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成立
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成立于2019年10月,是由济宁技师学院牵头,联合129家企业、19所技工院校、3所职业培训机构组建而成。在济宁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三年实质化运行,走出一条校企协同共育、产教融合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体
(一)以“三大圈层”,构建组织体系
集团组织框架分为指导层、核心层、合作层三个圈层。“指导层”为市委市政府工作专班,由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财政等部门组成,统筹指导集团运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核心层”为集团理事会成员,负责制定集团发展规划、方针及目标,决定集团重大事项。“合作层”为相关合作单位,提供科研、管理咨询和人才支撑。
(二)以“六大平台”,推动协同合作
集团兼顾各方利益、集聚各方优势,全力推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育人模式,实现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师资调配、培训鉴定、科研创新“六统一”,形成抱团发展、多方共赢格局。
(三)以“两项机制”,保障务实高效
一是日常运行机制。集团秘书处作为理事会常设办事机构,明确为副处级建制,有12名工作人员,按照《集团章程》,协调处理日常工作,实行工作例会和每周工作台账制度,用信息化手段推进集团成员单位密切交流合作。二是定期调度机制。市工作专班每月召开调度会议,听取集团工作进展情况,提出指导意见,推动形成实质化运作常态机制。
(四)以政策措施,支持集团高质量发展
济宁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将“做大做强技工教育集团”写入党代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8个方面16条专项扶持政策,着力破解制约技工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2021年,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0条具体措施,明确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集团发展、划拨1000亩土地支持技师学院拓展办学空间,通过技工院校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等收入70%可以用于教师绩效分配等“硬核”政策持续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推动集团更好更快发展。
二、创新办学模式,打造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
(一)企业实质性参与办学全过程,做到“招生即招工、毕业即上岗”
企业全程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习实训、人才评价等办学决策,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培养技能人才。目前,集团院校与京东、吉利等300余家企业开设订单班次210个,与山东荣信、辰欣药业等59家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养2600余人,校企联合开发一体化校本教材34本。企业专家直接参与集团教学。集团聘请“国家特级技师”“山东省首席技师”“齐鲁大工匠”等30余位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实训教授”,老师讲理论、师傅带实操,让学生在学校即可掌握企业先进技术。集团将企业生产场景直接搬进课堂,校企联合打造智能制造、高端化工、京东校园等实训平台,把生产任务带进课堂,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生产实践,实现实训与就业无缝衔接。2021年集团毕业生就业率达98.5%,其中制造业从业人数占61.2%。
(二)产教多层次深度融合,做到“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企业”
一是依托产业办专业。集团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和“十强”产业需求,增设新能源汽车、3D打印等新兴专业12个。按照“专业点+企业群”模式,成立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幼儿教育等产业联盟,推动“企业群”与“院校群”密切合作、“产业链”与“专业链”深度融合。二是紧跟需求建平台。集团与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共建“职业教育产业园”“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等培训平台,与济宁能源共建集团培训中心,与山东昊泽共建应急安全体验基地,启动职业培训云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结合、校内校外统筹”的职业培训新模式。2021年集团院校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总量达9.8万人次,实现区域全覆盖。三是强化引领促合作。集团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共建“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培训基地,结合济宁市经济社会和重点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以新职业、急需紧缺职业为重点,首批确定工业机器人、虚拟现实、保育师3个工种,联合开发培训资源,面向全国开展示范培训,年内计划完成1万人次培训。
(三)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做到“实质性运作、抱团式发展”
集团推行错位办学。统筹集团院校专业建设,结合各地优势产业,集中力量扶持每个院校打造2~3个特色专业,有效解决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问题,实现以强带弱、错位发展,2021年集团全日制招生突破9842人,同比增长15.8%。集团推行师资双向互派。制定《集团人才共享暂行管理办法》,建成750余人的专家资源库,由集团统一调配,校企共享优质教师、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畅通师资流动渠道。推行资源共用共享。集团培训中心和应急安全体验基地的成功实践,充分利用了地方和企业资源,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工匠精神,形成立德树人新格局
(一)牢记育人初心使命,构建“大思政”格局
集团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思政课改革创新,以“三全育人”理念,建立建强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以集体备课模式,建立联系实际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同时,集团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将其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发挥传统文化优势,涵育“德技双馨”优秀人才
集团针对技工院校学生特点,依托“孔孟之乡”独特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工程六融入”。与有关出版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围绕集团化发展模式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培训、课程资源开发等项目开展合作,出版《传统文化“每课一语”》教材,开展系列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文修养,涵育“德技双馨”优秀人才。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全国师资培训基地
集团积极发挥集团成员单位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和济宁干部政德学院优势,用3年时间对集团院校教师集中轮训一遍,打造技工院校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基地。同时,集团通过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培养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
(作者单位:济宁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