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火的歌曲《罗刹海市》故事取自《聊斋志异》,原故事其实分两部分。前半段讲的是美丑颠倒“罗刹”,后半段则是“海市”,马骥被龙王招为驸马,然后是马骥归家、儿女来寻这一串故事。其中美丽多情、声明大义的龙女,和瑰丽无方的水晶宫,其实早在前人笔记小说里便多有描述,最有名的自然是《柳毅传》。
书生柳毅在泾川遇见洞庭龙女,龙女受其夫泾阳君与公婆虐待,托柳毅去洞庭传书给她父亲洞庭龙王,期望搭救。柳毅不负所托,按龙女指示来到洞庭传书。洞庭龙王接待柳毅,而后龙女的叔父钱塘龙王救回龙女。钱塘君等感念柳毅恩德,即令之与龙女成婚。柳毅因传信乃急人之难,本无私心,且不满钱塘君之蛮横,故严辞拒绝,告辞而去。但龙女对柳毅已生爱慕之心,自誓不嫁他人,几番波折后二人终成眷属。
这个故事里,柳毅急人之困、不负重托,身上又具备着相当的傲骨。好比张无忌当年护送杨不悔找杨逍,杨逍欲图回报却被一口拒绝。龙女的形象就难得许多,不甘任人欺凌,敢于冲破包办婚姻,这种女性形象在唐传奇中还算正常,很少见于明清小说。
主要说说两位龙王。钱塘龙王无疑是故事中最豪迈的形象。
以其勇过人耳。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也。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遂宽其同气之罪。然犹縻系于此,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
钱塘龙王勇猛过人,唐尧时代闹过九年的洪水,就是他发怒的缘故。最近他跟天将不和睦,又发大水淹掉五座大山。天帝因为我历来有些功德,才宽恕了我弟弟的罪过。但还是把他拘禁在这里,所以钱塘的人每天都盼他回去。他听到侄女遭难,立刻去搭救:
语未毕,而大声忽发,天拆地裂。宫殿摆簸,云烟沸涌。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金锁,锁牵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乃擘青天而飞去。
他刚肠热血、快意恩仇、风云叱咤,象征着钱塘江大潮的猛烈浩大,是理想中的“侠王”形象,钱塘君战罢归来与洞庭君的一段对话十分传神:
君曰:“所杀几何?”曰:“六十万”。“伤稼乎?”曰:“八百里。”“无情郎安在?”曰:“食之矣”。
问得急促答得干脆。问者专注、急切,答者坦然、快意。但他身上表现出的傲慢又使得柳毅不快,让本来一段美好姻缘生出许多波折。
而洞庭龙王则是另一种形象,他宽厚、仁慈,同样对柳毅十分感激,却表现出平和一面。可以说,洞庭、钱塘两位龙王代表着人们对理想君主的两种不同渴望,一位以勇武强悍扫灭世间不平,一位则以仁德育化黎明。《柳毅传》作者李朝威总结道:“洞庭含纳大直,钱塘迅疾磊落,宜有承焉。”
在对比下《罗刹海市》那位龙王,同样也是一位理想君主,因为欣赏马骥的才华,招为驸马又予以要职。
《柳毅传》还有一个姊妹篇《灵应传》。讲述洞庭龙王后人九娘子的故事。节度使周宝驻守泾州遇见九娘子,她自叙自己的身世:只如彭蠡洞庭,皆外祖也;陵水罗水,皆中表也。内外昆季,百有余人,散居吴越之间,各分地土。咸京八水,半是宗亲。
