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游 | 金兜山独角兕大王,也是不甘寂寞的主

文摘   文化   2024-10-10 00:09   青海  

取经八十一难中,猴子打不过四处搬救兵有两次,一次是上回说的小雷音寺的黄眉老佛,一次则是金丝山金兜山独角兕大王。
两怪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三界大佬身边“人”,一个弥勒佛祖的黄眉童子,一个是太上老君的青牛;都实力高强,和猴子对打不落下风,还各有一件很变态的法宝,人种袋和金刚镯。

但这两回写来又特别不同。

西行路上妖怪的大致套路是,变化成凡人从而靠近唐僧,进而抓捕。而金兜山则显得很不同。魔王把洞府变化成一座府邸,妖魔却不变化人形。借八戒的视角看一下这次危险而诡异的陷阱:

只见是三间大厅,帘栊高控,静悄悄全无人迹,也无桌椅家火。转过屏门,往里又走,乃是一座穿堂,堂后有一座大楼,楼上窗格半开,隐隐见一顶黄绫帐幔。
齐整的一座宅院,全无人迹,但也没描写成荒草丛生的那种废弃宅子。更诡异的则是在后面:

他也不分内外,拽步走上楼来。用手掀开看时,把呆子唬了一个躘踵。原来那帐里象牙床上,白媸媸的一堆骸骨,骷髅有巴斗大,腿挺骨有四五尺长
八戒倒也是性情中人,一番感叹落泪。然后却发现三件纳锦背心儿。贪念生起,就拿着三件背心儿回到唐僧身边。然后和沙僧一人一件穿了上去,唐僧劝止不住,于是背心儿化作绳索,宅院也消失变成妖怪洞府。

看魔王这一番设计,与其说是个陷阱,不如说是给世人的一个考验。华府白骨,有着时间繁华揭示幻想的寓意。巨大的反差有着深刻的恐怖,本是警世世人。但三件纳锦背心儿便又激起人贪欲,以致落网。

再看这章回目,《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以前对这回目很迷惑。“情乱性从因爱欲”,情在哪,性在哪,爱欲又指什么?仅仅贪了三件背心儿,似乎这么讲有点过。而且贪的是八戒和沙僧,唐僧一直劝止,那么回目难道仅仅指八戒沙僧二人吗?

再结合到前面,猴子去化缘,给唐僧、八戒、沙僧三人画了一个圈,警告不要出这个圈。但在八戒鼓动下,唐僧最终还是走出了这个圈。这个地方,就比较好懂了,跳出约束,源于内心动摇,眼中虽没有欲望,内心却在被欲望驱使。

话说唐僧内心的虔诚的,理想是崇高的。一路西行,收到的最大诱惑既不是女儿国美色诱惑,也不是恶水险山的阻拦,而是自身信仰的考验。他愚善,数次误解悟空,他取经求佛心切,也因此误入幻象,小雷音寺拜了假佛祖,金平府又再次被迷惑。

“情乱性从因爱欲”,这回写的含蓄,寓意却深刻。至少小时候读此回,看到黄绫帐幔后是一具白骨,大概是全书最惊悚的时刻。远比那尸山血海的狮驼岭要吓人。

然后再说这一难的妖怪,独角兕大王,也就是青牛精。如果说黄眉怪是位有野心的叛逆者,那么青牛精更像是位游戏人间的贪玩者。

西行八十一难中有个不成文规定,环境见洞主人修养。偷袈裟的黑熊精洞府甚至得到观音赞赏,最后成了珞珈山守山大神;铁扇公主的翠云山景致优美,本人其实是自幼修持,是得道地仙。然后看金兜山的景致:

烟云凝瑞,苔藓堆青——怪石列,崎岖曲道萦。猿啸鸟啼风景丽,鸾飞凤舞若蓬瀛。向阳几树梅初放,弄暖千竿竹自青。陡崖之下,深涧之中,陡崖之下雪堆粉,深涧之中水结冰。两林松柏千年秀,几簇山茶一样红。
书中写到这大圣观看不尽”。等到猴子打上门,青牛精的反应则是:
那魔王闻得此言,满心欢喜道:“正要他来哩!我自离了本宫,下降尘世,更不曾试试武艺。今日他来,必是个对手。”
这也是个耐不住寂寞的货。

和猴子对打几十回合不分胜负,两人倒还惺惺相惜起来:

那魔王见孙悟空棍法齐整,一往一来,全无些破绽,喜得他连声喝采道:好猴儿!好猴儿!真个是那闹天官的本事!这大圣也爱他枪法不乱,右遮左挡,甚有解数,也叫道: 好妖精!好妖精!果然是一个偷丹的魔头!
全书似乎也只有这一例。

猴子先后请来托塔天王、哪吒、雷公、火德、水伯,青牛精靠着金刚镯把诸位仙家法宝通通收走,猴子和他二番战,有兴致勃勃的徒手打了一回。总之,能看出青牛精就是在玩。

此外,书中还写了青牛精的饮食:

老魔王高坐台上,面前摆着些蛇肉、鹿脯、熊掌、驼峰、山蔬果品,有一把青磁酒壶,香喷喷的羊酪椰醪,大碗家宽怀畅饮
故事热热闹闹写到这里,青牛精都没提一句吃唐僧肉。青牛精从头至尾都不像是奔着唐僧肉去的。

我喜欢这一章回,前头阴森诡异,后面热闹非凡。尤其是猴子请来水火助阵,想象华丽,读来神往。

最后,猴子在如来指引下,终于找到太上老君。此处又带出一个经典传说。

老君道:我那金刚琢,乃是我过函关化胡之器,自幼炼成之宝。”

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在佛教刺激下产生,要知道道家先秦即有,道教则要往后许多,如后世太平道、五斗米道。由此佛道之争自不可免,道教为抬高身份,说老子当年骑青牛过函谷,到西域化身释迦摩尼,对天竺实行教化。总之一个意思,道教是佛教的祖师。

我们都知道,整部《西游记》是“尊佛抑道”的,凡间出现多位“妖道”,如来是三界内法力无边,老君则似乎拿猴子一点法子也无;镇元子地仙之祖,但见到观音菩萨,又相当尊敬。在《西游记》里,佛家地位明显高于道教的。

但这里,作者一笔带出了“化胡”之事,显然又肯定了老君西行教化胡人的事迹。显然也未完全否定道教。

其实,纵观全书,“抑道”自然没得跑,讥讽嘉靖帝沉迷学道的事,但仔细看对佛教其实并没那么推崇,观音禅院有贪念袈裟的金池长老,镇海禅寺有被女色(金鼻白毛老鼠精)所迷的愚僧。灵山上,护法金刚也颇有尘世官吏狐假虎威之感,阿难、迦叶索要人事的丑态就更别提了。

《西游记》既不是道家之书,也不是佛家之书,是本地道的世俗之作。它有悟道求索的一面,却并不迂腐刻板。只说这老君青牛,不也是个追求自由玩乐的主吗?



Makara施鹏程
怪谈文学,电影动画,武侠演义,无聊文艺宅的日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