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更爱喝咖啡、茶、可口可乐还是橙汁儿?

文摘   2024-11-29 12:01   福建  
上次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时,曾在宝蕴楼喝茶,但关注的人不多。

的确,很少人注意到美国人一直在喝茶。与英国不同的是,美国有不少偏爱绿茶的人。据美国学者赖德烈所著的《早期中美关系史》统计:“1810年红绿茶的进口量基本相当。到了1837年绿茶占总数的五分之四以上。”

1785年8月17日,第一任美国总统华盛顿托去广州的美国商船为他采购的清单里有“一盒散装上等熙春茶”。熙春就是绿茶。为了换来茶叶,刚诞生的美国只有毛皮可以拿得出手。电影《荒野猎人》里火爆的毛皮生意极为震撼,但很少有人知道,争抢毛皮,为的就是去广州换茶叶。


与英国人“不一样”的饮茶方式,体现的是美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必要的时候,他们甚至用不喝茶来抵抗英国传统。

后来,为了控制与扶持南美,美国人喝起了咖啡。不过,美国人与咖啡之间缔结的婚姻是让人烦恼的。

美国试图用咖啡控制美洲的计划一直不顺。1930年,巴西自由党发动革命,推翻了美国人支持的路易斯政府,上台的是瓦加斯。1954年,国际咖啡行情下挫,瓦加斯总统派代表向美国银行借钱,遭到拒绝。瓦加斯于当年8月24日在其卧室吞枪自尽,终年71岁。90年代,美国扶持越南咖啡,一直扶持到全球咖啡供过于求。


政治影响了美国人的口感与味觉,但味觉一旦时机成熟,还会苏醒过来。

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年轻消费者开始热衷喝茶而不是咖啡,2014年美国的茶叶进口量首超英国。这个数据是稳定的而不是突发的,国际贸易中心(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数据显示,十年内美国茶叶进口增长了30%。

尤其令茶行业的人(比如美国茶叶协会主席彼得·戈吉)欣喜的是,这批新增的茶叶消费者是16~26岁的年轻人。跟所有的消费领域一样,这批年轻消费者的增加意味着长时间段的顾客数量的稳定增长与消费者自发的持续宣传。

以前的美国茶叶消费以冰茶为主,现在热茶消费正在增长。冰茶其实还是有点靠近饮料,用开水泡茶就比较接近中国人心目中“真正的饮茶”,这对茶行业来说是大好事。

美国人饮茶也有其传统与迷信。当《纸牌屋》里的安德伍德总统在竞选活动中疲于奔命、嗓子沙哑时,他回过头对随行人员念叨的就是“蜂蜜柚子茶”,中国观众对这个不那么灵验的秘方自然是心领神会。在电影《深海浩劫》里,石油公司的工人因工作环境限制,体重受到严密监控;他们在交换瘦身秘籍的时候相信“绿茶加瑜伽”,咖啡则要少喝。


这个情况星巴克不可能没感觉,他们通过收购专营茶饮的茶瓦纳(Teavana)公司进入茶饮料市场,不过进展不太顺利。在中国鲜为人知的是,可口可乐曾兼并了一家专门制作茶饮料的公司“诚实茶”(Honest Tea)。


美国人能够通过融资与扩张,让美国“必胜客”成为意大利比萨的代言人,让美国“哈根达斯”成为乳制品冰激凌的代言人——请注意哈根达斯的拼法Häagen-Dazs,看上去或读上去像是德语或北欧语。现在,哈根达斯还为中国人生产月饼。

这个“诚实茶”又有何奥妙?首先,它是奥巴马最喜欢的茶。

2016年,奥巴马在杭州参加G20峰会的时候,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他结伴夜游,去临湖的“清漪晴雨”亭喝茶。奥巴马喝茶的图片流传很广:他拿掉盖碗上的盖,用碗喝了起来。


饥渴难耐的自媒体笑了个够,他们发出马未都先生的视频截图——在一期《观复嘟嘟》里,马未都认为拿掉盖子的喝法“你是没让清朝人看见,就没见过这么粗俗的人”。马先生推荐的正确喝法是捏住了盖碗当箅子,直接喝。

爱用盖碗喝香片的清朝人一直觉得自己“规矩多”,但在我看来,他们未必比美国人奥巴马更懂茶。

茶文化学者关剑平曾说,从茶书的著述上可看出,明代中国传统茶学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

在清朝,《清史稿》认为八旗子弟在文化上“渐习汉俗,于淳朴旧俗,日有更张”。

是否真有什么“日有更张”,应该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清朝人喝茶,观众更熟悉的是电视剧里端茶送客的所谓清朝官场礼节(如果这也算礼节的话)。

王国维在《茶汤遣客之俗》一文中都说:“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王国维考证的功夫当然一流,可他是清朝遗民,虽是学术大家,但对清朝的情感太深,丧失了学者安身立命的警惕。


