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最主要的透析通路,内瘘上穿两针,就能完成一次血液透析的循环治疗。内瘘穿刺针的大小选择直接关系到治疗顺利与否。
一般来说,一个成熟内瘘的血流量是有要求的:自体内瘘的血流量最少>500ml/min,而人工血管内瘘最少>600ml/min。这不仅保证内瘘的通畅性,也能为上机透析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不至于经常出现流量报警。
动脉压是最常用来提示流量报警的指标,是一个负值。临床一般建议动脉压与血流量的比值在0.5:1以内。
比如,血流量为250ml/min时,动脉压在-125mmHg以内。
如果动脉压超过-200mmHg时,我们要怀疑内瘘大概率出现了问题,需要流量筛查、干预了。但是彩超却没有发现内瘘有狭窄等影响内瘘流量的因素存在。
穿刺针的大小选择不合适!
内瘘穿刺针的大小选择应根据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情况、血管壁的厚度、弹性以及管径大小来决定。以下是一些关于内瘘穿刺针大小选择的要点:
1、新建内瘘启用初期:推荐使用较小规格的穿刺针,如17G(直径1.473mm),以减少对新建内瘘的刺激和损伤。这种小规格的穿刺针适用于血流量在200~250ml/min的内瘘。
2、内瘘成熟后:随着内瘘的成熟和血管壁的增厚,可以逐渐更换使用较大规格的穿刺针,如16G(直径1.651mm),可适用于血流量在250~300ml/min的内瘘,满足绝大部分国人的体格。
3、特殊情况:对于疑难内瘘或高凝状态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湿针技术,即在穿刺前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预处理穿刺针,给调针预留充足时间以减少凝血堵针的风险。
如果发现患者因内瘘穿刺针太小导致动脉负压太低时,需要及时更换更大的穿刺针。
不仅避免负压太低对红细胞的急速抽吸导致红细胞机械性破坏,最终引起贫血加重?而且方便医护工作及患者透析体验,不然机器总是报警也不好吧?