《柳毅传》中洞庭龙王就是九娘子的外祖父。九娘子也提到当年钱塘君和泾阳君的恩怨。九娘子成年后嫁给了象郡石龙的小儿子,其家族性格暴躁刚烈,残忍暴虐,蔑视礼教,不到一年的时间,果然受到了上天的惩罚,宗族灭亡。
九娘子父母打算让她改嫁,九娘子不从,于是一个人独居泾州。近年来有个朝那小龙,因他的小弟弟没有结婚,偷偷地送来聘礼,说着甜言蜜语,被严厉拒绝后还来。
九娘子不愿惊动自己亲族,于是周宝派兵帮助他。因为阴阳有隔,周宝又理了一个以往阵亡士兵名单,派阴兵护卫。但是有兵还得有将,周宝旗下制胜关使郑承符离魂,帮助九娘子。郑承符回魂后,过了一个月无疾而终。临终前他说:
“余本机钤入用,效节戎行。虽奇功蔑闻,而薄效粗立。洎遭衅累,谴谪于兹,平生志气,郁而未申。丈夫终当扇长风,摧巨浪,摧太山以压卵,决东海以沃萤。奋其鹰犬之心,为人雪不平之事。吾朝夕当有所受,与子分襟,固不久矣。”
郑承符本有大志向,但因受到个人冲动性格的牵累遭到贬谪。因为帮助九娘子,郑承符有了施展才华与抱负的机会,为人间扫除不平,于是慨然告别人世。
《灵应传》和《柳毅传》很像,都是凡人帮助龙女的故事,但《灵应传》又多了一层主题,凡人世间怀才不遇,去阴间水族施展才华。而两位龙女的性格则有一致,九娘子显得更刚强烈性一些。唐传奇中的龙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品性的向往。
《灵应传》和另一部唐传奇也有联动。九娘子自叙身世时,讲到一个故事,东海龙王之女掌管龙王宝珠,梁武帝以烧燕献龙女,龙女报之以各种珠宝。这个故事出自《梁四公记》。
《太平广记》还收录过一个故事,可以说是关于龙族百科问答。他太和年间处士萧旷在洛水河畔,以琴音惊动洛神,就是曹植《洛神赋》中的那位神女。萧旷问了她一些问题,洛神承认自己就是甄后。而后又来了一位神女,是洛浦龙君的女儿,擅长织绡,称织绡娘子。萧旷就问织绡娘子关于龙的一些传说。比如有这么一段:
“近日人世,或传柳毅灵烟之事,有之乎?”女曰:“十得其四五尔,余皆饰词,不可惑也。”
萧旷问柳毅与龙女的故事是不是真的,织绡娘子说也就四五成真的。萧旷还问了个问题,就是关于《梁四公记》中龙喜欢吃血燕的事,
“龙之嗜燕血,有之乎?”女曰:“龙之清虚,食饮沆瀣,若食燕血,岂能行藏?盖嗜者乃蛟蜃辈,无信造作,皆梁朝四公诞妄之同尔。”
这些是假的,龙是清虚的东西,如果吃了燕子血,就不能隐藏自己的形体。喜欢燕子血的,是蛟蜃之类。
萧旷还问了很多问题,比如还有《晋书张华传》中记载“雷公双剑化为龙”的事,龙女说这也是假的。
这个故事结尾很诗意,鸡鸣天亮,洛神留下诗一首:“玉箸凝腮忆魏宫,朱丝一弄洗清风,明晨追赏应愁寂,沙诸烟消翠羽宫。”织绡娘子也做诗一首:“织绡泉底少欢娱,更劝萧郎尽酒壶,愁见玉琴弹《别鹤》,又将清泪滴真珠。”
萧旷做诗回应:“红兰吐艳间夭桃,自喜寻芳数已遭,珠佩鹊桥从此断,遥天空恨碧云高。”
神女拿出明珠、翠羽二物送给萧旷,说这就是曹植《洛神赋》里面写到“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龙女也有东西相赠,是一匹轻绡,还和他说如果胡人要买,非万金不可。临别前神女又劝说萧旷根骨不凡,应当出世。后来萧旷保存着洛神和龙女送的宝物,经常在嵩山一带游历。再后来就见不到了,可能就是成仙了吧。
萧旷这个故事很飘逸,其遇见的龙女与《柳毅传》《灵应传》中的龙女不同,更具神性色彩,不过,她们都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