金史学者薛瑞兆在《文史》杂志发表过一篇短文《元杂剧中的“点汤”》,引《南窗纪谈》一书证明,宋朝习俗中,茶是茶,汤是汤。客至设茶,送客点汤。据宋彧《萍洲可谈》:“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凉或温,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客人来的时候喝茶,走的时候喝汤,这是当时全国风俗。

汤里有各种水果,宋赵希鹄的《调燮类编》记载的诸般汤品有橘汤、暗香汤、天香汤、茉莉汤、柏叶汤、橙汤等等,类似翡翠台里广东人爱喝的“糖水”。宋人为何要请人喝“糖水”?《南窗纪谈》的猜测是“客坐既久,恐其语多伤气”。

如果晋朝是清谈文化,我觉得宋朝是“剧谈文化”。剧谈之“剧”会到何种程度呢?杨万里《诚斋诗话》有如下记载:

东坡谈笑善谑。过润州(镇江),太守高会以飨之。饮散,诸妓歌鲁直(黄庭坚)《茶》词云:“惟有一杯春草,解留连佳客。”坡正色曰:“却留我吃草。”诸妓立东坡后,冯(凭)东坡胡床者,大笑绝倒,胡床遂折,东坡堕地。宾客一笑而散。

茶助谈兴,一两个时辰之后,“语多伤气”者有之,“大笑绝倒”者有之,客人喝点“糖水”补充营养,兴尽而归。宋朝不愧是礼仪之邦,待客之道殷勤体贴备至。

薛瑞兆认为:“设茶点汤的礼节盛行于宋,并流传到北方的辽金,只是次序更改为‘先汤后茶’(宋张舜民《画墁录》卷一)。这也许是清代端茶送客的始由。但是,这种礼节在当时就已发展到虚伪不堪的地步。”

清人没能理解就死记硬背,顺序还错了,宋人的“客罢点汤”变成了满清官员逐客的“规矩”,夫复何言!

奥巴马虽然对茶具不熟,但他偏爱喝“诚实茶”,可见他喝茶段位不低。


从宋徽宗开始,茶叶品鉴就是四个字——“香、甘、重、滑”。但茶绝对不是越香越好,越甜越好。

为什么?据诚实茶创始人介绍,市面上很多茶饮料用的是劣质茶叶,因此要加很多糖来掩盖味道。诚实茶则坚持低糖,用好茶叶让顾客尽量品尝到茶的原味之美。


据跑白宫的《波士顿环球报》记者瓦艾瑟透露,奥巴马几乎不喝咖啡,他只喝茶。“说句老实话,我想不起来他喝过咖啡。”奥巴马的演讲撰稿人、咖啡爱好者法夫罗说,“我看到他经常要茶喝,但从来不要咖啡。”奥巴马在星巴克也是喝茶。

奥巴马最喜欢的是诚实茶中的“Black Forest Berry”。诚实茶装在瓶中,喝的时候奥巴马将茶倒在陶瓷杯中喝。他应该不会用盖碗。

诚实茶瓶盖中印有名人名言,一度他们印上了成功商人特朗普的励志鸡汤:“If you're going to think anyway, you might as well think big.”

这是句稍稍缩减了特朗普《交易的艺术》一书的句子。原句大意是:我这个人有野心,好大喜功;既然人们总是要想些事情,他们应该像我一样,想点大事。

结果,特朗普成了美国总统。


这家小公司有点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件事。他们怕的是这个口无遮拦、难以预测的总统影响茶的销售。

“我不认为有机绿茶的消费者是拥护川普的目标人群。”在美国人道协会工作的夏皮罗在推特上说。

民主党人奥巴马代表着进步、健康和瘦削,所以他支持新能源、喝绿茶。对立面特朗普自然是爱石油、每天喝12罐可乐、大腹便便……所以夏皮罗有这个说法。



有上百年历史、老谋深算的上级单位可口可乐向诚实茶建议,产品包装上引用已故人士的名言会减少风险。于是,特朗普的名言就从瓶盖中消失了。特朗普在推特上闷闷不乐地说:“可口可乐公司不喜欢我——那也没关系,我还是会继续喝那些垃圾。”



推荐阅读

《有茶气》





中国人都会喝茶,但茶是最云山雾罩的一个领域,传说极多,比如茶气到底是什么?湿仓茶是什么?只有日本有茶道?为什么有人囤茶会成为巨富……喝茶是件简单的事,喝不懂,是不信任自己的舌头。普洱茶为什么需要洗?为什么只有当皇帝才能喝到好茶?……


全书从历史、科学、商业到饮茶本身,认真考据、漫谈中国茶文化,打破传统认知,还原茶的真相,是一本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的拨乱反正之作。






撰文 曾园
编辑  丛二
图片来源网络
排版 薯饼

本文为「将饮茶CHA」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与公众号后台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本书👇

将饮茶CHA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