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基础教育各学段的普及程度已经达到或超过经合组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推动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2023年8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随后,教育部等三部门下发《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2024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扩优提质”,就是要把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得更高,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得更大,进一步增加优质学位。基础教育提质扩优,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实施普通高中内涵建设行动,增加高中学位供给,持续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总量,促进优质特色发展。最近,国家发改委已将普通高中建设纳入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预计很快就会取得成效。加强普通高中建设,增加高中学位供给,将带来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变化。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可能会有所调整,再加上综合高中试点等,中职教育资源面临重新配置和优化整合。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技工教育也将会受到一定影响。近些年,技工教育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从数据上看,2016—2022年,招生和在校生数量已连续六年保持稳定增长。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重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正确领导,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但同时也应看到,有些长期以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从全国普遍情况看,近年来技工教育规模的扩大,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等教育的“普职分流”。根据笔者对全国各地技师学院的典型调查,目前技师学院的学制教育基本上以初中生源为主,近两年招收的新生中,初中生源占90%以上,普通技工学校的比例可能更大一些。因此,在基础教育提质扩优、普通高中学位增加的形势下,技工教育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需要认真思考,加强研究,积极应对变革。目前,不少技工院校都在探索生存发展之道。有的学校更加注重举办升学班,逐步提高升学比重,力求在升学中有所作为;也有的积极争取纳入高等教育序列。这些选择都可以理解。但客观分析,并非有效路径。首先,与其他中职学校相比,技工院校更加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前提下的技能培养,而文化基础教育不是强项,在升学竞争中的优势不突出。未来向综合高中转化的机会也并不多。其次,就多数技师学院而言,纳入高等教育序列,也有很多困难。占地和建筑面积以及师资队伍等硬性指标及培养目标特色等,与高职的办学标准很多地方不太一致,短时间恐怕很难达标。倘若没有列入地方规划,那在近期也是一个非现实的选项。归根结底,这些都不是技工教育发展的应有之道,技工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还是应当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规划指导下,立足传统优势和特色,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正确路径。2023年10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出席全国技工院校骨干校长培训班并做重要讲话,提出了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的重要命题。2024年4月,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发展高质量特色的技工教育。体现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领导办好技工教育的信心和决心,也为技工教育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何为高质量特色发展,王晓萍部长指出,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一线合格技术工人为目标,以就业和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养成为核心,以复合多元功能为依托,以培育技能文化为引领,筑牢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这段话,深刻揭示了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从培养目标、地位作用、培养特色、文化建设等方面对于高质量特色发展作了完整系统地阐述。通过学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领导讲话和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本人认为,实现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应当重视研究以下问题:王晓萍部长指出,技工教育要以培养一线合格技术工人为目标。这是对技工教育培养目标的再次明确表述。这一培养目标定位体现了技工教育150多年的传统,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技工教育的光荣使命。新《职业教育法》明确“国家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从法律上明确了技工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就是要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于产业工人素质提升,特别要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展示作为。技能人才是产业工人、技术工人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具有巨大的开发使用潜能。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效能、厚植人力资源综合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大计。王晓萍部长要求,要通过技工教育的高质量特色发展,筑牢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部领导再次明确技工教育是“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既是对技工教育历史地位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未来技工教育发展新的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技工院校应当明确自己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定发展信心,保持发展定力。始终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肩负起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的责任和使命。从技工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实情况看,我认为技工教育的办学特色就是在坚持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的基础上,立足于“技能养成”的根基,实现“四化”,即:技能人才培养的高端化、规模化、专业化以及技工教育的“特色技能文化”。并在多元化、多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上继续有所作为。所谓高端化,即要始终站在技能人才培养的最高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在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力量。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技工教育的传统优势。新形势下,要努力扩大高级技工、技师的学制教育和培训研修规模,保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比重,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亮眼的成绩。要特别注重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和培养。为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24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科技财政等七部委下发了《关于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这也是2024年和今后职业能力建设工作的重点,该《通知》要求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需求,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高技能领军人才。充分激发领军人才在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的技术转化能力和技艺创新活力,带动技能人才实现梯次发展。全国三年内新培育领军人才1.5万人次以上,带动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万人次左右。技工院校应当积极投身于此项计划,发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工匠学院的作用,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建设,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关键岗位实践、重点项目参与等方式,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的领军人才。要继续保持发扬技工院校在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以及各级各类竞赛中的优势,依托优秀选手和教练团队,服务于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所谓规模化,就是要努力扩大培养规模。不仅是学制培养,还包括各种培训、研修。要积极融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体系,并争取相应的政策支持,不断扩大招生和培训的范围。特别重视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的知识型技能、复合型技能人才。包括积极探索高校毕业生的技能转化。这既是破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需要,也是知识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要研究实施路径和政策措施。例如:围绕数字中国、健康中国、制造强国建设和本地区产业发展需求,瞄准重大战略工程、重大前沿产业,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构建适合高校毕业生的技能培训供应链,为他们提供新技术新技能培训。在各级政府支持下,与高校共建联合体,形成相应的体制机制,努力扩大规模,培育新的增长点。所谓专业化,就是要保持传统培养优势,创新培养模式,把坚持技能养成核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使技工院校成为专业化的技能人才培养机构。主要做法如下:一是落实校企双制。坚持把校企合作作为基本办学制度,将校企合作贯穿于学校建设、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组建区域性、行业性等多类型技工教育联盟(集团),提高服务能力,在产教融合方面作出表率。二是坚持工学一体,建设工学一体化课堂、课程、专业和院校,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切实把工学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三是实行产训结合。通过举办实体、引企入校,实现既出产品,又出人才,构建技能养成的真实生产环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领导提出,技工教育发展要以技能文化为引领。这是一个新课题。什么是技能文化,按笔者理解,就是技工教育在长期技术工人、技能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与技能培养、技能养成相适应的价值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特色文化体系。具体包括: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价值观;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与技能养成相关的行为习惯;浸润式技能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体现技能培养的校风校训、管理制度等。技能文化本质上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技工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对于坚持办学方向,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部领导要求,对技能文化进行认真的总结提炼,发挥其在技工教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技工教育特色发展还有重要一点,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领导提出的“以复合多元功能为依托”,这也是技工教育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应当继续发扬光大。首先,要落实《职业教育法》和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要求,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技能人才成长。在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各个环节上有所作为。积极参与企业新型学徒制、企业自主评价和“新八级工”制度建设,深度合作协同育人。其次,要全面融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在就业培训、在职培训、转业转岗培训、退役军人培训、农民工培训,青少年技能启蒙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需要全社会努力,共同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建议各级政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指示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求,加强总体设计,系统规划,进一步明确技工教育的发展定位,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方位充分利用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更加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开创技工教育发展新局面。要加强宣传,使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进一步了解技工教育的发展历程、地位作用和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办学特色,并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技能的价值观和技能人才发展生态。同时要研究政策,破解难题。继续探索多种路径,进一步解决好学制教育学生的招生、学历等问题,积极推动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形成基于质量保障机制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尽快实现技能培养和评价认证成果与学历的互通互认。要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体系和框架内,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支持,推广构建产教评技能生态链等经验做法,搭建校政企培训联合体,推动技工教育的转型发展。要积极协调争取国家教育强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更多地惠及技工教育,指导和推动技工院校融入国家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体系,为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提供保障。
大力培育高技能领军人才——机械行业、中石化、中铁建、广汽集团、杭州技师学院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