明确数字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制定相关政策,强调数字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并为其开发和应用提供支持和指导,以适应数字技能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和对未来的影响。

二是要根据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开发一系列通用数字技能课程,以数据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为各专业的学生发展数据处理与分析、数字化条件下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数字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和创新创造以及数据安全管理等基本能力,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字技能。

三是推动专业与课程的数字化转型。具体举措包括:评估数字技能人才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以及在新兴产业如智能制造、半导体、大数据等领域中的作用和贡献;评估现有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识别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领域;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和平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开发与数字技能相关的实践项目和实训课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四是加强教师进行数字技能。着力提高教师数字素养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与数字技能相关的研究和项目,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进具有数字技能背景的专业人才,充实师资队伍。

以焊接专业为例,兹简要分析传统焊接专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我国目前约有年均3亿吨钢材需要焊接加工,焊接需求大,且仍以人工为主。建筑、桥梁、船舶工程等行业产生的焊接订单大多处于炎热夏季,工期短,人工大多每天工作6-6.5小时,焊接效率较低。企业普遍面临新一代焊工供应量不足,焊接岗位用人成本高、人工焊接质量有待提升,无法满足日益提升的焊接要求。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驱动下,焊接机器人由于能大幅提高焊接自动化水平和柔性化程度,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热点,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目前我国在役工业机器人中约有一半被运用于汽车制造领域。汽车制造领域的工业机器人中,又有超过一半为焊接机器人。钢结构、船舶等行业焊接市场广阔,也催生大量焊接机器人需求。产业技术的转型与升级,必然要求传统焊接专业向工业机器人专业转型,培养更多具有焊接技术理论与应用能力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和数字化质量检验与管理人员。上述的变化就要求在专业教学内容上将电弧焊、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以及各类钎焊等理论原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工艺与机器人装调检测与运维、工装夹具调整与系统操作,以及产品质量检测与管理等进行深度融合,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展数字技能与绿色技能、用户体验与商业模式、沟通与合作、创新与变革等跨职能胜任力,以促进数字化工作策略的形成与应用。

(三)在学习过程中应用数字技术改善学习过程,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提升学习效率

数字技术已经开始影响到教育的方式,数字化学习正在兴起,并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疫情时期的社交行为的变化更是加快了人们对数字化学习体验的接受程度。从一般意义讲,数字化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各种互联网平台,利用数据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以碎片化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全新学习模式。数字化学习本质上是学习理论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它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理解现实世界和探索更多可能性的学习认知工具以及教师的学习指导工具,以此基础重构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这一融合的进程将促进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以至整个教育组织形进行变革。

与传统学习过程一样,数字化学习同样需要满足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等基本要素。

1.数字化学习环境是经过数字技术处理,为满足学习过程而整合形成的设施、资源、平台、通讯和工具等。它是数字化学习的技术基座,一般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

2.数字化学习资源则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学习材料。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存储介质、网站、电子邮件系统、在线学习系统、数字孪生系统、在线讨论系统以及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具有切合实际、即时可信、动态迭代、富有创造性等特点,可用于多层次探究和内容的操纵处理。

3.数字化学习方式则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开展教师、学生之间的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以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以及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具有资源利用、自主发现、协同合作和实践创造等多种途径。

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职业教育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和个性化。传统的职业教育往往受限于固定的教学场所和时间,而数字技术则打破了这一限制,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移动应用等渠道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和学习进度。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习效果。数字技术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多媒体教学资源等手段,可以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技能水平。同时,数字技术还可以提供智能化的学习分析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数字技术还促进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可以共同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的对接。这不仅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事实上,数字技术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越来越具有教育价值。例如,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可以发展智能化教学辅助系统,促进知识体系建构和个性化学习的发展;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可以探索利用孪生工厂来形成学习场景,进行技能训练,以真实的工作过程来做实教学过程中的校企合作;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可以形成以工作场景为基础的知识体系重构,并开展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支持智能化的学习评价与诊断;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可以建立反映岗位需求的技能银行,并进行学习过程管理和学习评价管理,促进学生复合技能的发展。同时,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创造数字时代的学习平台,改善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使教育与产业的联系更为紧密和直接。比如,企业可以将技术攻关项目和产品研发项目提交到数字化学习平台进行发布,平台可以通过自适应的方式动员职业院校的教师、学生和企业师傅组成项目团队来承接项目外包,职业院校以技能银行为基础提供必要课程支持。这种开放式的学习体系将成为数字时代产教融合的新途径,为数字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工具和方法。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跨学科知识、实践能力、数字化思维和职业素养。我们需要在数字化专业建设、专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学习构建三个方向发力,推动数字技能人才在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上创新和发展,以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力资源结构的新需求。
作者:
陈李翔
作者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推荐阅读:

《中国培训》2024年第六期要目来啦!

点亮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

中国培训杂志
发布有关职业培训方面的政策方针、理念、方法,有关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