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德奥剧中的命运与抗争,永恒与毁灭

文摘   文化   2024-09-17 23:13   江苏  

一个民族的语言本身就是具有有个性的。法语松软柔美,意大利语优雅古典,西语热情华丽,可很少人有人喜欢德语。而用德语演绎音乐剧实在是太棒了。本来生硬的德语在音乐剧中,念如咬金断玉,唱则穿云裂石。

德奥剧用最铿锵的语言唱最深沉的情感,用一种令人战栗却又无法自拔的黑色浪漫。对世间所谓永恒之物的嘲讽,向上帝质问命运的悲剧,由爱与死亡编织的诗歌,这些往往都是德奥剧的主题。

《蝴蝶梦》中的死亡与欺骗的阴郁,《莫扎特》中命途多舛的命运,《吸血鬼之舞》中欲望与永恒的纠缠,《德古拉》中的爱情的狂热与伦理的叛逆,德奥剧的主题多是深沉宏大。

《伊丽莎白》无疑也遵循着这一崇高主题,只是相对而言它又轻盈一些。它讲诉的事伊丽莎白皇后,也是我们熟悉的茜茜公主一生的故事。

茜茜是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公爵的第四个孩子。她的父亲是一个稀奇古怪的公爵,他有一个颇受孩子们喜爱的马戏团并且逃到巴伐利亚的乡村远离世事。茜茜一家居住在远离宫廷礼仪束缚的波森霍芬城堡,茜茜和她的兄弟姐妹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长大,她经常逃课前往乡村骑马。

《Wie Du》(和你一样)中,茜茜抱怨母亲的来客人(她母亲的姐姐是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母亲索菲亚公主)是多么烦人的事情,并且对父亲唱到:

爸爸我是多么想与你同行(爸爸:这可不行)

我们的兴趣是如此的相近(爸爸:再怎么说都不行)

写诗做梦顺风骑马

自由自在地成长

我多么想和你一样

年轻伊丽莎白因为一次大胆调皮而从高处坠下时,首次与死神相遇。死神唱到:伊丽莎白,你是如此美丽,你让我的目光在你身上停留。

伊丽莎白则表示:

我看清理了,暗夜王子,你的身影存在我心里。

没有死亡便没有新生,

没有夜晚便不会孕育梦想,

没有缥缈便没有沉沦。

她开始了与死神一生的爱恨纠葛。

死神向她诱惑,可茜茜与国王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相爱。成为皇后的伊丽莎白自童话中走来,又向王朝末世走去。

天性热爱自由的伊丽莎白与严肃的奥地利宫廷格格不入,她的婆婆也是她的姨母苏菲亚公主试图借助严格的宫廷礼仪迫使她屈服。丈夫希望伊丽莎白屈从母亲的意志:

伊丽莎白唱出了经典曲目《Ich gehör nur mir》(我只属于我自己)

我想站在钢丝上,俯瞰整个世界,

我想踏上冰面,亲身体验,它到底多坚固。

我愿分享欢乐,我愿分担痛苦,

但是请别要求主宰我的生活。

这种权力我不能给你,

因为,我只属于我自己!

这中源自女性内心的呼唤与呐喊,与《花木兰》中的《Reflection》、《追梦女孩》中的《Listen》、《冰雪奇缘》中的《Let it go》属于一脉相承,唯一不同的是伊丽莎白对抗的不仅仅是宫廷的束缚,还有来自死神的诱惑。

死神去煽动她的绝望情绪,鼓动她去渴求自由。自言“最后一舞,只属于我一人。最后一舞,我只与你共舞。”《Der Letzte Tanz》(最后一舞)。

伊丽莎白的回应则是内心深处对自由最强渴望之音——《Wenn ich tanzen will》(当我想跳舞):

当我想跳舞,

可以无拘无束随心所欲。

自己来决定时间,自己来选择音乐。

当我想跳舞,

我会按照自己的独特方式,

沿着悬崖边上,

或者仅在你的目光中。

我已经够坚强足以独立。

……

何时跳舞,与谁共舞,

由我自己决定!

