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潘恩的《常识》是改变美国的20本书之一,还位居榜首。
潘恩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他启蒙了美、英、法三个国家的革命。然而,他很快又被三个国家抛弃。法国人嫌弃他太保守,要把他送上断头台,他帮助大革命起草的宪法条款,最后全部被删除。英国人嫌弃他太激进,对他进行了缺席审判,开除了他的国籍,让他永远无法回到故土。美国人嫌弃他不安分,他被迫辞去议会的职务,美国人只给了他一个庄园。
他来到这个世界之时,是个贫民,离开这个世界时,还是一贫如洗。他完全可以用手中的笔让自己成为百万富翁,因为在那个时代,没有一个人的作品像他一样可以长时间霸榜畅销书。可是他分文不取,把全部稿酬都捐给了英美法三国的民主事业。
潘恩一生,命途多舛,或许只有卢梭与之有一拼,但卢梭死后很快就被捧上了神坛,而潘恩死后一百多年才迎来正名。
最初的北美,对于独立的合法性争论不休。最先是为了抗税,口号是“无代表、不纳税”,但英国议会做出了妥协。后来是为了自由民主,口号是“不自由、毋宁死”,但彼时的北美,识字率不足5%,经济基础也是农业,农民对于知识分子争取自由民主的号召嗤之以鼻。
所以如果北美的独立斗争仅仅停留在这一层认识上,尽管最终还会取胜,但结局很可能是——赶走了英国总督,却迎来了美国国王。
就在这时,潘恩发表了《常识》。他不仅仅呼吁独立,而且还喊出了革命的新口号: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以这一口号为标志,美国的独立战争就不再同于历史上所有的农民起义,而是获得了全新的含义。
北美人民从此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十三州而战,而是为人类开创全新的政体模式。
《常识》一出,震聋发聩,犹如划破黑夜的闪电。不出三个月,便风行北美大陆。当时200万北美居民中,几乎每一个成年男人都读过或者听过这本小册子。当时的北美人民,如果有幸拥有一本藏书,那自然是《圣经》,可如果拥有第二本,那便是《常识》。
他用一本仅50页纸的小册子《常识》,划破了人类思想的夜空,深远影响了人类关于权利和自由的认识,也永久性地改变了人类未来的政治格局。
《常识》原本定名为“简单的真理”,但最后起名为《常识》。因为潘恩常说:真理如同常识一样,简单但有力量。
第一、关于社会和政府。
《常识》开宗明义的指出,社会和政府不能混为一谈。任何形态的社会均是幸福之源,而政府即使处于最佳的状态也只是必要之恶,最差的状态则是无法忍受之恶。
人类建立政府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安全和自由,这里的安全不单单是人身安全,还有财产安全。因此人们上交部分财产,“让渡”部分权利来建立政府。所以能够实现目的且花费最少、福利最丰的政府,必然是最佳选择。
《常识》首倡共和:北美独立之后,建立共和政体。在《常识》勾勒的国家政体蓝图里,大陆会议、各州议会或制宪会议的成员,要经过人民的授权,才能拥有真正合法的权力。
第二、关于国王和权贵。
《常识》火力全开:人人生而平等,可为什么有这么一个物种,生来就比他人高贵?
《常识》尖锐地指出:当我们扯掉权贵的遮羞布,追溯他们的发家史,便能发现,他们的先辈不过是某个强盗团伙的贼魁。
《常识》毫不留情的指出了君主的悖论:不受监督的国王不可信,国王的地位注定其远离尘嚣,而其职责却要求其洞悉世事。因为权贵的生活圈子与普罗大众的世界有着本质区别,他们很少有机会知晓民众真正的需求和利益。所以当那些权贵子孙掌权时,他们通常是整个国家中最无知且最不适宜掌权的人。
《常识》语重心长的对人们说:我们无权替后世的子子孙孙认领君主。
就这样,潘恩用一己之力,把国王拉下了神坛,也撕碎了那些贵族老爷们的权威。
第三、关于法治和理想。
《常识》一针见血的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就是法律,而在自由的国家中,法律才是国王。每个国家的发展史中,仅有一次机会,但大部分国家不能把握这一良机自主制定法律。
《常识》发出了号召: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
潘恩一生都在战斗,他知道《常识》肯定会引起一些人的反对,所以他在《常识》中写道:不认可这些简洁真理的人,不外乎四类,一是从旧政体中获益的人,二是无法看清真相且判断力低下的人,三是不愿承认真相的偏执之人,四是把世界想象得过分美好的人。
《常识》不仅仅是引领了一个大陆的独立解放运动,最关键的是指导建立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政治制度,它把北美人的独立和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崭新时代联系在了一起。
时隔200多年,无数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仍在盛赞这本书。可悲的是,两百多年前的常识,如今还要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