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精神:当船只沉没时,船长必须最后一个逃生

文摘   2024-09-30 20:30   重庆  

有学者认为,商周时期,时代的精神在眼睛,青铜冶炼、绚丽多彩。春秋战国,时代的精神在脑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汉唐时期,时代的精神在心胸,豪迈洒脱、自信开放。南北两宋,时代的精神在闺房,琴棋书画、美学巅峰。到了明朝,时代的精神就到了裤裆,贪腐享乐、淫秽变态。到了清朝,时代的精神就到了膝盖,人人争相做奴才。

这么看,“崖山之后、已无中华”,绝非虚言。

被日本誉为学问之神的菅原道真认为:唐中期以后再派人到中原王朝已经毫无意义。不得不说,他的眼界的确毒辣。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进步的历史观,历史尽管会有曲折,但总是朝着更好的方向,但时代精神的退化,却似乎颠覆了这样的历史观。

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时代精神如同黄河之水,春秋是上游,清澈见底,时代精神贵不可言。汉唐是中游,虽然泥沙俱下,但也有波涛汹涌的雄大气象。明清则是下游,麻木怯懦、奄奄一息,毫无精气神可言。

那春秋时代有什么精神?

第一、贵族精神。

公元前548年,齐国正卿崔杼杀了齐国国君齐庄公,齐国史官记之:崔杼弑其君。崔杼大怒杀之。其弟继承齐国太史,继续记之:崔杼弑其君。崔杼又杀之,其三弟继续记之:崔杼弑其君。

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时代的史官告诉我们:有一种死比生更伟大、更永恒,这便是春秋时代的贵族精神。

春秋时代的贵族们固然享有特权,但也有优雅、勇敢、超越、担当的一面。他们在战场上要身先士卒,他们认为死在战场上才是最好的归宿,是为战士。

春秋时代的战争与后来截然不同,他们不以杀戮和征服为目的,只为分出胜负。比如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不趁人之危、不绑架平民,打堂堂正正之战,即便失败也当得起仁义之师。

春秋时代的贵族精神,跟西方的骑士精神高度契合。就像西方航海界那条不成文的规定,当船只沉没时,船长必须最后一个逃生。

第二、尚武精神。

春秋时代,贵族个个下马能文、上马能武,侠客遍地、武士横行,一言不合就拔剑决斗。彼时的时代精神,瞧不起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不论男女,皆以高大健硕为美。

很多人以为孔子是位彬彬有礼的儒雅书生,但实际上,孔子身材高大、武力值爆棚。《吕氏春秋》就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

孔子教君子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射”就是射箭,“御”就是骑术。孔子弟子三千,很多都是勇武之士,子路、冉求、子夏等人都精通武艺。

可是到了明朝,传教士利玛窦记录下的男人们:梳妆打扮、描眉画眼,竟然毫无阳刚之气。他说:这个帝国里最聪明的人看起来都像女人。

到了清朝,时代精神则变得更加胆小、懦弱,连孩子都失去了蹦蹦跳跳的活力,对于武力的赞赏已经完全消失。

第三、狭义精神。

公元前453年,晋国赵氏的族长赵襄子迎来了一次刺杀。在赵、韩、魏三家消灭智家之后,家臣豫让决定为家主智伯报仇。

豫让曾经因为孟尝君安排座位不合理拂袖而去,也曾任职三家,却独独为了智伯而毁己容貌、抛己性命。赵襄子很疑惑,问他为什么?

豫让回答说:其他人随随便便对待我,我也随随便便对待他们。智伯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在豫让筹备报仇期间,有人建议他假装投靠赵襄子,然后再伺机刺杀,但豫让却说:士为知己者死,我报仇的目的是为了成全君臣之义和为人之道。如果我先让自己陷于不义,就违背了报仇的初衷。

豫让便是真正狭义精神的代表。春秋时代,是侠文化最灿烂的时代。专诸、聂政、豫让、荆轲,四大侠客尤为著名,他们的信条无不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让侠义之名万古流芳。

春秋时代的狭义精神,最大的特点是极端重视人格的独立与平等。他们行侠仗义,不为利,甚至不为名,而是为了心中的豪气。他们救危扶困、振人不赡。他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们知恩必报、赴汤蹈火。他们受人之托、一诺千金。聂政刺韩傀、荆轲刺秦王,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演绎了侠客们的壮烈与决绝,让世人知道什么叫轻生重义、什么叫风骨气节。

可惜到了明清时代,那些自封的侠客们,只是一群攀附权贵的奴才和打手而已。

第四、创新精神。

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铭文,是先秦时代自强不息、创新不已的最好佐证。

比如墨家,墨家门徒不断追求科技创新,在数学、光学、力学、机械制造等方面成果显著。

比如屈原的《天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人们对自然界和宇宙万物的探索之门。

春秋时代的国人,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他们拥有创新的精神、开放的勇气、包容的心态,他们无愧于伟大的民族。

可是,以后的国人却成了前人的影子。他们不但失去了创造力,也失去了感受力。他们画地为牢,处处模仿着过去,重复着过去。书法家以重复前人为最高标准,诗词以写得像唐诗宋词而沾沾自喜。他们只剩下了一个外壳,没有了灵魂。社会如同一潭死水,散发着腐败的气味。

如果明清有什么进步,那就是厚黑学、说谎术和八股文。彼时的时代精神虽然还活着,只是因为它已经僵化了。

现在我们回望2000多年前的国人,与明清时代的国人相比,简直就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民族。

《菜根谭》有云: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

的确,重新认识古老中国的精神内核,是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必须做的,也是我们走下去的前提和希望。

捉刀漫谈
看不透现在,就看过去;看不清未来,就看现在。 带你从另一个维度看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