为何德奥剧总喜欢“死亡”的主题?理性是德意志民族的性格特征,但保持理性的内驱则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理性只是激情的奴隶,这种不惜走向毁灭的的激情可以往上追溯到贝多芬,瓦格纳,尼采,叔本华。

另一方面,认识命运到虚无痛苦,去选择抗争,又让德奥剧呈现出一种昂扬奋发的热烈。

伊丽莎白用美貌做为武器去抗争。

如果说,在东方,女性是靠美貌征服男性统治者而走向政治舞台的话,那么在欧洲则用美貌征服民众获得权力。

伊丽莎白成功地促成奥地利与匈牙利达成和解。1868年在匈牙利举行的加冕典礼上,伊丽莎白成为奥匈帝国的皇后。

卢凯尼,整部剧的视角人物,之前曾将维也纳举行的盛大婚礼描绘成哈布斯堡王朝覆灭的开始,此时又在欢呼的民众中点明,伊丽莎白在匈牙利独立运动的推波助澜下,不知不觉确定了哈布斯堡王朝灭亡的命运。他还预言道,新时代必将属于民族主义。

伊丽莎白也渐渐认识到王朝的末路,以及世界的虚无,“唯一的拯救是疯狂,唯一的解脱是毁灭。

死神又转而诱惑伊丽莎白的儿子鲁道夫。自小与母亲分别的鲁道夫与死神成为了夜晚的朋友。死神鼓励鲁道夫对抗他的父亲,最后鲁道夫被死神夺取生命,自杀了。

鲁道夫的自杀终于触动了伊丽莎白的内心深处。她责备自己为了追求个人的自由而牺牲了儿子。此时此刻,死亡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来得强烈。可是,这一次轮到死神来表示冷淡了。

在沉没的世界之船的甲板上,弗兰兹·约瑟夫与伊丽莎白会面,双方取得谅解,伊丽莎白坦言,“我们是两支暗夜里的行船,各自的目的地不同。”——《Boote in der Nacht》(夜舟)物是人非,奥匈帝国大厦将倾。

又挨过痛苦的十年,死神才重新怜悯起这位日日渴盼他到来的皇后。在一场有关哈布斯堡王朝覆灭的恶梦中,弗兰茨·约瑟夫遇见了他那位不可战胜的情敌。

二人对峙的同时,一幅幅展现皇族末日厄运的可怕图景呈现在人们眼前。弗兰茨·约瑟夫想要救出伊丽莎白,但死神抢先一步,把凶器丢给了卢凯尼。日内瓦湖畔的刺杀将相爱的二人带到一起,伊丽莎白的抗争与追求在死神激情的拥抱中找到了终结。

让黑夜变成黎明,给我自由,予我庇护。

让过往消逝,让我的灵魂回家。

让世界沉没吧!我要与你一同坠入虚无,

以你为生命之火,我将复活,然后再在永恒中毁灭!

——《Der Schleier fallt》(面纱落下)


《伊丽莎白》并没有把主人公设定为纯洁完美的公主皇后,反而更贴近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是时代的逆儿,命运的抗者,渴望自由,却最终在无力中目睹繁华幻灭。

她而柔情万种,时而又冷酷无情。她容颜倾世却带着病态,她灵魂坚强但饱受折磨。

她追求爱与自由而奋不顾身,她看尽世间又拥有自我毁灭的倾向。她的儿子鲁道夫继承了母亲的性格,却偏偏又和母亲疏远,最终也在梅耶林自我了断。

身为奥地利皇后的伊丽莎白,却发自内心地喜欢邻国匈牙利。她欣赏那里的音乐、马匹和骑士,也喜欢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建筑风格。她促成奥匈和解,奥匈帝国建立。

而随着帝国继承人的逝去,帝国假定继承人落到了弗兰兹·约瑟夫一世的侄子,斐迪南大公身上。1914年,斐迪南在塞尔维亚遭遇刺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由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倾覆。

欣赏一部音乐剧,可以先看故事后欣赏音乐,也可以单听音乐后再看剧。而好的音乐剧,则一定是音乐与故事的高度融合,绝非是为了几首歌凑一个故事。

无疑,《伊丽莎白》的故事很好,即使不熟悉奥匈帝国这段历史的观众,也不妨碍去理解它的故事内核。

当然,它的音乐也好听,可以把绝望与痛苦唱得豪气万丈,把死亡与暗夜渲染成光辉璀璨。

所以有机会一定去现场听听。10年前,《伊丽莎白》在上海巡演,当时我并并不了解这部剧。真正开始反复听要到几年以后,然后一直等待着《伊丽莎白》再次来到中国。

今年,终于遂了心愿。相比于10年前,中国观众对音乐剧的认知与热情早非一个量级。而这种热情,谢幕时疯狂掌声,让一次听剧的经历太动情。

Makara施鹏程
怪谈文学,电影动画,武侠演义,无聊文艺宅的日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