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书《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实施攫取性的政治制度和包容性的经济制度,在一段时间内虽然可以取得成功,但是只要攫取性的政治制度没有改变,最终它就会改变包容性的经济制度,最后导致国家失败。
奥斯曼帝国是这样的例子,俄国也是这样的例子。
提起帝俄时代,我们的眼前往往会呈现一幅专属的俄罗斯风情画:用法语卖弄风情的贵族,脑满肠肥的地主,身材壮硕但精神佝偻的贫苦农奴。
很多年以前,“以俄为师”的论调非常有市场。但当我们准备书写现代化的篇章之时,却几乎无人愿意翻动俄国的史书,因为帝俄的历史中,从未出现过现代化的字样。
与清王朝一样,罗曼诺夫王朝是俄国历史的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于1644年建立,1912年灭亡。罗曼诺夫王朝于1613年建立,1918年灭亡。
罗曼诺夫王朝时期,俄国持续对外扩张,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二世等等沙皇多次尝试改革,但俄国的现代化之路曲折坎坷,迄今仍未完成。
俄国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专制传统,最上层是沙皇为首的大共同体,中层是贵族组成的小共同体,底层是小地主、农民和农奴。
第一次尝试是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彼得大帝的改革,加强了农奴制,对广大农民来说,没有从中获得任何的利益,这注定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
而且出于君主的本能,彼得一世的改革排除了中下阶层的参与,他通过严格恢复举国服役体制,还打击了中间的社会集团和地方自治力量。
与彼得大帝类似,1762年登基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也醉心于欧洲文明,甚至曾与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过书信往来。
叶卡捷琳娜虽然承认共和思想的先进性,但却认为专制政体仍然最适合俄国。以“开明”著称的叶卡捷琳娜,甚至反对建立以社团为基础的慈善组织,反对它们救济饥民和病人。凡是不需要政府参与、自行为人民服务的组织,她都怀疑是潜存的颠覆根源。
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亚历山大一世上台后,让整个俄国满怀憧憬。
1801年,亚历山大一世组建了一个委员会,探讨宪法、选举产生元老院和废除农奴制。但是,父亲保罗被刺杀身亡的命运,使得亚历山大明白,挑战贵族豪门的专制体制,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为此他认为只有加强自己的权力,然后再强力推动改革。
1812年,亚历山大一世击败法国皇帝拿破仑,让他的威望达到顶峰。他原本打算利用战争胜利的威望,大力推行改革,然而彼时俄国政坛的腐败已经根深蒂固,保守派全面抵制亚历山大一世制定的各项改革措施,最终也没有一项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地执行。
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困境在于,他们所推行的改革,往往是自上而下,由国家主宰,从高层发动,而非自下而上的方式。
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需要统治者利用足够的武力维持统治秩序,同时又需要统治者具有足够的权威,使得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和进行。要做到这些,统治者就必须集权,然而这恰恰又是他们改革的目标,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怪圈。
从政治角度看,现代化意味着公民的权利得到真正落实,政府的权力得到真正约束,这就离不开民主制度。
从经济角度来看,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是市场经济,政府不得过度干预,而是充当市场的守夜人,维持良好的法治,让市场经济推动创新和产业升级。
从社会角度来看,现代化意味着发达的公民自治,广泛的公民参与和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
这一切,在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的改革中,从来没有具体的落实。
1904年,俄国的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学生和工人游行示威,要求实施宪政改革。1905年10月17日,尼古拉二世签署文件实施君主立宪,授予全民公民权利,并组建两院制议会。
但1918年7月17日凌晨2点,尼古拉二世夫妇和四个女儿、一个儿子,被一股武装力量杀死。
尼古拉二世的悲剧,似乎是在昭示俄国的后来人:改革的前提是,必须自己保有权力,否则将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上世纪90年代,叶利钦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建立的却是威权政府。至此,俄国又迎来了一轮新的怪圈。
纵观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基本遵循的是先法治、后民主的变革次序。
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他们改革只是为了富国强兵,只是为了稳固自身的统治。未能迈入先法治、后民主的现代化之路,这使得俄国不断的徘徊于专制统治的怪圈。
因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他们本身,才是改革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